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评估其Ki-67指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ST的501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根据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分为Ki-67低表达组(Ki-67≤6%,335枚)和高表达组(Ki-67>6%,168枚),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Ki-67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肿瘤最长径、短径、静脉期CT值、静脉期增强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0、4.91、3.21、3.29,均P<0.01),肿瘤位置、形态、坏死、溃疡、供血动脉、血管样强化、灶周脂肪阳性征、消化道出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13.49、8.59、22.87、7.59、7.23、7.76、8.58,均P<0.05)。肿瘤溃疡阳性(OR=1.88,95%CI:1.17~3.03)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肿瘤位置中以胃窦为参照,贲门(OR=5.41,95%CI:1.25~23.46)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4)。结论多层螺旋CT对GST的病理Ki-67指数表达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Ki-67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预测病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的可行性,为GST患者在治疗前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ST患者504例(共计506枚G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59例,女245例,年龄13~85(60±11)岁。根据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标准,分为低风险组(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277枚)和高风险组(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229枚)。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出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肿瘤长径对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在性别(男/女:131/146比129/100)、消化道出血(有/无:39/238比59/170)、形态(规则/不规则:218/59比95/134)、钙化(有/无:36/241比53/176)、坏死程度(0°/Ⅰ°/Ⅱ°/Ⅲ°:197/61/16/3比58/98/32/41)、溃疡(有/无:32/245比94/135)、生长方式(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102/105/70比44/98/87)、肿瘤位置(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98/7/135/12/25比98/6/114/5/6)、供血动脉(有/无:32/245比104/125)、血管样强化(有/无:19/258比88/141)、灶周积液(有/无:0/277比13/216)、灶周脂肪阳性征(有/无:0/277比30/199)、肿瘤最长径[2.82(2.04,3.80)cm比5.93(4.06,8.29)cm]、肿瘤短径[2.31(1.60,2.88)cm比4.40(3.21,6.37)cm]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最长径(OR=2.08,95%CI:1.35~3.20)和溃疡阳性(OR=2.01,95%CI:1.03~3.92)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位置中以胃窦为参照,胃底(OR=7.77,95%CI:2.00~30.24)、胃体(OR=3.93,95%CI:1.03~15.01)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最长径预测肿瘤危险度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8 cm、62.9%、95.3%。结论GST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术前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为患者治疗前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