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6至11月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5例近弓部主动脉病变的诊疗经验,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6、18个月复查CTA均显示主动脉塑形良好,所有支架形态良好,分支支架通畅,无内漏发生。我们认为主动脉分支支架避免了复合手术带来的手术创伤、烟囱技术比较高的内漏发生率、开窗技术支架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具有标准的术式,有很合理且精确的定位、释放方式,是一种左锁骨下动脉的重建新方法,但其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术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ybrid Ⅱ型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应用Hybrid Ⅱ型主动脉弓修复技术治疗2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3±4.5)岁。对围术期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升主动脉置换8例,Bentall术10例,主动脉窦部成形加升主动脉置换8例。26例患者植入主动脉覆膜支架48枚,2例远端真腔打开不良植入三枚支架;1例覆膜支架释放时移位,术中人工血管片环缩包裹加固后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无内漏发生,远端支架膨胀良好。2例(7.69%)术后死亡,其中1例肺部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循环难以维持而死亡。术后一过性术后烦躁5例(19.23%,5/26),肌力下降2例(7.69%,2/26),声音嘶哑8例(30.77%,8/26);肝功能不全2例(7.69%,2/26),肾功能不全2例(7.69%,2/26),经积极治疗均康复出院。随访3~32个月,19例(79.17%)获得随访,5例因死亡失访,失访与手术及主动脉相关并发症无关,随访期全因死亡率为20.8%(5/24)。19例存活患者随访结果满意。结论Hybrid Ⅱ型主动脉弓修复技术在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深低温停循环、脏器灌注不良的高危因素,缩短了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一种半横断升主动脉暴露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半横断升主动脉暴露法具体实施方案是心脏停搏后纵行切开升主动脉,将主动脉窦部左、无交界上方2~3 cm处斜行切开,另一侧在窦部上方3~4 cm处将主动脉外膜略斜向上切开至离肺动脉交界2~3 cm处,3针进行悬吊牵引暴露根部结构。全组56例患者行升主动脉替换术6例,Bentall术4例,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硬象鼻支架置入术15例,主动脉窦部重建+升主动脉替换和全弓替换+硬象鼻支架置入术22例,Bentall+全弓替换+硬象鼻支架置入术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此方法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能良好显露根部结构,同期行Cabrol引流减少出血风险,明显降低死亡比例,方法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开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在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5例近肾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入路、体外开窗技巧、主体支架半释放装置制作、随访资料等。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体外开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技术成功率100%。支架改装时间50~120 min;隔绝动脉瘤手术时间75~210 min。术后随访15~42个月,目前5例患者支架稳定,未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针对原发病因药物治疗,控制良好。结论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治疗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微创、围手术期并发症少等优势,近中期疗效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术中或术后并发逆行性A型夹层(RAAD)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实施TEVAR的1 176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并发RAAD(1.2%),另收集9例在外院实施TEVAR发现RAAD的TBAD患者。患者男18例、女5例,年龄38~79(54±12)岁。其中典型夹层15例,壁间血肿7例,穿透性溃疡1例。16例实施外科手术,1例杂交手术,其余6例保守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23例患者中,2例RAAD在TEVAR术中发现,8例发现于围手术期,5例发现于出院后3个月内,8例于TEVAR 1年后发现,时间最长为TEVAR术后120个月。RAAD破口位于主动脉大弯侧21例,小弯侧2例。13例破口紧邻支架头端,10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且距离支架头端2 cm以上。本组随访21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1~134(59±40)个月。死亡6例,包括3例全因死亡和3例心血管事件死亡。16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发生脑梗死及纵隔感染1例。1例杂交手术患者恢复良好。6例保守治疗患者中死亡5例。结论RAAD是TEVAR相关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的严重并发症,在TEVAR的早期或晚期均可以发生。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推荐外科手术为RAAD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腰动脉来源的Ⅱ型内漏多通道栓塞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8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腰动脉来源的Ⅱ型内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使用弹簧圈及康派特医用胶与碘油混合栓塞剂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腰动脉来源的Ⅱ型内漏,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80~150 min。1例患者术后出现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给予抗凝及营养神经治疗,术后2个月完全康复。术后随访4~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1个月,8例患者Ⅱ型内漏均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多通道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腰动脉来源Ⅱ型内漏栓塞近中期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D打印辅助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我中心收治15例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57~82(68.26±4.73)岁。根据患者术前CTA测量内脏区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的直径,选取合适支架,并通过专业软件制作3D打印模型,指导术中体外预开窗位置及开窗直径,实施全腔内修复。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期完成,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00.67±41.00)min,住院(13.47±4.16)天,无死亡、脏器功能衰竭、内漏、截瘫、置入物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应用3D打印辅助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复杂胸/腹主动脉瘤方案可行有效,近期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