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病人50例,随机分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拔除法,试验组病人使用高速涡轮钻法,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张口受限、肿胀和第二磨牙松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传统拔除法相比,高速涡轮钻法对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拔除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病人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神经化的"双系统"骨瓣在重建下颌骨缺损术后骨吸收及唇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化组和对照组。使用游离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时,神经化组同时切取髂腹股沟神经,形成一蒂(旋髂深血管)双岛(腹内斜肌肌瓣+髂骨瓣)一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复合组织瓣,并将髂腹股沟神经和受区下牙槽神经与颏神经吻合。对照组不切取神经,仅形成一蒂(旋髂深血管)双岛(腹内斜肌肌瓣+髂骨瓣)复合组织瓣。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时移植骨的以Hu为单位的CT值降低率、移植骨块颊舌径和高度变化,评估移植骨吸收情况,通过针刺辨别痛觉、下唇两点辨距觉,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仪检查术区下唇感觉恢复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年龄17~38岁,平均29.5岁,下颌骨缺损范围5~9 cm。神经化组4例,对照组4例。移植的髂骨瓣均存活,颌面部外形满意,供、受区均未见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移植骨CT值术后降低率在神经化组为(3.13±1.21)%,显著低于非神经化组的(20.32±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01,P=0.006)。两组患者移植骨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颊舌径和高度的改变均较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化组术区下唇感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而对照组无明显痛觉。两点辨距觉检测中,对照组的患侧在20 mm以内均无法辨别两点,神经化组患者的患侧均在20 mm以内可辨别两点,两组的健侧均在14 mm以内可辨别两点。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仪感觉神经定量检测患侧下唇结果显示,神经化组中有2例等级为轻度感觉功能障碍,1例为轻微感觉功能障碍,1例为中度感觉减退;而对照组均为重度感觉减退。健侧感觉功能障碍轻于患侧。结论同期神经化的"双系统"骨瓣具有预防术后移植骨骨质疏松和帮助恢复术区下唇感觉的作用,有助于重建下颌骨缺损后患者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