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及Spot筛查仪在屈光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对北京市海淀区5 866例3~6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自然状态下Spot屈光筛查。对视力状况进行似然比卡方检验。对视力正常儿童的屈光度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比较,再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用M(Q1,Q3)描述各屈光度及屈光参差的分布特征,以百分位数法得到屈光筛查的界值点。结果:按2种视力判定方法得到3~6岁儿童视力低常率分别为4.25%和17.29%。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正常儿童的球镜度、柱镜度和双眼球镜度参差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远视度降低,散光度降低。等效球镜度(SE)、双眼柱镜度参差和SE参差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球镜度和SE的P2.5、P97.5分别为0 D、+1.50 D和-0.25 D、+1.00 D。柱镜度的P5为-1.25 D。球镜度参差和柱镜度参差的P95均为0.75 D。结论:Spot筛查仪屈光筛查数值获取率高,在大规模人群筛查工作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参考各界值点结合视力等情况给予转诊。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共同研制开发的儿童条栅视力自动检测系统(AACP)对婴幼儿视力进行测量,探讨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利用北京大学多个院系联合研制开发的AACP,对5个月~6岁儿童进行视力自动检测,并同时使用条栅视力检测卡(TAC-II)进行人工检测,将2种检测所得结果做对比研究。采用Wilcoxon检验进行2种视力间的差异比较,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33例(66眼)3~6岁儿童全部完成AACP与TAC-II的双眼视力检测,其中30例(54眼)儿童完成AACP与TAC-II的单眼视力检测,双眼视力检查完成率100%,单眼检查完成率90.0%。194例(388眼)5~30个月龄婴幼儿中,141例(282眼)完成2种检测方法的双眼视力检测并得到有效数据,完成率为72.7%。33例3~6岁儿童的AACP与TAC-II双眼视力及单眼视力均呈正相关(r=0.40,P=0.021;r=0.55,P<0.001)。141例5~30月龄婴幼儿的AACP与TAC-II双眼视力有较强的相关性(r=0.88,P<0.001),相关系数高于3~6岁儿童,Bland-Altman图显示90.8%的点在一致性范围内,不同月龄间AACP与TAC-II视力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0.82~0.94,均P<0.05),不同月龄间AACP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02,P<0.001),视力随月龄增长而逐渐递增。结论:AACP与TAC-II所得到的婴幼儿视力结果存在正相关,在低年龄婴幼儿中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AACP有望成为适合临床条栅视力评估及婴幼儿视力筛查的检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