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微伏级T波交替(MTWA)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远期快速心律失常(VTA)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诊断试验研究。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45例,年龄(59.5±12.3)岁,男33例(73.3%,33/45)。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采用活动平板时域法于术后1周内和6个月时在双心室(BiV)110次/min起搏频率下测定MTWA。VTA事件均采自程控仪调取的CRT-P或CRT-D记录的持续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电复律(CV)或除颤治疗的事件,随访(55.3±34.2)个月。按照有无发生VTA事件将患者分为VTA组(A组)和无VTA组(B组)。结果①CRT对CH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MTWA的影响:a.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较基线均明显增高[A组:(36.8%±9.8%)对(30.0%±7.1%),P=0.004;B组:(44.1%±12.7%)对(31.5%±7.6%),P<0.001];b.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MTWA(MTWA2)较基线MTWA(MTWA1)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MTWA对CRT术后远期VTA发生的预测价值:a.基线和术后6个月A组患者的MTWA值明显大于B组[MTWA1:(26.6±21.0)μV对(11.4±6.8)μV,P=0.002;MTWA2:(19.0±15.4)μV对(9.8±10.0)μV,P=0.02]。b.以22 μV和13 μV分别作为MTWA1和MTWA2的分界点,将患者分为MTWA阳性组与阴性组,基线与术后6个月MTWA阳性组患者VTA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MTWA阴性组(基线,P=0.002;术后6个月,P=0.012)。MTWA1以22 μV为最佳分界点,预测VTA事件的敏感性为47.6%,特异性为95.8%;MTWA2以13 μV为最佳分界点,预测VTA事件的敏感性为61.9%,特异性75.0%。c.用Log rank法对VTA发生时间分布的差异进行检验:MTWA1阳性组、MTWA2阳性组发生VTA的时间比同组阴性组发生时间明显缩短。d.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TWA1、MTWA2与LVEF对VTA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LVEF,MTWA值对VTA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结论MTWA对CRT患者远期VTA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远期随访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程序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导致的多发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病例。患者男性51岁,因非小细胞肺癌术后PET-CT检查,发现隆突下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共14个周期,治疗过程中出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型糖尿病,停用PD-1抑制剂后5个月出现乏力、出汗、低血糖,化验提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减低],给予泼尼松龙替代治疗后症状缓解。本例为国内报道的首例PD-1抑制剂导致的多发内分泌腺病病例,特别是停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1型糖尿病无明显改善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提示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停药后均需注意监测甲状腺、垂体、胰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指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正确采取医疗措施避免漏诊误治,改善预后。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多内分泌腺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糖尿病,1型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