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腺腺样囊腺癌(LACC)高级别转化(HGT)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实验研究。收集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8例LACC患者的石蜡组织样本。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LACC组和LACC-HGT组,每组4例,男性和女性各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3、44岁。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筛选两组石蜡组织样本的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新鲜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运用基因芯片筛选LACC与LACC-HGT原代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mRNA。将质谱数据与mRNA芯片数据取交集,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蛋白组学和基因芯片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CR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检测到HGT相关差异蛋白105个,包括50个上调蛋白和55个下调蛋白。显著上调的蛋白有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Ⅵ型胶原蛋白2等;显著下调的蛋白有Cereblon蛋白、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样蛋白2和核糖体蛋白L39等。基因本体分析结果表明,LACC-HGT差异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囊泡腔、细胞外基质,具有有机酸结合、分子载体活性等,参与调控细胞外基质组成、免疫、炎性反应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通路富集分析显示,LACC-HGT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及聚糖代谢等信号通路。蛋白复合体预测分析筛选出4个上调的蛋白复合体和1个下调的蛋白复合体。LACC-HGT差异蛋白与mRNA芯片差异基因重合的共15个,其中肿瘤相关蛋白6个包括型胶原蛋白1 (COL14A1)、棘皮微管相关蛋白4(EML4)、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ITIH4)、N-myc下游调控基因2 (NDRG2)、骨诱导因子(OGN)、RAS同源基因家族C(RhoC)。主要功能涉及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等。PCR结果表明,COL14A1、EML4、ITIH4、NDRG2、OGN、RhoC在LACC-1、LACC-2、LACC-HGT-1和LACC-HGT-2原代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675.98,38.53,27.37,16.47,13.38,25.22;均P<0.01),如COL14A1在LACC-HGT-1和LACC-HGT-2原代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16.09±0.51、9.96±0.34)均显著高于LACC-1原代细胞(1.00±0.13)和LACC-2(0.67±0.08)(均P<0.05)。结论LACC-HGT与LACC之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其中COL14A1、EML4、ITIH4、NDRG2、OGN、RhoC可能在LACC的高级别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LACC-HGT的潜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31-539)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Stickler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确定致病基因及其突变。方法:实验研究。对一Stickler综合征家系4代11例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系谱分析。采集该家系先证者及其他成员(患者及正常人)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正常对照样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针对WES筛选得到的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的其他患者及正常人进行扩大验证。结果:该家系Stickler患者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先天性高度近视、白内障、玻璃体变性、视网膜脱离以及Marfan样体型,面中部扁平、低鼻梁、短鼻、听力障碍及关节活动度大等。在该家系10例现存Stickler患者中发现COL2A1(NM_033150)基因c.710delG:p.G237fs杂合变异,导致开放阅读框第710位碱基G缺失,其后部序列发生移码,从而导致其蛋白翻译在第237位氨基酸残基提前终止,蛋白整体结构产生变化从而丧失其正常功能。而无Stickler病史家系成员中未发现此突变位点。结论:本研究确定了1个Stickler综合征家系,并在该家系中确定了COL2A1(NM_033150)基因c.710delG:p.G237fs杂合变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作用。方法:选取64例2019.1—2021.6我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实施莫西沙星治疗,参照组(32例)实施甲硝唑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剥脱性皮炎发生率、剥脱性皮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剥脱性皮炎发生率(18.75%)与参照组(15.63%)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剥脱性皮炎Ⅰ级(15.63%)、Ⅱ级(3.13%)、Ⅲ级(0.00%)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微小(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容易引发剥脱性皮炎,临床上在运用两种药物治疗时应注重预防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其中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的为参照组,接受综合围术期护理的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极为理想,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并探讨血小板过度活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血栓形成的速度,即闭合时间(CT)。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测定体外血小板。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999例研究对象,按MS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501例)和对照组(498例)。结果MS组CT值[(106.6±27.8)s]明显低于对照组[(113.7±2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P=0.002)。CT值≤111.2 s组BMI、WC、高血压患病人数、TC、TG、LDL-C、UA以及PLR显著高于CT值>111.2 s组,提示BMI、腰围、高血压、TC、TG、LDL-C、血尿酸以及PLR与CT值呈负相关(统计值分别为-3.0,-2.5, 6.2,-2.0,-3.7,-1.9,-2.6,-2.2,均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PFA-100测定MS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证实MS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与BMI、腰围、血压、血脂、尿酸和PLR升高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延续性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类病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出院6个月后对,观察组中依从性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出院时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6个月后观察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通过术后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自护能力,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疼痛科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疼痛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节疗法。干预前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正负情绪量表(PANAS)、情绪调节量表(ERQ)、数字疼痛评估法(N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PQ-RSC各维度评分、PANAS评分、ERQ评分、NRS评分和SCL-90评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干预后,干预组PA评分、认知重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A评分、表达抑制评分、NRS评分以及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4个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艾森克人格特质问卷预测慢性疼痛患者的积极情绪,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情绪管理,可有效调节患者情绪,引导患者恢复正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从而尽快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为对比研究实验,选取100例我院手术治疗患者,患者治疗的时间为2019.6-2020.10月,并且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文关怀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理情绪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0%,实验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文关怀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手术治疗中,能够更好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优化提升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Teach-back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远程Teach-back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估法、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管理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MMAS-8、疼痛数字评估法、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均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远程Teach-back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其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