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不同,分为A组(显微开颅夹闭术)30例和B组(血管内栓塞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术中(T1)、术毕(T2)及术后24 h(T3)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和心脏排血指数的变化情况,出院时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状况,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2年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A组,B组T1时心脏排血指数[(2.86±0.63)L·min-1·(m2)-1比(3.39±0.83)L·min-1·(m2)-1]明显升高,心率[(90±15)次/min比(79±9)次/min]、收缩压[(132±18)mmHg比(123±9)mmHg]、舒张压[(96±13)mmHg比(89±12)mmHg]和每博心输出量[(88.64±18.53)mL比(78.54±13.35)mL]均明显下降(t=2.50、3.61、2.89、2.63、3.02,均P<0.05);相比A组,B组T2时心率[(86±12)次/min比(75±11)次/min]、收缩压[(134±20)mmHg比(122±11)mmHg]和舒张压[(93±11)mmHg比(77±14)mmHg]均明显下降,T3时收缩压[(128±13)mmHg比(113±14)mmHg]和舒张压[(85±9)mmHg比(78±13)mmHg]均明显下降(t=2.68、3.14、3.95、4.15、3.05,均P<0.05)。B组出院时SF-36量表中的精力[(55.07±8.76)分]、生理职能[(53.65±8.62)分]、生理功能[(62.25±9.53)分]、精神健康[(72.26±13.95)分]、情感职能[(61.89±12.25)分]和总体健康[(47.63±8.61)分]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45.86±7.62)分、(49.21±9.76)分、(43.58±8.75)分、(50.14±10.33)分、(44.76±9.42)分、(35.86±7.60)分](t=4.43、2.35、8.07、7.09、6.18、5.73,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B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6.89±4.54)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1.34±0.42)分]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92.48±6.09)分、(2.79±0.61)分](t=4.15、11.07,均P<0.0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而言,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相当,后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较稳定,且出院时短期预后效果较好,但远期预后可能差于显微开颅夹闭术。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前循环 血管内栓塞术 显微开颅夹闭术 血流动力学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研究组于机械取栓术后继续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NIHS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持续降低,术后7 d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60、90 d,研究组mRS≤2分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管再通率(74.00%,37/50)高于对照组(60.00%,30/50),血管再次闭塞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4.00%,7/5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继续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术后颅内大血管再闭塞风险,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 标签: 卒中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术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20例患者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设为实验组。全程观察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并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情况、术中出血量,同时对患者预后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效果较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相比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性更小,且能有效清除血肿,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