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黑龙江省2020-2022年接种数据分析不同技术路线下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不同疫苗的接种与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20至2022年,我省一般反应发生率为19.50/1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23/10万,减毒活疫苗导致的异常反应最多。结论 需持续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020年至2022年黑龙江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监测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收集2020至2022年全省所有疫苗的AEFI个案信息,分析AEFI发生特征。结果 2020至2022年黑龙江省共报告17064例AEFI,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98.09%、0.40%。最常发生的异常反应为过敏性皮疹。百白破疫苗、MMR疫苗、JE-L疫苗发生一般反应例数最多。结论 黑龙江省2020至202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偶有发生,需持续监测。
简介:摘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简称MRI),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为患者诊断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通过对90例平邑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住院的颅内出血病人进行CT和MRI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n=90,CT检查)和实验组(n=90,MRI检查),并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诊断进行统计。发现各时期的CT和MRI检查结果。得出结论为头颅CT和MRI检查在脑出血的不同阶段具有显著的疗效,CT检查价格低廉、简便、耗时少,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干预中,采用中医护理方式,观察其肺部感染预防效果。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54例患者分为两组,组名设置为普通组和中医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中医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普通组和中医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对照中,普通组满意度为21(例)77.77%、中医组为26(例)96.29%,普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7(例)62.96%、中医组为25(例)92.59%,(x2=12.395,p=0.014),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干预中,采用中医护理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早期识别护理的意义。方法:从 2018年 08月 -2019年 08月期间在我院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 106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识别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停止出血时间、输血治疗率、再出血率以及死亡率的差异,进而分析早期识别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护理组和早期识别护理组研究对象停止出血时间分别为( 10.87±6.85)天和( 7.15±5.19)天,早期识别护理组研究对象较早的停止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输血治疗、再出血、死亡分别有 22例、 7例和 6例,分别占比 41.51%、 13.21%和 11.32%,早期识别护理组研究对象输血治疗、再出血、死亡分别有 14例、 4例和 2例,分别占比 26.42%、 7.55%和 3.77%,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早期识别护理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患者输血治疗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H1基因突变引起的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MMAF)不育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后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例MMAF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12例由DNAH1突变引起的MMAF患者为DNAH1阳性组,27例未提示DNAH1突变的MMAF患者为DNAH1阴性组,选择同一时期男女双方年龄匹配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100例精子形态正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3组不育夫妇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治疗结局。结果39例MMAF患者均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其中12例患者检测到DNAH1基因突变,分别为10例复合杂合突变和2例纯合突变,另27例患者未检测到目前已知的引起MMAF的基因突变。3组患者夫妇均行ICSI助孕治疗,DNAH1阳性组、DNAH1阴性组和对照组在获卵数和MII卵子数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08±5.32)枚、(9.59±3.98)枚和(10.44±6.33)枚,P=0.001;(14.58±5.18)枚、(6.78±3.38)枚和(8.32±5.31)枚,P<0.001],在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由DNAH1突变引起的不育患者夫妇共接受12个取卵周期,形成第3天胚胎79枚,首次新鲜胚胎或复融胚胎移植共12次,获得10个亲生子代。结论对于由DNAH1基因突变引起的MMAF患者,ICSI助孕可以帮助其生育亲生子代,且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Ⅰ型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45例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147例不合并糖尿病的Ⅰ型EC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中二甲双胍组23例(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非二甲双胍组22例(口服其他类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二甲双胍对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Ⅰ型EC患者的发病年龄大(t=4.331,P<0.001)、更易合并高血压(χ2=19.252,P<0.001)、手术-病理分期晚(χ2=4.588,P=0.032)、组织学分级高(χ2=6.069,P=0.048)、肌层浸润深(χ2=7.743,P=0.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χ2=4.885,P=0.027)。二甲双胍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7.0个月vs. 38.0个月)及中位总生存期(OS)(52.0个月vs. 41.0个月)较非二甲双胍组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9,P=0.001;χ2=10.090,P=0.001)。二甲双胍组与非糖尿病组的中位PFS(47.0个月vs. 46.0个月)及中位OS(52.0个月vs. 46.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χ2=0.836,P=0.36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大(OR=2.128,95%CI为1.361~3.328,P=0.001;OR=4.502,95%CI为1.696~11.954,P=0.003)、手术-病理分期晚(OR=2.231,95%CI为1.437~3.462,P=0.001;OR=4.005,95%CI为1.480~10.836,P=0.006)、组织学分级高(P=0.001;P=0.017;G2/G1:OR=5.660,95%CI为3.424~9.357,P=0.001;OR=5.763,95%CI为1.666~19.938,P=0.006)、肌层浸润深(OR=1.531,95%CI为1.049~2.235,P=0.027;OR=3.759,95%CI为1.890~7.476,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OR=11.277,95%CI为2.774~45.838,P=0.001;OR=8.451,95%CI为1.138~62.767,P=0.037)、合并T2DM(OR=1.897,95%CI为1.096~3.281,P=0.008;OR=1.813,95%CI为1.043~3.151,P=0.012)为Ⅰ型EC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服用二甲双胍为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PFS(OR=0.412,95%CI为0.207~0.818,P=0.002)及OS(OR=0.455,95%CI为0.228~0.905,P=0.008)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T2DM是Ⅰ型E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服用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的PFS及OS,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采取激励护理干预的效果,包括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等方面。方法:研究采用了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作为样本,研究时间跨足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根据单双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随后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接受的激励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分显著降低,同时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评分明显提升,表明该护理方案在促进康复上具有显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各项数据上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采取激励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不良心理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加速患者康复速度,对康复后预后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