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54 888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及其恶性肿瘤新发情况。利用研究对象3次健康体检的血压测量值,进行收缩压轨迹分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恶性肿瘤发生率,并进行恶性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收缩压轨迹将54 888人分为5组,其中低-稳定组14 326人,正常-稳定组25 630人,中-高组5 390人,高-中组6 438人,高-稳定组3 104人。在(4.95±0.53)年的随访期内,共新发恶性肿瘤1 070例。低-稳定组、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和高-稳定组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3%(177/14 326)、2.2%(491/25 360)、3.1%(147/5390)、2.7%(156/6 438)和3.8%(99/3 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后,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关,与低-稳定组相比,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高-稳定组的HR分别为1.413、1.731、1.557和1.907(均P<0.001)。结论高收缩压轨迹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cumFPG)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56 845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平均随访7.77年,以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按cumFPG四分位分组,比较各组全因死亡发生密度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自然样条函数分析cumFPG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7.77±1.05)年,全因死亡发生密度随cumFPG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93/千人年、5.87/千人年、8.48/千人年、14.02/千人年),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全因死亡的HR(95%CI)为1.28(1.15~1.42),cumFPG每增加1个标准差,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7%。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cumFPG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现类似J形曲线关系。结论高cumFPG是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54 888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及其恶性肿瘤新发情况。利用研究对象3次健康体检的血压测量值,进行收缩压轨迹分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恶性肿瘤发生率,并进行恶性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收缩压轨迹将54 888人分为5组,其中低-稳定组14 326人,正常-稳定组25 630人,中-高组5 390人,高-中组6 438人,高-稳定组3 104人。在(4.95±0.53)年的随访期内,共新发恶性肿瘤1 070例。低-稳定组、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和高-稳定组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3%(177/14 326)、2.2%(491/25 360)、3.1%(147/5390)、2.7%(156/6 438)和3.8%(99/3 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后,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关,与低-稳定组相比,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高-稳定组的HR分别为1.413、1.731、1.557和1.907(均P<0.001)。结论高收缩压轨迹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