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异常的变化特点。方法经过对我院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外周血象以及其他体征,仔细分析患者的骨髓铁染色、骨髓细胞形态等相关的检查结果。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者是联合免疫球蛋白以及小剂量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征。结论60例患者中30例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15例白细胞减少。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液学异常,体现在患者的血细胞减少方面。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大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发病因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治疗的25例妊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25例妊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包括胎盘早剥8例、产后出血6例、重度子痫3例,妊娠期急性肝病4例、羊水栓塞4例。其中,共有6例患者死亡,包括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1例、重度子痫1例,妊娠期急性肝病1例、羊水栓塞1例。结论妊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发病因多为产科因素。另外,不同原发病因的死亡率明显不同,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也各不相同。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影响,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学习能力,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对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控制炎症反应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其中生物治疗领域广泛采用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变应性疾病方面的进展备受瞩目。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正是针对Ⅰ型变态反应中IgE所研发的单克隆人源化抗体。近来,临床系统评价发现奥马珠单抗这种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手段对于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具有独特优势,并且安全性良好。本文从作用机制、治疗方案、安全性等方面回顾奥马珠单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内耳不仅完成听觉信息的接收与传递,还完成对声音强度、频率等信息的编码。与非哺乳类动物电调谐的方式不同,哺乳类动物耳蜗基底膜精细机械力学特性,为其内耳提供了足够的听觉频率编码能力。近来研究发现,内耳不同频域的内毛细胞在结构、离子通道性质及表达、电生理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内毛细胞可能也主动参与不同频率声音的编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可溶型CD137(sCD137)和膜结合型CD137(mCD137)水平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依据是否发生IRI分为IRI组和非IRI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提取RNA,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mCD137 mRNA表达水平。分析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清sCD137及PBMC的mCD137 mRNA变化趋势。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术前血清sCD137、术后即刻PBMC的mCD137 mRN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RI的独立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112例STEMI患者,非IRI组42例,男性33例(78.6%),年龄(58.6±12.7)岁;IRI组70例,男性56例(80.0%),年龄(64.5±11.6)岁。与非IRI组相比,IRI组的患者住院天数长,年龄大,肥胖比例低,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低,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比例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使用率低,尿素氮、肌酐高,肾小球滤过率低,甘油三酯低,D-二聚体和B型钠尿肽max高,Killip分级Ⅳ级的比例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均<0.05)。IRI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的sCD137水平均高于非IRI组;两组mCD137 mRNA水平无差异。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sCD137水平均较术前降低,mCD137 mRNA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STEMI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住院天数、年龄、B型钠尿肽、肌酐、缺血时间、C反应蛋白(CRP)、CRP/血清白蛋白(Alb)呈正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肾小球滤过率、Alb呈负相关(P<0.05)。PBMC的mCD137 mRNA表达水平与住院天数、年龄、B型钠尿肽、缺血时间、CRP、CRP/Alb呈正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肾小球滤过率、Alb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CD137(OR=1.038,95%CI 1.009~1.069)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29,95%CI 1.009~1.050)升高、Alb(OR=0.829,95%CI 0.703~0.829)下降是IRI发生的独立正相关因素(P均<0.05)。其中sCD137预测IRI的曲线下面积(AUC)=0.672,95%CI 0.574~0.770(P=0.002),最佳阈值为28.43×10-3 μg/L,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48.6%。结论发生再灌注损伤的急性STEMI患者sCD137水平显著升高,是IRI发生的独立正相关因素,可能与IRI的预后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突变的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GIST,有关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的研究很少。本文探讨PDGFRA突变型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治疗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GIST的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基因检测为PDGFRA突变型、并排除PDGFRA同义突变、非肿瘤相关死亡和临床病理资料缺失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59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中,男性41例(69.5%),女性18例(30.5%),60岁以下患者31例(52.5%);肿瘤均来源于胃,肿瘤≤5 cm者33例(55.9%),>5 cm者26例(44.1%);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镜视野(HPF)者49例(83.0%);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标准:极低危8例(13.6%),低危25例(42.4%),中危14例(23.7%),高危12例(20.3%);7例PDGFRA第12外显子突变,52例第18外显子突变,其中D842V突变36例。D842V组与非D842V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21(0~59)个月,全组患者的1年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6.6%和91.5%,8例出现复发,3例死亡;6例D842V突变的GIST患者术后发生了肿瘤的复发,其中4例服用dasatinib或avapritinib后获得不同程度的肿瘤缓解。log-rank分析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拥有较好的总生存率(OS)(100%比83.3%,P=0.046);D842V与非D842V、第12外显子与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的RFS和OS均相近(均P>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RFS与性别(P=0.010)、肿瘤大小(P=0.042)、核分裂象计数(P=0.003)及NIH危险度分级(P=0.042)有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危险度分级是导致PDGFRA突变型GIS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796,95% CI:1.326~123.501,P=0.028),男性的复发风险低于女性(HR=0.154,95% CI:0.028~0.841,P=0.031)。结论性别和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复发的独立因素,而D842V与非D842V,第12外显子与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的复发与死亡风险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