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主动夹层合并主动真腔狭小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9例A型主动夹层合并主动真腔狭小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1~56(41.6±9.2)岁;急性夹层2例,慢性夹层7例,马方综合征5例。术前全主动CTA检查证实为A型主动夹层,同时显示主动真腔狭小,术中无法置入支架血管。手术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主动,急性者同时行半弓替换+弓血管去分支,慢性者行全弓替换;同期行Bentall手术3例,根部成形手术4例;对主动真腔狭小,处理方法2例急性期患者采用杂交手术,即血管替换术后,DSA下置入24号覆膜支架血管;对于慢性患者,2例采用内膜纵行开窗术,后内衬相应大小23 cm人工血管与四分支血管远端吻合;5例主动直径较粗(>5 cm)者,术中直接在假腔内置入支架血管或涤纶人工血管(备二期行主动替换手术),缝闭真腔近端。结果本组患者无住院死亡,无神经系统障碍、截瘫、腹腔脏器缺血、下肢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早期随访中,行杂交手术者,CTA显示支架位置及形态良好,弓假腔血栓化闭合;假腔内置入人工血管者在术后3个月均接受胸腹主动替换术;2例内膜纵行开窗患者,其中1例在术后随访中行TEVAR治疗,另1例假腔扩大明显而接受胸腹主动替换术。结论A型主动夹层合并主动真腔狭小患者处理棘手,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此类患者,杂交手术或分期手术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降主动脉 杂交手术 分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原发性移植物衰竭处理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74例心脏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均采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手术采用经典双腔静脉吻合原位心脏移植。其中14例受者在术后早期出现原发性移植物衰竭,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ECMO+主动内球囊反搏(IABP)以及单纯IABP机械辅助循环支持。14例受者中13例男性,女性1例;年龄(51.1±9.5)岁(30~63岁);供者年龄(42.7±6.5)岁(29~53岁);供受者体重比为0.91±0.12(0.73~1.27);供心缺血时间(251.2±117.5)min(62~370 min)。所有受者均在术中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发现移植物功能衰竭(5例表现右心室功能障碍,9例双心室功能障碍),故在术中体外循环停机前给予机械辅助循环支持,其中ECMO辅助2例,ECMO+IABP辅助8例,单纯IABP辅助4例。结果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发生原发性移植物衰竭者占18.9%(14/74)。出现原发性移植物衰竭受者5例(35.7%)住院死亡。ECMO脱机率80%(8/10),IABP脱机率100%。余9例存活受者,机械辅助循环时间:ECMO(154.2±46.5)h(104~216 h),IABP(176.2±64.5)h(78~288 h)。随访24个月,9例受者健康存活,门诊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心脏收缩功能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机械辅助循环(ECMO和/或IABP)支持是其治疗心脏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有效手段;经机械辅助循环救治成功后,受者远期存活率及疗效满意。

  • 标签: 心脏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 机械辅助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