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在临床上确诊后未即时实施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现象,探讨不同原因以及转归。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次发病的PNS、确诊后未即时使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初次发病PNS患儿1 431例,男1 061例,女370例,其中130例未即时进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占9.1%。130例未即时进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中,75例患儿初发后经对症处理自行缓解;23例直接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1例直接用霉酚酸酯(MMF)治疗;31例拒绝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行缓解的75例中,经5~10年随访有16例持续缓解,39例复发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复发后采用ACTH治疗,失访14例。初治方案为ACTH的29例患儿中持续缓解7例。拒绝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31例中,死亡1例。单独应用MMF控制不佳。结论儿童PNS初次发病时,有小部分患儿呈现自行缓解现象,但大多数随后即复发,需要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不需要延长等待时间,除非患儿已经发生自行缓解。部分患儿家属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要加强沟通。在肾病发病伊始即行ACTH治疗患儿中有长期缓解者,可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以了解ACTH作为初始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儿童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的38例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随访(至治疗后12个月)等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CTH组和糖皮质激素(GC)组,比较2组病例累积缓解情况、平均复发率、GC用量、身高体重变化及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计数等,评价ACTH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38例患儿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84(24,180)月龄。ACTH组19例,GC组19例,ACTH组治疗12个月的累积持续缓解率高于GC组(9/19比2/19,χ²=6.81,P=0.009),复发次数低于GC组[(0.7±0.8)比(1.7±1.1)次,t=-3.27,P=0.011],GC用量低于GC组[(0.27±0.16)比(0.51±0.27)mg/(kg·d),t=-3.21,P=0.014],身高增长高于GC组[4(3,5)比3(2,3)cm/年,Z=2.58,P=0.010],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计数低于GC组[(223±149)×106比(410±213)×106/L,t=-3.35,P=0.009]。安全性方面,19例患儿在输注ACTH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尿量减少,7例血糖升高,3例血压升高,停药后可缓解。结论ACTH对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临床缓解率,减少复发率,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尿常规检查是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尿液成分的分析,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 收集样本:选取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收集其尿液样本。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尿液样本。2. 检测项目: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的检测。3.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差异,评估尿常规检查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 尿常规检查结果: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糖、尿蛋白、尿白细胞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红细胞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阳性率也较高。2. 诊断价值:尿常规检查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尿常规检查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治疗糖皮质激素(激素)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CTH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为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减量过程中予患儿0.4~1.0 IU·kg-1·d-1 ACTH(总量≤25 I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8 h,5 d为1个疗程,每个月1疗程,连续用药3~6个月。收集ACTH治疗前6个月、治疗开始时、治疗结束时及ACTH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等时间点的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激素用量等临床资料,评价ACTH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为(4.89±1.77)岁,首次接受ACTH治疗年龄为(9.49±3.06)岁。6例患儿均完成3~6个月的ACTH治疗,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至ACTH治疗结束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较开始治疗时显著降低(P=0.026),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3),激素用量显著减少(P<0.001),而eGFR及血总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ACTH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eGFR及激素用量与治疗结束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胆固醇水平相比开始治疗时持续下降(P=0.039)。6例患儿在输注ACTH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的尿量减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血糖升高,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无严重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受损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ACTH治疗对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且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生化检验在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脂血症病例60例,把其作为观察组,在相同的时间段下,摘选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60例,把其作为对照组,对2组均就各项血常规指标,各项生化检验指标进行检测,比较2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常规-HB,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ANC)更低于对照组,而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ApoAl)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球比(A/G)更低于对照组,而其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生化检验在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