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提高术中肺肿瘤疑难病例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诊断准确性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CT提示单发或多发肺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术中单纯依靠冷冻HE切片肺肿瘤鉴别诊断困难病例共19例,实验组采用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角蛋白5/6(CK5/6)和p63在冷冻切片中基底细胞的表达情况,辅助术中肺肿瘤疑难病例BA与原位/微小浸润腺癌/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鉴别;对照组为两名诊断医师对这19例病例进行常规冷冻HE切片诊断。两组均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B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石蜡切片诊断的一致性及冷冻切片诊断耗时。结果CK5/6、p63染色显示BA存在基底细胞;在原位/微小浸润腺癌/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中不存在基底细胞。实验组中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术中疑难病例BA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6.7%,冷冻与石蜡切片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平均耗时(32.4 min)比对照组(25.4 min)延长7 min。结论采用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可以提高术中BA诊断的准确率,降低错误诊断风险,两组在术中诊断用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需要控制好术中冷冻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适应证,在出现疑难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手术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MYD88 L265P突变对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PD-L1表达的影响,为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72例初治性DLBCL石蜡包埋样本中MYD88 L265P突变的发生频率。采用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平台对所有样本进行PD-L1(22C3)及PD-L1(SP142)检测,分别观察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MYD88 L265P突变与DLBCL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PD-L1表达的关系。结果72例DLBCL组织标本中,MYD88 L265P突变15例(20.8%)。剔除9例伴有JAK2扩增的病例,将63例DLBCL分成MYD88 L265P突变型组14例,MYD88 L265P野生型组49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4例MYD88 L265P突变组中,7/14肿瘤细胞PD-L1(22C3)表达阳性,4/14肿瘤微环境PD-L1(SP142)表达阳性。在49例MYD88 L265P野生型组中,9例(18.4%)肿瘤细胞PD-L1(22C3)表达阳性,38例(77.6%)肿瘤微环境PD-L1(SP142)表达阳性。并且在16例肿瘤细胞PD-L1(22C3)表达阳性的DLBCL中,7例伴有MYD88 L265P突变者中仅2例肿瘤微环境PD-L1(SP142)阳性;9例MYD88 L265P野生型者肿瘤微环境PD-L1(SP142)表达均阳性。统计学分析显示,MYD88 L265P突变型组肿瘤细胞PD-L1(22C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17);MYD88 L265P突变型组肿瘤微环境PD-L1(SP14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野生型组(P=0.001)。结论MYD88 L265P突变可能在调控DLBCL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PD-L1的表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为MYD88 L265P突变DLBCL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梭形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0年5月至2019年5月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4 439例,复阅病理切片,查阅其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的63例食管梭形细胞癌病例进行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分析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梭形细胞癌占同期所有食管鳞状细胞癌的1.4%(63/4 439),63例梭形细胞癌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约为7∶1。在食管梭形细胞癌中鳞状细胞癌成分及梭形细胞成分p53蛋白表达一致率为100%,其中均出现p53蛋白野生型表达有14例,无义突变型表达有22例,错义突变型表达有27例。p53蛋白的突变表达率为77.8%(49/63)。生存分析显示p53蛋白突变型表达与总生存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44),p53蛋白突变型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较短。结论食管梭形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在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53蛋白突变型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