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一三史是非和史学批评方法论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关于国史、野史、家史的评论,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关于它们在史学价值上的是是非非,存在着不少争论。这些看法和争论,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古代史学批评中的方法论问题。

  • 标签: 史学批评 中国古代史学 史学价值 方法论问题 刘知几 史臣
  • 简介:东林书院是明代晚期一个蜚声士林的讲学中心,东林党是这个时期地主阶级中的一个影响颇大的政治集团。后者因前者而得名,前者亦因后者而益显,它们在明代后期的文化史和政治史上写下了有声有色的篇章。

  • 标签: 东林党 政治集团 明代后期 李三才 赵南星 京察
  • 简介: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的问题提出中国史学上的“反思”问题,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偶然因素:从史学发展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必然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有青年朋友提出这样的论点:中国史学长于记述,是“记述史学”,而缺乏理论,甚至没有理论。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由于我自己在20世纪六十年代读研究生时,是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的,因此难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 标签: 中国史学史 “反思” 史学理论 20世纪 问题提出 史学发展
  • 简介:元代《通鉴》学和《通鉴》胡注瞿林东一元代《通鉴》学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的《通鉴》学,在元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2编年类所考,关于《通鉴》方面的撰述有:郝经《通鉴书法》;金履祥《通鉴前编》18卷;何中《通鉴纲目测海》3卷;胡三省...

  • 标签: 《通鉴》学 胡三省 《资治通鉴》 通鉴纲目 黄龙府 历史文献学
  • 简介:<正>《毛泽东书信选集》出版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在这部书信选集里,毛泽东同志在许多地方谈到有关史学工作和史学理论的问题。我写一点读后的认识。其中有四封信,即致何干之(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七日),致范文澜(一九四○年九月五日),致郭洙若(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和致吴晗(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信。从这几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对我国老一辈的革命的历史学家的深情关怀,以及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热忱希望。今天读来,不仅倍感亲切,而且深感它们对于我国

  • 标签: 何干之 毛泽东书信 中国无产阶级 民族斗争 吴晗 革命斗争
  •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新年前夕,我们很高兴地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向奎先生。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我们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来到历史研究所。杨先生热情地把我们引进一间小会议室。大家刚坐定,杨先生微笑着环视一周,首先说:“我本来是没有什么值得访问的。不过你们几位一来,我还是要谈一谈的;因为我对北京师大是有感情的,曾经在那里教过书,还是校友哩!今天,就当作老朋友谈谈心吧!”一听说杨先生是师大校友,我们都很惊喜,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原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西城固时,杨先生曾在史地系执教三年。那已经是四十三、四年前的事了。杨先生说的“今天就当作老朋友谈谈心”,一则表明了他为人的谦逊,再则也反映了他对于北京师大的眷眷之情。于是,我们就像“老朋友”似地谈了起来。

  • 标签: 杨向奎 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司马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古代史
  • 简介:<正>1988年5月12日上午和13日上午,我访问了赵光贤先生。78岁高龄的赵先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指导先秦史博士研究生。他精神矍铄,谈锋锐健,两个上午跟我长谈了五个小时。

  • 标签: 先秦史 明清史 历史系 历史研究 西洋 中国历史
  • 简介: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自古以来是中外史学家、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们在这方面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近代以来,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人对此多有卓见;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确立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科学理论①。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标签: 地理条件 黄河流域 历史进程 长江流域 中国历史 环境与发展
  • 简介: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导论,白寿彝主编,全书包括:题记第一章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第二章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三章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第四章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第五章国家和法第六章社会意识形态第七章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第八章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第九...

  • 标签: 《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发展 白寿彝 地理条件 科学技术 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