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指导下全胸腔镜技术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意义及术后近中期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采用全胸腔镜技术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14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7例(66.0%)、女性50例(34.0%),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45.8±14.5)岁,术前均行RT3D-TEE检查,观察二尖瓣病变部位、分析反流机制、测量二尖瓣结构各项指标,帮助手术医师选择成形环型号及手术方式。术后即刻行RT3D-TEE评价二尖瓣成形效果,随诊时记录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LA左右径、LV前后径、LVEF、EDV、ESV以及二尖瓣反流或狭窄情况等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进行LSD-t检验。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有2例术中成形失败转而选择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即刻成功率为98.6%。中期随访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无或微量反流114例(78.6%),少量反流19例(13.1%),少-中量反流10例(6.9%),中量反流2例(1.4%)。术后出现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0例;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加快8例。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LA左右径、LV前后径、EDV、ESV较术前均缩小[分别为LA左右径(50.9±8.2)mm vs(39.9±7.1) mm vs(39.3±5.4)mm vs(39.8±7.9)mm,F=87.032,P<0.05;LV前后径(56.9±6.8)mm vs(49.0±5.8)mm vs(48.2±4.3)mm vs(48.5±6.3)mm,F=71.042,P<0.05;EDV(135.4±38.6)ml vs(99.1±30.1)ml vs(93.1±21.6)ml vs(98.6±37.3)ml,F=52.639,P<0.05;ESV(58.3±20.9)ml vs(47.7±21.3)ml vs(41.8±13.4)ml vs(44.1±25.8)ml ,F=18.300,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LVEF较术前略减低[分别为(57.5±5.1)% vs(53.1±6.5)% vs(55.8±5.6)%,F=14.885,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57.5±5.1)% vs(56.5±5.9)%,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23±10)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因反流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采用RT3D-TEE指导二尖瓣成形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RT3D-TEE指导下胸腔镜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近中期结果满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与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但无左室肥厚者的左心室功能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就诊的HCM患者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但无左心室肥厚者91例为基因阳性表型阴性组(G+/P-组);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未携带突变基因且无左室肥厚的亲属100例,即基因阴性表型阴性(G-/P-组)作为对照。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行3D-STI及常规超声分析,比较两组差异并评估超声参数对肌小节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G-/P-组相比,G+/P-组左房前后径(LAD)增大,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E/e′增大,e′降低,三维整体纵向和径向应变(GLS和GRS)降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19.9%(曲线下面积0.861,敏感性61.4%,特异性98.5%)和IVRT≥75.5 ms(ROC曲线下面积0.762,敏感性61.4%,特异性72.6%)对亲属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最佳(均P<0.05)。结论HCM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者在未出现左室肥厚时就已经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和左室纵向、径向收缩功能减退,且GLS和IVRT对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的HCM亲属诊断效能最佳。
简介:摘要:新时期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煤矿领域而言也需要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来努力解决过去传统模式下存在的各类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煤矿智能化发展,和平台建设及运维工作,谈如何做好保障,进而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理论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6月-2022年4月择取4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4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力学特点。结果:①图像特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图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体积均明显增大,伴随不规则现象,出现在宫颈、肌壁、黏膜下等位置,包块位置明显,伴随不规则回声,一些位置回声高,一些位置回声低,回声呈旋涡状变化,其中12例患者子宫内膜线移位,3例前向移位,9例后向移位,经频谱分析,11例包块内存在星状血流信号,29例包块内为环状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症子宫体积增大,形态相对饱满,11例均匀增大,12例球形增大,17例局部增大,同时伴随肌层厚度增加,呈放射状不规则回声,肌壁之间有大小不同的无回声区,肌层与内膜界限模糊,经频谱分析30例包块内为星状血流信号,10例为环状血流信号。②子宫动脉血流力学:子宫肌瘤患者动脉血流量高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动脉阻力指数、动脉搏动指数低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图像特征与动脉血流力学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6月-2022年4月择取4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4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力学特点。结果:①图像特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图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体积均明显增大,伴随不规则现象,出现在宫颈、肌壁、黏膜下等位置,包块位置明显,伴随不规则回声,一些位置回声高,一些位置回声低,回声呈旋涡状变化,其中12例患者子宫内膜线移位,3例前向移位,9例后向移位,经频谱分析,11例包块内存在星状血流信号,29例包块内为环状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症子宫体积增大,形态相对饱满,11例均匀增大,12例球形增大,17例局部增大,同时伴随肌层厚度增加,呈放射状不规则回声,肌壁之间有大小不同的无回声区,肌层与内膜界限模糊,经频谱分析30例包块内为星状血流信号,10例为环状血流信号。②子宫动脉血流力学:子宫肌瘤患者动脉血流量高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动脉阻力指数、动脉搏动指数低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图像特征与动脉血流力学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enal resistive index,RRI)和肾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半定量评分联合指标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非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住院的非脓毒症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于入ICU 6 h内应用医学超声仪完成RRI和PDU半定量评分测量。入ICU第5天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评估肾功能,按肾功能情况分为AKI 3期组(入ICU 5 d内进展为AKI 3期)和AKI 0~2期组(未发生AKI或发生AKI 1或2期)。分别在非脓毒症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比较不同AKI分期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RRI、PDU评分、RRI-RDU/10、RRI/PDU和RRI+PDU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使用Delong检验方法比较每个预测因子之间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0例非脓毒症危重患者(无AKI 51例,AKI 1期21例,AKI 2期11例,AKI 3期27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无AKI 21例,AKI 1期15例,AKI 2期7例,AKI 3期20例)。在非脓毒症患者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KI 3期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动脉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比例、血管活性药物比例、28 d病死率、肌酐、RRI、RRI-PDU/10、RRI/PDU、RRI+PDU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比例均明显高于AKI 0~2期患者(P<0.05);而尿量和PDU评分明显低于AKI 0~2期患者(P<0.05)。非脓毒症患者中,RRI/PDU[曲线下面积(AUC)=0.915,95%可信区间(CI):0.846~0.959,P<0.01)及RRI+PDU(AUC=0.914,95%CI:0.845~0.959,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最高,且两者与RRI(AUC=0.804,95%CI:0.718~0.874,P<0.01)和PDU评分(AUC=0.868,95%CI:0.791~0.92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PDU预测AKI 3期的最佳临界值为0.355(灵敏度92.6%,特异度81.9%,约登指数0.745);RRI-PDU/10(AUC=0.899,95%CI:0.827~0.948,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优于RRI和PDU评分,但较RRI/PDU和RRI+PDU略差,仅RRI与RRI-PDU/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RRI/PDU(AUC=0.962,95%CI:0.880~0.994,P<0.01)及RRI+PDU(AUC=0.962,95%CI:0.880~0.994,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最高,且两者与RRI(AUC=0.845,95%CI:0.731~0.924,P<0.01)和PDU评分(AUC=0.913,95%CI:0.814~0.969,P<0.01)两两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PDU预测AKI 3期的最佳临界值为0.360(灵敏度95.0%,特异度90.7%,约登指数0.857);RRI-PDU/10(AUC=0.950,95%CI:0.864~0.989,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优于RRI和PDU评分,但较RRI/PDU和RRI+PDU略差,仅RRI与RRI-PDU/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I和PDU评分的联合指标可有效预测非脓毒症患者发生AKI 3期,尤其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表现更优。RRI与PDU评分的比值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最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