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话题明显多了起来。从主要关注的角度看,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失地农民的土地问题;二是农民是否应该获得更大更多土地权利的问题;三是土地规模经营的问题。前两个问题涉及农民的权利,第三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乃至国家粮食安全。都是十分重大的问题。

  • 标签: 农村土地问题 失地农民 土地规模经营 国家粮食安全 土地权利 农业生产
  • 简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改革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划定底线。坚持土地公有制,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而且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农村土地 农村宅基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 制度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公平
  • 简介:当前国内学界与政策部门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表了很多观点。但多偏重从技术、策略层面讨论新农村建设,忽视了中国有9亿农民,及农村构成中国现代化战略基础这一事实。作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农村战略基础,就是要在当前既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良性机制,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为中国现代化赢得更大的回旋余地。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 农民合作 内需 农民福利
  • 简介:取消农业税后,全国农村开始了多轮、全方位的乡村体制改革。从我们近年来在全国农村调查情况来看,乡村体制改革在很多方面过急过快,很多时候缺少对改革方案的深思熟虑,不顾实际情况一刀切的问题也很严重。当前乡村体制改革存在的最大弊病是缺少对乡村基层组织性质的理解,从而将乡村体制改革变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对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及其功能的认识。我们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所面对的农村社会本身的特征以及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以此反思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农村基层组织 党建 现代化 结构与功能 乡村体制改革 乡土性
  • 简介:2006年6月2日—5日,由海南省作家协会《天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日本的学者、作家温铁军、曹锦清、康晓光、贺雪峰、刘健芝、武藤一羊、孙晓忠、薛毅、雷启立、周立、陈应松、摩罗、毛尖、倪伟、黄灯、张炼红、冷嘉、朱善杰、徐志伟及海南本地的学者、作家弘陶、韩少功、蒋子丹、孔见、李少君、邱建生、崽崽、单正平、孙绍先、晓剑、伍立杨、王雁翎、朱东海等四十多人与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中国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还实地考察了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下面刊载的,就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内容,以期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四个问题 乡村建设 生活方式 中国现代化 农民增收
  • 简介:田原史起先生所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以对农村精英的关注为主线,深入系统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中国村庄社会资本、经济发展水平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所提问题重大,精辟之论叠出。其关于公、共、私,原子化、关系、团结,正式精英与非正式精英,发展与制约,中央、地方、农民等几对关系的讨论,对深化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尤有启发,无疑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农村研究,益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 标签: 田原史起 《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 农村精英 乡村治理
  • 简介: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但就农村来讲,在仍有接近7亿农村留守人口、其中近3亿农业劳动力的情况下,要保障农民基本权利,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保留进城失败农民的退路,就要从底线和基本人权角度考虑“三农”问题,尤其需要在农业政策上冷静决策。从当前中国国情来看,城市是中国现代他的发展极,农村是中国现代他的稳定器,城市全面深化改革与农村保持相对稳定是相反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现行农村基本制度正是中国过去30年保持了“发展中的稳定”的秘密,也是未来30年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制度红利。

  • 标签: 三中全会 农村 城乡一体化 改革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