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广角眼底影像在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对山西省眼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2例(34眼)进行检查,观察其超广角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影像的特点。结果超广角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影像均有特征性改变,同一眼可发生多种病变类型,包括视网膜震荡、视网膜挫伤、视网膜出血、脉络膜破裂、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裂孔等。结论超广角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检查在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追踪观察中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了解眼挫伤后脉络膜视网膜解剖结构及功能的损害程度、恢复情况及判断预后。
简介: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朝着开放性和活泼性的方向发展,过去满堂灌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如何构建小学语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的难题。下面针对此问题,从五个方面来探讨构建小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和指标进行系统评价,为制定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对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时至2020年2月。纳入与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相关的文献和政府文件等。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提取及信息整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类归纳和描述。结果有13篇涉及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纳入本研究。文献显示,医疗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共涉及57个维度;指标体系涉及467个指标,与医疗质量、运营管理、执业审查、医疗费用、综合评价相关的指标共有168个,各维度下选用频次≥3次的指标仅15个。结论目前文献对诚信执业、医疗质量、医疗费用相关的指标选用频次较高,但大部分指标的一致性较低,指标设置结构缺乏统一,指标类别划分不合理,政府文件指标与学者研究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详细的指标说明。应强化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理论研究,理清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的政策背景,并进一步明晰指标说明。
简介: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小学音乐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使小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广大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阻碍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都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严重限制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系统性。音乐教师认为如果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较难则不利于小学生理解,所以教学往往缺乏创新,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小学生有创新的见解,也不会得到教师的支持与帮助,长此以往使得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采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嚴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音乐教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教师仅仅依靠教材的有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也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想法,造成一节课下来,学生学的无聊、教师讲的疲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教学内容趋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学内容趋于形式化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使音乐教学的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音乐作品的旋律,却没有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感悟。这种趋于形式上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正确激发,通过合理的方法手段,让学生对音乐课程充满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导入环节,由此在课前就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歌曲的主题就是送别朋友。为了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趣味导入游戏:让学生在班级中围成两个圈,然后教师随意抽点两名学生,这两名学生对歌曲的第一句词进行朗读,然后根据这句歌词的字数,这两名学生往右手边数对应的数,数到的那名学生就继续进行下一句歌词的朗读,如此循环反复。通过这样一个朗读歌词的趣味活动,小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能被调动起来。同时通过对歌词的朗读,学生也提前对歌曲实现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所以音乐教师就要对此形成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教学手段的丰富优化,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展开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兴趣点不稳定、认知水平不高,所以使用的教学方法要尽量简单一些,比如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等。游戏教学法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朗读歌词的游戏,就属于此类。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对音乐知识形成深入的认知理解。例如,在教学《快乐的泼水节》这首歌曲的时候,歌曲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快乐场景。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歌曲的内涵,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傣族泼水节的视频,尤其是视频中人物的笑脸,可以暂停展现。由此,再结合歌曲,向学生讲解歌曲所表达出来的傣族人民的欢乐情绪,学生自然就可以体会其中的感受了。而且,配合泼水节的画面进行歌曲教学,学生也更加容易记住旋律节奏,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予以加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教学内容做出优化,尽可能让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音乐水平相符合。例如,在进行《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音乐水平出发,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然后制定对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这首歌曲不了解,无论是创作背景还是创作思想,都缺乏认知,从而就造成对歌曲本身不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针对学生这一情况,从歌曲的创作背景着手,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在电影《大海在呼唤》中的场景,由此增加学生认知。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利用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清 .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J].神州旬刊, 2013( 14) . [2]冯琼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J].北方音乐, 2013( 6)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管理中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从近期在本院接受入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精选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吻合口狭窄情况、 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给予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吻合口狭窄预防和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5) ;结论:给予食管癌术后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改善患者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以综合性护理组(n=56例)和常规护理组(n=56例)作为112例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的分组形式,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综合性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综合性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8.48±4.11)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78.88±3.62)分(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对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期间,要想确保患者经过护理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并且产生良好的止血效果,就需要将综合性护理措施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之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是40例实验组和40例参照组;其中实验组行替格瑞洛、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而参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发现,参照组低于实验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