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双平面透视技术结合三维-二维匹配方法评估胫距关节旋转轴的位置与方向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两个垂直放置的"C"型臂X线机对15位健康受试者步态周期中7个关键时相的进行透视摄片,其中男7位,女8位;年龄(26.2±5.4)岁(范围19~39岁);身高(170.4±6.9)cm(范围160~183 cm);体重(65.6±14.0)kg(范围50~100 kg)。结合三维-二维匹配方法确定步态中的不同时相胫骨、距骨空间位置,分别对距骨滑车面内外侧进行球形拟合,其几何旋转轴定义为拟合球体的球心连线。分别计算内外侧拟合球体半径,并比较7个时相的6次空间变化旋转轴的空间位置与成角。结果双球拟合的内侧球半径为(19.52±1.47)mm,外侧半径为(20.62±1.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1,P<0.05)。胫距关节几何旋转中心与原点的前后方向距离分别为(1.54±1.84)、(1.71±1.69)、(1.70±1.57)、(1.72± 1.62)、(1.80±1.75)和(1.96±1.86)mm;内外侧方向距离分别为(0.06±1.84)、(-0.03±1.83)、(0.08±1.83)、(0.10±1.73)、(0.10±1.47)和(0.09±1.46)mm;上下方向距离分别为(-21.92 ±1.46)、(-22.10 ±1.32)、(-22.10±1.50)、(-22.06±1.64)、(-21.93 ±1.62)和(-21.98±1.50)mm;其几何旋转轴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3.31°±2.48°、3.10°±2.67°、3.64°±2.71°、3.96°±3.19°、4.28°±2.82°、4.16°±3.11°;与矢状面成角分别为84.11°±2.42°、83.77°±3.19°、83.77°±3.45°、83.81°±3.69°、83.99°±2.97°、84.23°±3.01°;与水平面成角分别为4.40°±2.93°、4.54°±3.74°、3.97°±3.34°、3.73°±2.49°、3.78°±2.76°、4.48°±2.49°。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旋转轴与水平面平均成角3.74°,与冠状面平均成角4.15°,从踝关节外下指向内上。结论胫距关节在步态周期下可能是沿着单一固定的旋转轴运动,使用拟合球体半径内侧小于外侧的单旋转轴的双球模型拟合距骨滑车面,可能更加符合胫距关节的运动学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断端距离小于1 cm的跟腱再断裂者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3月治疗跟腱再断裂患者14例,在被动跖屈的情况下影像学检查提示跟腱再断裂断端距离均<1 cm。根据治疗方法,将14例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36.3±6.4)岁;首次断裂术后至再断裂时间为3~213周;身高(174.9±8.7)cm;体重(75.5±13.9)kg;体重指数(24.5±2.7)kg/m2;断端最短距离为(4.9±2.5)mm。保守治疗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0.0±9.0)岁;首次断裂术后至再断裂时间为4~60周;身高(173.8±3.5)cm;体重(77.5±7.4)kg;体重指数(25.7±2.5)kg/m2;断端最短距离(5.7±2.1)mm。末次随访时采用跟腱断裂评分(Achilles tendon rupture score, ATR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足踝能力评分(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者再次跟腱断裂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7~92.2个月,平均39.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及末次随访行B超或MR检查,确认跟腱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手术治疗组ATRS评分、VAS评分、FAAM-ADL评分、FAAM-Sports分别为(85.4±13.5)分、0(0,1.0)分、(86.9±8.3)分、(76.3±15.4)分;保守治疗组ATRS评分、VAS评分、FAAM-ADL评分、FAAM-Sports分别为(82.8±5.7)分、0.5(0,1.3)分、(88.1±8.3)分、(77.2±15.0)分。两组VAS评分、FAAM-ADL评分、FAAM-Sport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手术治疗组8例患者中,7例ATRS评分为81~96分,1例为55分,满意率为87.5%(7/8);保守治疗组6例患者中,5例ATRS评分为81~91分,1例为74分,满意率为83.3%(5/6)。末次随访时,14例患者跟腱均未发生再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跟腱断端距离较小的跟腱再断裂,保守治疗通过延长石膏托固定和禁止负重时间,达到了与手术治疗接近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X-linked 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XLHED)患儿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1例XLHED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同时采集他们和100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基因变异,再用Sanger测序验证。在数据库中搜索有关中国XLHED患者基因检测方面的所有文献,统计分析文献中患者基因型、表型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XLHED患儿EDA基因检测到1个新的杂合移码变异c.655_689del,而其父母和无亲缘关系的100名健康对照中均未发现该变异。共搜索到有关中国XLHED患者EDA基因检测方面的文献57篇,发现EDA基因变异位点61个,推测基因型与表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在XLHED患者中检测到1个新的EDA变异位点c.655_689del,扩展了EDA的基因变异谱,同时丰富了XLHED的基因型、表型及两者间关系的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患者血红蛋白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 482例,男1 174例,女1 308例;年龄为(60.6±19.3)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血红蛋白量、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时间和结果。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量与DVT的关系。根据血红蛋白量的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5组,比较各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VT的总发生率为29.53%(733/2 482)。血栓组的血红蛋白量为(116.57±19.24)g/L,显著低于非血栓组的(124.76±19.7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量(OR=0.985, 95%CI: 0.980~0.990, P<0.001)是影响下肢骨折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随着血红蛋白量五分位水平的增高,DVT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DVT发生率最高组别(40.58%)与最低组组别(17.27%)相比,发生DVT的风险增加2.386倍(95%CI: 1.718~3.315)。结论血红蛋白量可以影响下肢骨折后DVT的发生,低的血红蛋白量更容易发生下肢DVT。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B超体表定位上臂神经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单纯MIPPO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5例肱骨干中上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使用B超体表定位上臂神经将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52例(采用B超体表定位上臂神经结合MIPPO技术治疗),单纯组53例(采用单纯MIPPO技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联合组与单纯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联合组与单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8±8.6)、(96.8±7.5) 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07.4±5.6)、(215.4±7.2) mL,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联合组优良率[94.2%(49/52)]显著高于单纯组[81.1%(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中上段骨折,采用MIPPO技术治疗术前应常规进行上臂神经B超定位,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改善预后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肘前后联合入路与肘后正中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7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21~61岁[(38.0±9.4)岁]。31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内固定(联合入路组),36例采用肘后正中入路复位内固定(肘后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进行评估。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20.1±4.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术中出血量[(133.6±20.3)ml]、骨折愈合时间[(12.3±1.7)个月]均少于或短于肘后入路组[(144.4±22.1)ml、(13.2±2.0)个月](P<0.05)。联合入路组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7±10.8)°、(111.1±13.9)°、(121.3±14.1)°、(127.1±13.3)°,均高于肘后入路组[(74.5±11.8)°、(97.6±12.6)°、(111.3±13.0)°、(115.2±12.7)°](P<0.05)。联合入路组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EPS分别为(31.7±8.6)分、(55.6±9.3)分、(84.6±10.5)分、(85.0±10.3)分,均高于肘后入路组[(27.2±8.2)分、(50.7±8.7)分、(77.4±11.2)分、(80.1±9.4)分](P<0.05)。联合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1),低于肘后入路组的31%(11/36)(P<0.05)。结论肘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与单纯肘后正中入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获得较好的肘部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葡萄糖对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和mRNA水平的影响及早孕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1)构建GDM孕妇子宫内高血糖环境细胞模型,按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分为2.5、5.0、10.0、25.0、40.0 mmol/L 5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kt2 mRNA水平,质谱检测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2)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早孕期外周血,根据其孕前BMI及有无GDM分为4组:超重非GDM组、超重GDM组、肥胖非GDM组和肥胖GDM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组孕妇早孕期外周血中Akt2 mRNA水平。结果(1)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Akt2 mRNA水平显著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与25.0 mmol/L组相比,5.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位点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10、CpG23、CpG24.5,2.5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23、CpG24.5位点,1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均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P均<0.05);与5.0 mmol/L组相比,4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P<0.05)。(2)与超重非GDM组[1.04(0.90~1.26)]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和肥胖GDM组[1.68(0.82~2.43)]Akt2 mRN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肥胖GDM组[1.68(0.82~2.43)]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Akt2 mRNA水平较高,肥胖非GDM组[1.00(0.71~2.17)]Akt2 mRNA水平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葡萄糖可能通过改变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从而影响Akt2 mRNA水平,且这种变化可能在GDM孕妇的早孕期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孕前BMI较低的孕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