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从心脏CT中获得的信息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能够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和斑块特征信息,其识别、描述和量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可以对患者进行准确的风险分层并监测治疗效果。与此同时,CT功能成像新技术在心血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兴CT技术,如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心肌灌注成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CT心肌应变、基于碘对比剂延迟增强等可评估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组织学特征及预后,为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的诊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心血管CT新技术在IH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脏病 缺血 血流储备分数 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瓣周漏(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接受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的外科瓣膜置换术后PVL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肱动脉,进行造影和经导管封堵操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进行介入手术。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及手术前后TTE检查结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门诊随访手术相关不良事件。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定义为封堵器置入后30 d内不影响瓣膜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且TTE显示瓣周反流程度下降1级及以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年龄(57.5±14.6)岁,其中男性6例。主动脉瓣PVL 7例,二尖瓣PVL 3例。除1例患者改为股静脉-房间隔入路外,其余9例患者成功经肱动脉入路置入封堵器,手术时间为(103.3±34.0)min,术后无需卧床制动。住院时间为7.5(3.0,9.8)d,经肱动脉入路的手术成功率为9/10。患者手术前后的PVL反流程度、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例术后第2天新发溶血伴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术后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瘤体内注射凝血酶好转后出院。随访(14.3±7.9)个月,随访期间9例患者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无严重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PVL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操作,可简化操作流程、减少术后卧床制动时间。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瓣周漏 经肱动脉入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治市幽门螺杆菌抗体在体检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体检的1 224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男852名,女372名,年龄(48.03±17.07)岁,年龄范围为16~96岁,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行幽门螺杆菌抗体谱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空泡毒素相关蛋白(VacA)、尿素酶检测,观察志愿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布情况。结果志愿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为65.0%(795/1 224)。女性志愿者的尿素酶抗体阳性率[69.6%(259/372)]高于男性[62.9%(53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女性志愿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72.3%(47/65)]高于男性志愿者[53.0%(3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Ⅰ型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感染占67.8%(539/795),Ⅱ型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感染占32.2%(256/795)。男性尿素酶抗体阳性的志愿者Ⅰ型348名,Ⅱ型188名;女性尿素酶抗体阳性的志愿者Ⅰ型191名,Ⅱ型68名,不同性别间的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男性志愿者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分型的分布(Ⅰ型22名,Ⅱ型13名)与同年龄女性志愿者(Ⅰ型39名,Ⅱ型8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治市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20~29岁女性尿素酶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以Ⅰ型感染为主。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抗体谱 体检人群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下腔型或边缘极短等非经典适应证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合并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上述非经典适应证的多孔型ASD术前先行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检查及3D模型打印,对其中缺损大小合适者10例行介入治疗并收集其临床及随访数据。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9例植入动脉导管未闭(PDA)和ASD封堵器各1枚,1例植入2枚ASD和1枚PDA封堵器。10枚PDA封堵器型号为(16/14~32/30) mm,平均为(23.80±5.85)/(21.80±5.85) mm;11枚ASD封堵器型号为(10~36) mm,平均(23.27±7.91) mm。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的X线心胸比(0.44±0.02)较术前(0.50±0.03)明显降低(t=5.670,P<0.05)。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右室前后径[(26.60±3.69) mm]较术前[(33.20±6.00) mm]明显降低(t=5.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A封堵器和ASD封堵器封堵非经典适应证的特殊类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3D打印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