简介:摘要报道一血红蛋白变异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HbA1c值与血糖监测结果不符家系。HPLC法测得先证者HbA1c值为5.6%,与血糖监测结果不符,而毛细管电泳法测得HbA1c值为7.8%,符合血糖监测结果。毛细管电泳法所得Hb图谱提示,先证者存在异常血红蛋白。Sanger法行HbA β-珠蛋白(HBB)基因序列测定,证实先证者HBB基因存在杂合突变(HBB:c.68A>C),支持Hb G-Coushatta变异体存在。家系资料显示,先证者弟弟及妹妹的Hb含有与先证者相同变异体和HBB基因序列。HPLC法难以将Hb G-Coushatta变异体完全分离,使HbA1c值与血糖监测结果不一致,而毛细管电泳法可完全分离变异体,得出准确HbA1c值。临床中,HbA1c值与血糖监测不一致时,应考虑到血红蛋白病可能,采用不同方法检测HbA1c,为糖尿病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精准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06—2018年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417例和同时切除的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和比较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分析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及胞质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乳腺癌中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率及胞质阳性率分别为80.8%(337/417)和16.8%(70/417),而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为46.2%(12/26)和0。乳腺癌中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率和胞质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分别P<0.001,P=0.046)。(2)组织学级别高、雌激素受体(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其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率明显更高(分别P=0.006,P=0.004,P<0.001),胞质阳性率也明显更高(均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为肿瘤组织学分级(OR=2.188,95%CI=1.078~4.443,P=0.030),而HMGB1蛋白胞质阳性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组织学分级(OR=3.031,95%CI=1.600~5.742,P=0.001)、ER(OR=0.129,95%CI=0.034~0.494,P=0.003)及TNM分期(OR=3.820,95%CI=1.042~14.001,P=0.043)。(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66,95%CI=0.138~0.972,P=0.044)。结论HMGB1蛋白胞核高表达及胞质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多项预后不良因素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标志。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家族8样蛋白2(TIPE2)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BALB/c小鼠40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空载质粒组(VP组)、空载质粒组+ALI组(VP+ALI组)、腺相关病毒过表达TIPE2组(T组)和腺相关病毒过表达TIPE2组+ALI组(T+ALI组)。VP组和VP+ALI组气管内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T组和T+ALI组气管内给予携带TIPE2干扰序列的腺相关病毒,3周后制备小鼠内毒素性ALI模型。VP组和T组气管内注射等容量PBS,VP+ALI组和T+ALI组气管内注射LPS 5 mg/kg。各组于注射LPS后24 h时采集腹主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确定肺湿重/干重(W/D)比值,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IPE2、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VP组比较,VP+ALI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MPO活性和血清TNF-α浓度升高,PaO2和OI降低,肺组织TIPE2表达下调,p-JNK和NF-κB表达上调(P<0.05),T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ALI组比较,T+ALI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MPO活性和血清TNF-α浓度降低,PaO2和OI升高,肺组织TIPE2表达上调,p-JNK和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TIPE2表达下调参与了小鼠内毒素性ALI的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抵抗素(Resistin)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2例正常乳腺组织及14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Resistin蛋白的表达。分析Resistin蛋白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Resistin蛋白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23.8%(10/42)和0.0%(0/42),浸润性乳腺癌中其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88.3%(128/145)和24.8%(36/14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Resistin蛋白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均P=0.000)。浸润性乳腺癌中Resistin蛋白阳性率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者中较ER阳性者显著增强(P=0.006),且其在组织学III级和孕激素受体(PR)阴性者中的阳性率较I~II级和PR阳性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vs 0.058)。Resistin蛋白在组织学III级、ER阴性、PR阴性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中的强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学I~II级、ER阳性、PR阳性及HER2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0.015)。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Resistin蛋白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乳腺癌分子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03)。结论Resist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标志。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鞭毛蛋白FliD的部分免疫学特征。方法原核表达重组FliD蛋白;制备rFliD兔多克隆抗体,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rFli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与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水平;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检测rFliD刺激H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PBMC)后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rFliD蛋白刺激胃粘膜上皮细胞(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GES-1)细胞后的凋亡比例。结果rFliD原核表达纯化成功;成功制备高效价rFliD兔多克隆抗体,并发现rFliD可诱导家兔产生高水平IgG与IgM,与免疫前血清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2、8.18,P值均<0.05)),效价可达1:102 400;与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 HC)相比,HP组rFliD特异性IFN-γ与IL-4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21.91, 13.57,P值均<0.05),但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IL-4(t=7.55,P< 0.05);与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对照组相比,rFliD刺激GES-1细胞后24或72 h均可发生显著性凋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2、10.90,P值均<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鞭毛FliD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可诱导产生较强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且细胞免疫应答以IFN-γ高表达的Th2型为主;同时发现其对GES-1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凋亡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仪(Dynamic glucose meter DGM)强化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成的影响性。方法:在我院接受DGM强化治疗的DM患者中选出6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常规干预)与干预组(常规干预+人文关怀),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率、满意率、自我效能评分(GSES)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指标。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出现率9.99%,略低于参照组;依从率96.67%,满意率93.33%;GSES及护理质量分值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有对比差异(P均<0.05)。结论:DGM强化治疗DM护理中人文关怀有显著作用,有益于控制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甘露糖修饰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mannose-capped lipoarabinomannan,M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本研究拟探究ManLAM对CE蛋白诱导B细胞抗结核免疫应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磁珠分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细胞,ManLAM协同CE蛋白离体刺激,CFSE检测增殖,流式检测B细胞凋亡及活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及抗体亚型分泌水平,酶联斑点试验检测B细胞分化抗体分泌细胞的水平。结果ManLAM抑制CE蛋白诱导的B细胞增殖、活化、促炎因子释放和分化为CE蛋白特异性IgG分泌细胞,但对凋亡和分化为IgM分泌细胞无显著影响。ManLAM可通过TLR2抑制CE蛋白特异性IgG1和IgG3的分泌,诱导IgG4的分泌。结论本研究证实ManLAM可抑制B细胞抗结核免疫应答,为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的胃癌病例中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GAED)所占比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8至2018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共724例,以术前血清AFP>10 μg/L为标准,筛选血清AFP升高的胃癌病例,在此基础上按病理学标准筛选GAED病例,进一步观测其形态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分化表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扩增情况。以289例不伴有AFP升高的普通胃腺癌作为对照组,比较GAED与对照组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上的差异。结果724例胃腺癌中,伴血清AFP升高者有25例,其中GAED有11例,占44%。镜下观察:11例GAED以管状乳头状结构为主,胞质透明或空泡状,其中5例可见囊腺样结构,类似于胚胎发育时的胚囊;4例可见均质红染的圆形颗粒;6例可见腺腔内红染物。所有11例GAED均有淋巴结转移,同时2例有肝转移,5例可见血管内癌栓。癌细胞表达肠型分化标志物CDX2(11/11)、CD10(8/11)、MUC2(3/11)和原始分化标志物SALL4(8/11)、GPC3(7/11)、AFP(5/11)。同时有3例GAED存在HER2基因扩增(3/11)。随访显示,11例GAED的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2),而总体生存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结论导致血清AFP升高的胃癌中GAED占有较高比例,此类胃癌兼有肠型分化和原始的低分化特点,其侵袭转移能力强,预后可能较差,应避免将其诊断为普通高-中分化腺癌而低估其恶性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胃肠间质瘤(GIST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至2019年6月检查的GISTs 组织石蜡标本1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GISTs组织中HMGB1的表达,分析HMGB1胞核高表达及胞质阳性表达与GIST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ISTs组织中HMGB1胞核高表达率、胞质阳性率分别为75.4%(98/130)、23.8%(31/130)。在肠道及肿块>5 cm的GISTs患者中,其HMGB1胞质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非肠道及肿块≤5 cm者(χ2=6.672、14.412,P=0.036、<0.001)。与核分裂象≤5个/50高倍视野(HPF)GISTs患者(19.8%,19/96)相比,HMGB1胞质阳性率在核分裂象>5个/50 HPF的GISTs中有增强(35.3%,12/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3,P=0.068)。HMGB1胞质阳性率在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的GISTs组织中分别为0.0%(0/15)、12.2%(5/36)、24.1%(7/22)、42.2%(19/26),呈逐步增强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31,P=0.001)。HMGB1胞核高表达与GISTs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均P>0.05)。结论HMGB1胞质阳性表达与GISTs患者多项预后不良因素及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提示其高表达与GISTs患者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抵抗素(Resistin)蛋白表达,分析其与Fascin-1(FSC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4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Resistin和FSCN1蛋白的表达。分析Resistin和FSC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esistin蛋白高表达率为83.5%(334/400),FSCN1蛋白高表达率为18.8%(75/400)。Resistin高表达患者的FSCN1蛋白高表达率(21.0%,70/334)较Resistin低表达者(7.6%,5/66)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中Resistin和FSCN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127,P=0.011)。生存分析显示Resistin和FSCN1均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平均总生存期和总生存率[54.3月,78.8%(26/33)]显著低于Resistin和FSCN1单一高表达者[57.9月,88.5%(146/165)]及Resistin和FSCN1均低表达者[58.0月,95.1%(3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29)。结论乳腺癌中Resistin和FSCN1表达显著正相关,二者同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NA-17~92(miR-17~92)基因簇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2例EC、3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组织及22例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同时收集所有患者蜡块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织中miR-17~92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蜡块组织中MFN2蛋白定位及表达水平。分析miR-17~92、MFN2蛋白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iR-17~92、MFN2不同水平患者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miR-17~92在EC、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9±0.46、1.01±0.30、0.69±0.20;EC组织中miR-17~92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FN2蛋白在EC、非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0.8%(15/72)、39.4%(13/33)、85.0%(17/20);EC组织中MFN2蛋白高表达率低于其他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 5)。EC患者中,组织学类型Ⅱ型患者miR-17~92相对表达量高于Ⅰ型患者(P<0.05),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miR-17~92相对表达量高于浸润深度<1/2患者(P<0.05);组织学类型Ⅰ型患者MFN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Ⅱ型患者(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级Ⅰ级患者MFN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Ⅱ、Ⅲ级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按EC患者miR-17~92中位相对表达量(1.421)分组时,低表达组(36例)中位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高表达组(36例)为36个月(95% CI 32~42个月),两组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MFN2蛋白高表达组(15例)中位OS时间未达到,低表达组(57例)为38个月(95% CI 33~41个月),两组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iR-17~92、MFN2表达水平为EC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3.10,95% CI 1.36~7.07,P=0.007;HR=0.30,95% CI 0.09~0.99,P=0.048)。结论EC组织中miR-17~92高表达、MFN2蛋白低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EC患者预后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收录2023.7——2024.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患者,各40例,并收录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40例作为健康组,评价组间指标差异。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和CRP水平>支原体肺炎组>健康组,P<0.05。PCT和CRP联合检验在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工作中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在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工作中,血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且其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能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工作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8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39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90岁,中位年龄5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标本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以及EGF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情况,分析HMGB1蛋白与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根据HMGB1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表达状态分为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比较4组间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观察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蛋白阳性、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蛋白阳性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乳腺癌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314/392)和15.1%(59/392),EGFR蛋白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53.6%(210/392)。(2)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56.1%(176/314),高于细胞核HMGB1蛋白低表达的EGFR蛋白阳性率43.6%(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和EGFR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100, 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66.1%,39/59),高于细胞质HMGB1蛋白阴性的EGFR蛋白阳性率(51.4%,1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亦呈正相关(r=0.106, P<0.05)。(3)HMGB1蛋白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68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265例、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49例,4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2.6%(29/68)、53.6%(142/265)、50.0%(5/10)、69.4%(34/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2, P<0.05)。(4)392例乳腺癌病例中,235例获得了预后生存分析资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80个月,平均6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在235例患者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90.6%,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81.3%。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且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5.2%,低于其他患者的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9.1%,与其他患者的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2.2%,5年累积生存率为83.3%,分别低于其他患者的82.0%、9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1.307,P值均>0.05)。结论细胞核及细胞质HMGB1蛋白的表达均与EGFR蛋白表达正相关,并且细胞核或细胞质HMGB1蛋白与EGFR蛋白同时高表达的患者有更低的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和5年累积生存率。同时抑制HMGB1和EGFR可能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结直肠癌石蜡标本258例和同时切除的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并比较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EGFR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中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EGFR的关系,以及EGFR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阳性率为38.0%(98/258),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阳性率0.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01,P<0.01)。(2)女性、结肠及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中Fascin-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直肠及高-中分化患者(χ2=4.256、20.085、8.471,P值均<0.05)。(3)在EGFR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Fascin-1蛋白阳性表达率(42.9%,91/212)较EGFR阴性病例(15.2%,7/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8, 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和Fascin-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219,P<0.01)。(4)194例获得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3.2%(142/194),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5.5%(127/194)。其中EGFR和Fascin-1均阳性患者的5年平均总生存期及5年总生存率(47.8个月、64.7%)低于非均阳性患者(54.4个月、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9, 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EGFR与Fascin-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同时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