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7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第1、3、5天分别检测血常规,记录白细胞计数(WBC),计算NLR。分析术后第1、3、5天NLR与吻合口瘘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后NLR预测吻合口瘘的准确率。结果术后第1、3、5天,吻合口瘘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3.2×109/L、9.1×109/L和8.9×109/L,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2.9×109/L、9.0×109/L和8.8×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吻合口瘘和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NLR分别为13.3和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吻合口瘘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10.9和7.6,吻合口愈合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9.3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第3天NLR截点值为8.6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75.6%,AUC为0.744。术后第5天NLR截点值为5.5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75.5%,AUC为0.72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NLR为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第3天NLR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瘘,减少吻合口瘘导致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复杂型放射性肠瘘的类型、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宫颈癌放疗后复杂型放射性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适宜的治疗方法。结果26例患者中11例为直肠合并阴道瘘,1例为乙状结肠合并膀胱瘘,5例为直肠同时合并阴道及膀胱瘘,7例单纯性低位直肠瘘合并周围顽固性感染,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性放疗后回肠合并阴道残端瘘。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例行全盆腔或后盆腔切除术,6例行病变直肠或乙状结肠切除、膀胱或阴道修补术,7例行Hartmann术,1例行病变小肠切除吻合、阴道修补术,3例行单纯性横结肠造瘘或近端回肠造瘘术。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的肠瘘症状均消失,其中23例患者的会阴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年内2例患者出现回肠相关瘘的症状,无1例肠瘘相关的死亡。结论宫颈癌放疗后复杂型放射性肠瘘以直肠乙状结肠相关性肠瘘为主,手术治疗的关键为切除病变的肠管及清除盆腔感染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