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为临床诊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资料。按诊断日龄分为早发型(≤7 d)及晚发型(18~28 d),分析其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化脓性脑膜炎头颅MRI特点,并根据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其转归。结果9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以反应差及发热为最常见首发症状,头颅MRI检查以脑膜强化改变为主;早发型病例胎膜早破时间、孕妇分娩前阴道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晚发型病例(P<0.05);脑脊液白细胞数越高,脑脊液糖浓度越低,蛋白含量越高,外周血感染指标CRP、PCT含量越高,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病原学培养以B型链球菌(GBS)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GBS感染以早发型多见,其并发症发生率、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较其他组升高,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其他组延长,脑脊液糖浓度较其他组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以反应差及发热为主;大肠埃希菌与GBS感染仍是其主要致病菌,需预防GBS感染所致早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严重不良预后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的10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ARDS病例,根据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0例患者均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确诊。中位年龄为59(46,6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可伴有多器官受累。6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B型利钠肽升高,7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9例低钠血症,3例肌酐升高,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叶段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渗出影,5例伴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合并呼吸衰竭,6例使用有创机械通气。9例使用莫西沙星,1例使用阿奇霉素,中位住ICU时间为13.5(11,16.7)d,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9例患者完成1个月后随访,复查影像学均明显吸收。结论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可合并呼吸衰竭和(或)多器官受累,对于有病禽接触史的重症肺炎,应考虑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能,可采用mNGS技术协助病原学诊断;本研究病例经合理治疗后均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社区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检验、臂踝脉搏波速度检查。最后将资料完整者3 912例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baPWV的关系。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率、睡眠情况、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踝臂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相关。与睡眠时长为6~8 h组相比,睡眠时长≥8 h组PWV异常率的患病风险升高(OR=1.155, 95%CI 0.995~1.367, P=0.037)。与入睡时间~23:00组相比,00:00以后组PWV异常率患病风险升高(OR=1.482, 95%CI 1.008~2.179, P=0.045)。结论睡眠时长过长(≥8 h)和入睡时间过晚(00:00以后)可能与动脉硬化患病风险升高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椎CT值在国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值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3月—2021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年女性体检者287名,年龄21~84(55.8±13.6)岁。287名被试者均行胸部CT扫描,以标准算法重建图像,采用定量CT(QCT)测量软件分别测量T7~9椎体的BMD值,计算平均BMD值;在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中测量T7~9椎体的CT值,计算平均CT值。观察胸椎CT值与BMD值之间的相关性。将胸椎BMD值转换为腰椎BMD值,根据腰椎BMD值诊断被试者骨质状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依据胸椎平均CT值诊断骨质疏松(BMD<80 mg/cm3)和骨质正常(BMD>120 mg/cm3)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最佳阈值。结果T7~T9椎体的BMD和T7~9椎体平均BMD分别为(125.17±47.42)、(121.84±48.33)、(123.93±49.24)和(123.67±47.73)mg/cm3,T7~T9椎体的CT值和T7~9椎体平均CT值分别为(157.48±56.97)、(154.92±58.37)、(158.03±60.02)和(156.81±57.78)HU。T7~9各椎体CT值、平均CT值均与相应椎体的BMD值呈正相关(r=0.946、0.960、0.956、0.968,P值均<0.001)。287名被试者中,骨质疏松77例,骨质减少102例,骨质正常108例。ROC曲线显示:平均CT值诊断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95%可信区间(CI)0.997~0.999,P<0.001],平均CT值<116 HU时诊断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92.2%;平均CT值诊断骨质正常的AUC为0.997(95%CI 0.993~1.000,P<0.001),平均CT值>170 HU时诊断骨质正常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6.1%。结论胸椎平均CT值能反映BMD的情况,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较高,胸椎平均CT值的测量可作为预测高危人群BMD情况的辅助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52对[树兰(杭州)医院89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3对]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供者和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52例供者,男131例,女21例;年龄为(48±12)岁,供肝轻度脂肪变性130例、中度脂肪变性22例。152例受者,男138例,女14例;年龄为(52±9)岁。观察指标:(1)受者随访、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情况。(2)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影响因素分析。(3)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受者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将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 3.6.2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以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准确度与区分度。结果(1)受者随访、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情况:152例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5.8(27.6)个月。随访期间,152例受者总生存时间为36.5(32.3)个月,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为30.4(34.6)个月,1、3年总生存率和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3.4%、55.8%和62.2%、43.4%。(2)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肝冷缺血时间、供肝热缺血时间、移植物受者体重比率(GRWR)、ABO血型相容情况、受者体质量指数(BMI)、受者肿瘤长径、受者肿瘤数目、受者肿瘤分化程度、受者术前甲胎蛋白(AFP)是影响受者总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6.26,1.90,2.47,4.08,0.55,5.16,3.62,5.28,2.65,95%可信区间为3.01~13.03,1.07~3.38,1.36~4.49,2.07~8.03,0.31~0.98,2.56~10.42,1.95~6.72,1.60~17.42,1.48~5.01,P<0.05)。供肝冷缺血时间、GRWR、ABO血型相容情况、受者肿瘤长径、受者肿瘤数目、受者肿瘤分化程度、受者术前AFP是影响受者肿瘤无复发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4.24,2.53,4.05,3.39,3.10,5.19,2.63,95%可信区间为2.50~7.21,1.54~4.17,2.12~7.72,2.04~5.62,1.91~5.03,2.04~13.18,1.61~4.3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肝冷缺血时间≥8 h、GRWR≥2.5%、受者肿瘤长径≥8 cm、受者术前AFP≥400 μg/L是影响受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4.21,2.58,4.10,2.27,95%可信区间为1.98~8.96,1.24~5.35,1.35~12.43,1.13~4.56,P<0.05)。供肝冷缺血时间≥8 h、GRWR≥2.5%、受者肿瘤长径≥8 cm、受者肿瘤数目≥3个、受者术前AFP≥400 μg/L是影响受者肿瘤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37,2.63,2.42,2.12,2.22,95%可信区间为1.70~6.67,1.40~4.96,1.04~5.66,1.08~4.18,1.26~3.90,P<0.05)。(3)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纳入供肝冷缺血时间、GRWR、受者肿瘤长径、受者术前AFP构建受者总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纳入供肝冷缺血时间、GRWR、受者肿瘤长径、受者肿瘤数目、受者术前AFP构建受者肿瘤无复发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显示:受者总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AUC=0.84(95%可信区间为0.76~0.92,P<0.05),诊断最佳临界值为7.3,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7.6%、70.0%。受者肿瘤无复发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AUC=0.79(95%可信区间为0.71~0.87,P<0.05),诊断最佳临界值为5.8,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7.4%、52.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高危人群具有良好区分度。结论供肝冷缺血时间≥8 h、GRWR≥2.5%、受者肿瘤长径≥8 cm、受者术前AFP≥400 μg/L是影响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受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供肝冷缺血时间≥8 h、GRWR≥2.5%、受者肿瘤长径≥8 cm、受者肿瘤数目≥3个、受者术前AFP≥400 μg/L是影响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受者肿瘤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GC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多个部位,其恶性程度较高,但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典型影像学特征。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文献报道原发于胸腔的MGCT病例。笔者报道了1例纵隔旁左侧胸腔巨大MGCT病例,其病理成分为卵黄囊瘤和畸胎瘤,并分别从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等方面以及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了MGCT的特点,旨在提高其诊疗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为临床诊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资料。按诊断日龄分为早发型(≤7 d)及晚发型(18~28 d),分析其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化脓性脑膜炎头颅MRI特点,并根据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其转归。结果9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以反应差及发热为最常见首发症状,头颅MRI检查以脑膜强化改变为主;早发型病例胎膜早破时间、孕妇分娩前阴道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晚发型病例(P<0.05);脑脊液白细胞数越高,脑脊液糖浓度越低,蛋白含量越高,外周血感染指标CRP、PCT含量越高,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病原学培养以B型链球菌(GBS)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GBS感染以早发型多见,其并发症发生率、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较其他组升高,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其他组延长,脑脊液糖浓度较其他组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以反应差及发热为主;大肠埃希菌与GBS感染仍是其主要致病菌,需预防GBS感染所致早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严重不良预后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42-3p靶向CD133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miR-142-3p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MHCC97H肝癌细胞建立miR-142-3p过表达和对照细胞系(miR-142-3p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EdU染色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干细胞特性;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2-3p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增殖、侵袭和干细胞标志物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CD133和Nanog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R-142-3p组细胞miR-142-3p表达水平(0.41±0.12)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iR-142-3p表达水平(1.06±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1,P<0.05)。miR-142-3p组细胞吸光度(A)值(1.63±0.20)低于对照组细胞A值(2.13±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8,P<0.05)。miR-142-3p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率[(30.48±5.12)%]低于对照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率[(87.89±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9,P<0.05)。miR-142-3p组细胞Ki-67蛋白表达水平(0.50±0.13)低于对照组细胞Ki-67表达水平(1.1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P<0.05)。miR-142-3p组细胞侵袭数量[(67.59±6.01)个]低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21.35±6.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9,P<0.05)。miR-142-3p组细胞MMP-9蛋白表达水平(0.48±0.18)低于对照组细胞MMP-9蛋白表达水平(1.57±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7,P<0.05)。miR-142-3p组细胞克隆形成率[(31.44±4.51)%]低于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57.68±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3,P<0.05)。miR-142-3p组细胞Nanog蛋白表达水平(0.51±0.14)低于对照组细胞Nanog蛋白表达水平(1.3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CD133是miR-142-3p的靶基因。miR-142-3p组细胞CD133蛋白表达水平(0.43±0.11)低于对照组细胞CD133蛋白表达水平(1.15±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P<0.05)。结论miR-142-3p通过靶向调控CD133表达水平调节着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干细胞特性。
简介:摘要目的生物样本库建设在疾病的精准预防、诊治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大人群队列的可共享生物样本库网络是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的生物样本库是国家精准医学计划"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旨在解决标准化程度不足、共享性不够的瓶颈。方法通过建设"实体库-信息库-延伸库"、泛共享的乳腺癌专病队列生物样本库网络以及建立严格的标准制定与质量控制标准建设标准化生物样本库。结果生物样本库为乳腺癌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早期筛查、分型分类、个体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预测及监控等精准防治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研究提供可共享的生物样本库资源。结论生物样本库资料细化完整,病例样本量充足,可满足医疗大数据、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需要。
简介:摘要目的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负担重。乳腺癌诊疗及相关预后研究必需的临床队列建设面临诸多瓶颈,国内乳腺癌大型队列研究相对匮乏,存在标准不统一、失访率较高、重复建设、无法共享等问题。本课题为改善我国目前大型临床队列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联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合作建立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为进行乳腺癌多中心临床队列研究提供数据平台和技术支撑。方法乳腺癌标准化前瞻性队列专病队列的建立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专家论证建立乳腺癌队列标准化入组指标集,收集入组对象的基线信息、诊疗相关信息并采集生物标本。根据大型人群队列终点事件长期随访技术规范、数据安全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形成乳腺癌标准化前瞻性队列的诊疗及预后研究的随访体系。结果基于标准化的数据集,利用北京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优势,整合动态信息采集终端和社会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改善依从性及智能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研发出了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数据库,截至2020年2月临床队列数据库中纳入患者12 147名。队列建设过程中采集样本资源,并与山东大学牵头开展的生物样本库多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及共享评价体系研究合作,构建了开放共享的生物样本库网络,形成了乳腺癌发生发展全链条的研究平台。结论本研究随着"十三五"规划精准医学研究的实施,为乳腺癌精准诊疗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国家制定相关医学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探讨睡眠影响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进一步指导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方法本研究共筛选出5 449名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检验、定量超声检测法测量骨密度,对潜在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骨质疏松风险的关系。结果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不同骨质疏松风险人群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调整年龄、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运动后,睡眠时长≥9 h组与7~8 h组相比,骨质疏松风险升高(OR=1.39,95%CI 1.17~1.65,P<0.05);进一步联合睡眠时长及入睡时间分析不同睡眠习惯对骨质疏松风险的影响,与睡眠时长为7~8 h且入睡时间在22:00~23:00的人群相比,睡眠时长≥9 h且入睡时间为22:00~23:00人群骨质疏松风险升高(OR=1.38,95%CI 1.01~1.87,P<0.05),睡眠时长≥9 h且入睡时间≥23:00人群骨质疏松风险更高(OR=1.43,95%CI 1.01~2.01,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长过长(≥9 h)且入睡时间较晚(≥22:00)是骨质疏松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且入睡时间越晚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升高的可能性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经历饥荒与绝经后女性超声骨密度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整群随机抽取贵阳市云岩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0 140人,并对其随访3年,以随访人群7 493人为研究对象,最终共纳入1 504人。根据出生日期分组,分别比较各经历组与非经历组之间超声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经历组的超声骨密度(SOS、T值、QUI)较非经历组明显减少(P<0.05)。非经历组、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经历饥荒组中高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分别为50%、46.8%、58.4%、6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经历饥荒与SOS、T值、QUI呈显著负相关,胎儿期经历与SOS、T值、QUI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经历组相比,中高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在婴幼儿和学龄前期经历饥荒组OR分别为(OR=1.41,95%CI 1.02~1.96)、(OR=1.68,95%CI 1.21~2.3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期经历组无统计学意义。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经历组相比,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经历饥荒组中高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分别为1.64和1.90(OR=1.64,95%CI 1.16~2.32,P<0.05和OR=1.90,95%CI 1.35~2.70,P<0.05)。结论在绝经女性中,生命早期经历饥荒与超声骨密度(SOS、T值、QUI)呈显著负相关,与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经历严重饥荒对成年期肥胖/中心型肥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基线数据,纳入中国3年自然灾害之前和期间出生人群共4 495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按出生日期分为儿童期经历组(1954年10月1日至1956年9月30日,947人)、幼儿期经历组(1956年10月1日至1958年9月30日,939人)、胎儿期经历组(1959年10月1日至1961年9月30日,525人)、对照组(1952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30日,1962年10月1日至1964年9月30日,共1 525人)。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28 kg/m2,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生命早期经历严重饥荒对成年期肥胖/中心型肥胖的影响。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男性胎儿期经历组成年期肥胖风险较对照组增加(OR=2.817, 95%CI 1.120~7.088, P=0.028);女性胎儿期经历组(OR=2.383, 95%CI 1.517~3.743, P=0.000)及幼儿期经历组(OR=1.554, 95%CI 1.039~2.324, P=0.032)成年期肥胖风险较对照组增加。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男性胎儿期经历组成年期中心型肥胖风险增加(OR=2.440, 95%CI 1.253~4.752, P=0.009),在女性中未发现这种关联。结论生命早期经历严重饥荒增加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尤其是在胎儿期及女性幼儿期。不仅如此,胎儿期经历严重饥荒的男性成年期中心型肥胖患病风险更高。
简介:摘要CT是诊断胃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无创等优势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支持,可通过形态学特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多角度阐述病情的变化,有助于诊断胃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TNM分期以及评估化疗疗效等。本文就目前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对CT在该领域应用价值的认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CP)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GCP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共纳入9例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44~66(59±7)岁。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并总结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结果9例GCP患者,病灶位于胃底3例,胃窦3例,贲门、胃体小弯侧、胃体大弯侧各1例;2例病灶以实性成分为主,7例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CT表现为胃壁增厚3例,类圆形或圆形团块影突向胃腔6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3例,病灶肌层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4例;静脉期病灶实性成分渐进型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3例;病灶肌层强化不明显5例、渐进性中度强化4例;囊肿表面衬有完整的黏膜层7例、黏膜层欠光整2例。结论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CT检查可提供GCP病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病变周围情况等信息,对GC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综合护理对胃溃疡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干预6个月后,采用焦虑及抑郁量表评价患者不良情绪,利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采用简明健康测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分数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