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脊柱畸形(ASD)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与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C2-FH)以及骶髂固定的关系,为ASD患者术前决策和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正术的34例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远端有无固定至骶骨将纳入的ASD患者分为两组:骶髂固定组(16例)和非骶髂固定组(1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在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骨盆参数,并记录PJK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ASD患者34例,其中男3例,女31例,年龄(58±6)岁,随访(2.9±1.0)年(2.0~4.0年)。骶髂固定组与非骶髂固定组的年龄、随访时间等一般情况及各项脊柱骨盆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骶髂固定组术后即刻的C2-FH小于非骶髂固定组[(-69.46±30.85)mm比(-31.62±15.31)mm,P<0.001]。骶髂固定的患者中半数(8/16)发生PJK,而骶髂未固定组仅有4例(4/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末次随访时,两组C2-FH均>-20 mm且均接近于-15 mm(P=0.976),说明两组C2-FH均发生了代偿。由于骶髂以及大部分腰椎的固定,两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LL)、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与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了代偿C2-FH,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TK)和颈椎前凸(CL)均较术后即刻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2-FH<-2 cm和骶髂固定是ASD患者术后发生PJK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决策和矫正手术时应同时考虑整体矢状面的平衡和骶髂固定两方面因素,而非仅关注脊柱骨盆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术后断棒的发生并探讨相应的翻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手术治疗的19例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9.6±5.2)岁,通过术后规律的随访评估患儿矫形效果、内固定在位情况,记录出现断棒的时间及位置,并测量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等指标,分析相应的翻修手术方案及效果。结果在随访过程中共有3例患儿发生了断棒,因此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术后断棒的发生率为15.8%(3/19)。依据3例患儿各自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方案并行脊柱单纯后路翻修手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骶髂关节缺损处的充分植骨融合。在翻修手术后,有2例患儿的侧凸Cobb角得到改善(91.5°比47.5°,49.0°比28.0°),1例患儿的冠状面平衡得到改善(40.3 mm比24.3 mm),且均无并发症的再发生。结论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患儿术后断棒的发生比较常见,这可能与其独特的畸形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关,个性化的翻修策略和骶髂关节缺损处的充分植骨融合将保证翻修术后脊柱平衡的重建与维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后路矫形时是否可以将上固定椎(UIV)选择在上端椎(UEV)下方一个椎体。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选择性后路融合的Lenke 5C型AIS患者28例,其中男4例,女24例,年龄为(15.0±2.0)岁;Risser征2~5级。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下列影像学参数:胸弯、腰弯Cobb角、UIV和下固定椎(LIV)的偏移(translation)及倾斜角(tilt)、胸弯和腰弯顶椎偏移(AVT)、冠状面平衡。根据末次随访时患者是否出现近端失代偿分为失代偿组和未失代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和脊柱侧凸研究协会问卷(SRS-22)评分。结果6例(21.4%)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近端失代偿。失代偿与无失代偿两组患者的Risser分级(3.8±1.0比3.6±1.6)、术前胸弯Cobb角(25.8°±2.2°比26.3°±6.4°)、主弯Cobb角(43.7°±3.4°比45.2°±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近端失代偿患者的术前腰弯/胸弯顶椎偏移比值(L-T AVT)显著较大(6.3±1.3比4.0±2.0,P=0.048)。结论对于Lenke 5C型AIS患者,若术前胸弯Cobb角>15°,Risser>2级,术前腰弯/胸弯顶椎偏移比值较小,可将UIV设计为UEV下方一个椎体,并不增加近端失代偿风险却可获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