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分级检验法应用于肾脏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旨在为鉴别和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于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 100例行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 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检验法接受检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分级检验法接受检验。回顾性分析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血肌酐水平( Scr)、胱抑素水平( CysC)及血尿素氮水平( BUN)的阳性率分别为 60.00%、 44.00%及 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00%、 8.00%及 4.00%,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检验法相比,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价值高,推荐应用。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法 检出阳性率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接收的丙型肝炎患者 50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分别为上述患者实施胶体金法检验与酶联免疫检验,以化学发光检验法确诊,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阳性率、检测时间与检测成本。结果:胶体金法的阳性率与酶联免疫法相比较, P> 0.05;胶体金法的检验时间短于酶联免疫检验,其检测成本明显低于酶联免疫检验, P< 0.05。结论: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检验在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中均有较高的阳性率,但相比之下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首选措施。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检验 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学检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检验相关价值。方法:肠热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 2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 2018年度 -2019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100例 (实施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 )、对照组 100例 (实施常规检验 ),将两组的检验有效率、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检出率 90.00%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误诊率 5.00%、漏诊率 5.00%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通过在沙门菌检验过程中采取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方式,能将检出率显著提高,降低误诊和漏诊情况。

  • 标签: 沙门菌 血清学检验 应用价值 全面生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学检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检验相关价值。方法:肠热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 2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 2018年度 -2019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100例 (实施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 )、对照组 100例 (实施常规检验 ),将两组的检验有效率、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检出率 90.00%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误诊率 5.00%、漏诊率 5.00%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通过在沙门菌检验过程中采取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方式,能将检出率显著提高,降低误诊和漏诊情况。

  • 标签: 沙门菌 血清学检验 应用价值 全面生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查两组研究群体的免疫球蛋白,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 IgG、 IgM、 IgA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 p值< 0.05)。 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效果显著,通过指标的变化不仅能够检测患者是否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而且还可以评判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乙肝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观察组,此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病毒学检验。对比两组的病毒学检验结果,并分析观察组的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乙肝病毒学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中的乙肝大三阳患者例数为 43例,所占比率为 53.8%( 43/80);乙肝小三阳患者例数为 21例,所占比率为 26.3%( 21/80)。结论:病毒学检验可显著提升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性,其检查结果可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病毒学检验 乙型肝炎 实施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我院将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 21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21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并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再次检测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对比治疗前两组研究人群的检查结果,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 IgA、 IgG、 IgM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值< 0.05)。 结论:肝衰竭诊断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显著,能够作为诊断肝衰竭的依据,并且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适合在临床进行展开。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应用肾功能检验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5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肾病情况将其分为 A组(肾病)与 B组(非肾病),每组各 25例。同时再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 2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人员的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及尿微量白蛋白 (m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B组患者与对照组的 Scr、 BUN及 mALB水平比较, P>0.05。结论: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时可以将 Scr、 mALB作为检验指标,在判断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情进展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推荐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指标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酶联免疫法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酶联免疫法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 2017年 06月 ~2019年 06月期间收治的 15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分别在我院进行全血 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验及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观察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有 92例患儿全血 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 61.33%,有 87例患儿血常规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 58.00%,有 109例患儿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 72.67%,患儿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的全血 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2=4.357; P=0.037),患儿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血常规阳性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2=7.123; P=0.008)。结论:全血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阳性检查率显著高于单一的全血 C反应蛋白检验或单一的血常规检验,对患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全血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联合检验 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贫血患者择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将患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 40例纳入 A组,将患有缺铁性贫血的 40例纳入 B组,另选取 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 C组。三组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三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与 C组相比, A组和 B组的红细胞计数( RBC)、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和血红蛋白含量( Hb)各项数值均更低,其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数值更高, P< 0.05;与 A组相比, B组的 RBC、 MCV、 RDW、 MCHC和 Hb各项数值均更低,其 MCH数值更高( P< 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可显著提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其检查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