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对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8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前瞻性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便秘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心功能指标。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50%)更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分析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VEF较对照组高,LVESD、LVEDD较对照组低,P<0.05。在便秘发生率方面,和对照组(22.50%)相比,观察组(5.00%)更低,P<0.05。结论:实施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降低SAS评分、SD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有所改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老年冠心病老年患者的护理时,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时段设置在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录入该时段内,我院中收入的48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本次实验要求对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样本量设置为24,按照实验习惯随机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知识掌握度进行记录,并评价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相较于实验组来说,对照组患者的知识掌握评分更低,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时,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其中,首先能够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并且还能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不确定感,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将聚焦解决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中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整理出临床资料后进行回顾,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尾号为单数的患者为实验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聚焦解决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和实验组相比明显不足,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更高,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聚焦解决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8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拈纸团的方式分组,分别为实验组(抽到奇数)和对照组(抽到偶数),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同时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比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7.67%,对照组为81.4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能保证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时,将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9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8,分别将两组患者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选择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完成本次实验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有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开展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时,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应用于其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治疗组首先给予左西孟旦静滴24 h,之后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评价两组的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年龄、男性比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血红蛋白、24 h尿量、基础疾病和用药方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同组治疗前基线水平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显著降低,LVEF和6MWD显著升高(均为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LVEF和6MWD无显著变化(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SCr和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西孟旦在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方面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老年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致穿刺点局部感染的相关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操作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导管致穿刺点局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未感染组(49例),分析感染组的细菌培养结果,探讨注射型PICC导管致穿刺点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对策,同时探讨不同程度局部感染患者的治疗频次、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结果感染组共26例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细菌的类型比例由高到低如下:金黄色葡萄球菌(46.51%)、肺炎克雷伯杆菌(30.77%)、微小棒状菌(15.38%)、其他(7.69%)。与未感染组的材料因素、置管季节、换药时间、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贴膜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9、5.0、13.6、9.4、6.2,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非"U"形固定、延期换药、置管时间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贴膜松脱可作为引起PICC导管相关感染高危因素(OR=2.78、2.42、3.16、2.66、2.32,均P<0.05)。重度分别相比于中度、轻度相比,中度与轻度相比治疗频次较高,总有效率较低,治愈时间较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53、8.775、12.341,均P<0.05)。结论材料因素、换药时间、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贴膜情况均能够作为引起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致穿刺点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工作者通过制定有效的临床干预对策能够辅助控制局部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对其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在我院就诊的 82例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 41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情况。结果:( 1)经护理干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7.32%)低于对照组( 26.83%), P<0.05;( 2)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 90.24%)优于对照组( 68.29%), P<0.05。结论:给予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并发症较少,患者比较满意,因此可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对其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在我院就诊的 82例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 41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情况。结果:( 1)经护理干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7.32%)低于对照组( 26.83%), P<0.05;( 2)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 90.24%)优于对照组( 68.29%), P<0.05。结论:给予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并发症较少,患者比较满意,因此可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