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1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入手,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和追溯糖尿病家族史,临床诊断为青少年的成人起病糖尿病。提取患者及其一级家属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扩增目标基因并测序,发现先证者和其父的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第4外显子发生核苷酸错义突变(c.779C>T),明确其青少年的成人起病糖尿病3的诊断。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先证者应用格列奈类药物治疗后血糖达标,其父调整方案为长效磺脲类促泌剂后血糖明显改善。

  • 标签: 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3型 格列奈类 磺脲类促泌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T2DM)糖尿病肾病(DKD)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K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活检确诊为T2DM DKD的患者共363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DKD合并NDKD(MIX组,n=142)及单纯DKD(DKD组,n=221)。记录基线资料(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病史等),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等生化指标。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GFR较基线下降40%或死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 DKD患者合并NDKD的相关因素,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肾脏预后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MIX组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363例患者肾活检时平均年龄(50.0±9.9)岁,其中男性233例(64.2%)。MIX组与DKD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5年[比值比(OR)2.136,95%可信区间(CI):1.315~3.471,P<0.01]、eGFR较高(OR:1.999,95%CI:1.246~3.209,P<0.01)及不合并贫血(OR:2.596,95%CI:1.614~4.175,P<0.01)与T2DM DKD患者合并NDKD独立相关。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与MIX组性别、基线年龄、糖尿病病程、肾功能一致的DKD组作为对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²=1.138,P=0.286),且合并视网膜病变[风险比(HR):2.162,95%CI:1.056~4.428,P=0.035]及尿蛋白定量≥3.5 g/24 h(HR:2.387,95%CI:1.018~5.552,P=0.045)是MIX组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 DKD患者糖尿病病程较短、eGFR较高、不合并贫血提示更可能合并NDKD。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预后 活组织检查, 针吸 非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糖脂代谢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糖尿病患者357例,定量CT测量内脏脂肪(VAT)和皮下脂肪(SAT)面积,同时检查患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根据VAT的值以三分位数法分为3组:T1组(VAT<162.0 cm2)、T2组(162.0≤VAT<221.1 cm2)、T3组(VAT≥221.1 cm2)。结果T1组HbA1C水平高于T3组(P<0.05);T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T2、T3组(P<0.05);T2、T3组男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24h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高于T1组(P<0.05);T3组空腹C肽(FCP)、改良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T1、T2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T、SAT与BMI、FCP、HOMA-IR呈正相关(P<0.01),VAT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G、24h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与HbA1C、HDL-C、eGFR呈负相关(P<0.05),SAT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等因素后,VAT仍是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P=0.013)。结论VAT、SAT均与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相关,VAT可能是2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腹部脂肪面积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定量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