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198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中国近30年来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的流行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从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原始数据库中,选取性别、年龄、城乡、身体形态、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完整的738 523名13~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计算体质健康综合得分和优良(90.0~120.0分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分析不同年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特征学生优良的差异,并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1985—2014年间,中国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从1985年的27.6%上升到1995年的35.6%,随后持续下降至2005年的13.9%,在2010和2014年,优良稳步上升,分别为16.5%和19.1%。男生优良除1995、2014年外,均高于女生(P<0.001);13~15岁学生优良始终高于16~18岁学生(P<0.001);农村学生优良在1995、2000、2014年高于城市学生(P<0.05)。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生[PR(95%CI)=1.03(1.00~1.05),P=0.021]、农村[PR(95%CI)=1.09(1.07~1.12),P<0.001]、13~15岁[PR(95%CI)=1.89(1.84~1.94),P<0.001]、东部[PR(95%CI)=1.94(1.88~2.00),P<0.001]和中部地区[PR(95%CI)=1.15(1.11~1.20),P<0.001]、体育锻炼≥1 h/d[PR(95%CI)=1.41(1.37~1.45),P<0.001]、父母支持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PR(95%CI)=1.10(1.06~1.15),P<0.001]、看电视时间≤1 h/d[PR(95%CI)=1.26(1.21~1.30),P<0.001]、玩电子游戏、看视频或电子书等≤1 h/d[PR(95%CI)=1.05(1.02~1.09),P<0.001]是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高的相关因素。结论1985—2014年,中国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呈波动趋势;性别、年龄、地区、体育锻炼时间、非学习目的屏幕时间及父母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均与学生体质健康有关联。

  • 标签: 体质 健康状况 学生 趋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并观察治疗效果已检验该方法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88例该病患者,并按照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分组,并对病患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痊愈48例、良好31例、一般15例、无效为5例结论对周围性而瘫患者运用综合针灸治疗法并辅助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疾病治愈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灸综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13~18岁汉族学生耐力素质与血压状况的关联。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13~18岁汉族学生数据,依据《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判定血压偏高及其各组分(单纯性SBP偏高、单纯性DBP偏高与混合性血压偏高),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学生耐力素质进行评分,并按百分位划分为P0~、P25~、P50~、P75~P100 4组。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随着耐力素质的提高学生血压偏高及其组分检出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偏高在不同耐力素质水平的患病风险;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与耐力素质水平的关系。结果2014年中国13~18岁汉族学生血压偏高的检出为9.2%。血压偏高及其各组分检出随着耐力素质的提升而降低(P<0.001)。以耐力素质P0~组学生为参照,P25~、P50~和P75~P100 3组学生发生血压偏高的OR值分别为0.89(95%CI:0.84~0.95)、0.81(0.76~0.86)和0.79(0.74~0.84)。在超重/肥胖和营养正常的学生中耐力素质与血压偏高呈负相关,而在营养不良的学生中无相关性。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在超重/肥胖的学生中,P10、P25、P50、P75、P90、P95水平的SBP均与耐力素质呈负相关;P25及以上水平的DBP均与耐力素质呈负相关。在营养不良及营养正常的学生中,仅有部分水平的DBP与耐力素质呈负相关。结论中国13~18岁汉族学生耐力素质与血压偏高呈负相关。在超重/肥胖的学生中,耐力素质与血压状况的关联性更强。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改善血压偏高的发生。

  • 标签: 血压偏高 耐力素质 汉族学生 分位数回归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53-2010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的趋势和地区差异。方法利用1953-2010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10~24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及其年变化。将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社会经济水平指标,计算青少年死亡的Wagstaff标准化集中指数。结果1953-2010年,中国青少年死亡总体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20~24岁组高于15~19和10~14岁组,西部高于东部。中国10~24岁青少年男性全死因死亡率由1953-1964年的554.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55.7/10万,女性由488.4/10万下降至26.7/10万,女性下降百分比(94.5%)高于男性(90.0%)。1981-2010年青少年男性死亡年均下降最大的为北京(4.4%),最小的为青海(0.1%);女性最大的为湖北(6.4%),最小的为青海(0.8%);死亡较高的省份年均下降较小。1990、2000和2010年男性青少年死亡集中指数分别为-0.07(95%CI:-0.11~-0.03)、-0.13(95%CI:-0.18~-0.08)和-0.16(95%CI:-0.22~-0.10),女性分别为-0.07(95%CI:-0.13~-0.02)、-0.18(95%CI:-0.24~-0.12)和-0.18(95%CI:-0.26~-0.09)。男、女性在1990、2000和2010年的集中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青少年总体死亡大幅下降,但下降幅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 标签: 全死因死亡 青少年 长期趋势 地区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90例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5)和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45),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骨密度及下肢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预防知识掌握、运动规律合理、饮食规律合理及户外运动合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行无创正压通气的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行综合气道护理后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 : 84 例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均源于本院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6 月段内收治,其中 42 例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 42 例实行综合气道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 结果 :观察组各呼吸功能各指标测评值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综合气道护理可有效改善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肺阻 呼吸衰竭 综合气道护理 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