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1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15例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115例早期甲黑素瘤患者按改良的ABCDEF标准并根据如甲板改变、溃疡、结节等临床表现评估后,73例按原位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2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0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且有浸润风险方案扩大切除。随访6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原发灶复发;101例患者淋巴结B超检查未见异常;2例截指患者出现转移,其中1例死亡;失访12例。结论依据患者甲黑素瘤临床表现选择手术扩大切除方案治疗早期甲黑素瘤,可以在确保充分治疗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肢端正常功能,且不会出现原发灶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腔内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的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接受腔内治疗的3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SISMAD患者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技术成功率93.5%, 28例患者植入自膨式裸支架共36枚,1例仅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支架术后89.3%的病例腹痛消失时间≤24 h,围手术期并发症率3.2%。术后随访时间6~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3.5个月。1、3、5年的腔内治疗后免于再干预率分别为100%、100%及91.7%。结论依据一定的指征对部分症状型SISMAD实施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CT定位影像和轮廓自动导入Eclipse和Monaco两套治疗计划系统(TPS)。方法基于Eclipse和Monaco的TPS,利用流程自动化可编程程序UiBot,根据Eclipse和Monaco各自CT定位影像和轮廓导入流程,使用UiBot提供的窗口元素等功能开发出CT定位影像和轮廓自动导入的自动化脚本程序。结果通过比较手动导入和自动导入的导入时间,自动化脚本程序不仅实现了从CT定位影像和轮廓到Eclipse和Monaco的TPS准确自动导入,而且也具有与手动导入相同的效率。大部分患者影像层数在130~180之间,且手动导入时间与自动导入时间在此区间的平均时间为76 s和75 s。结论通过利用脚本开发程序UiBot的自动化功能,结合放疗工作的实际问题和重复的工作流程可以开发出自动化的脚本,极大提高了放疗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为放疗流程自动化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深动脉及其流入道血管行开放手术血管重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接受股深动脉及其流入道血管重建治疗的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且有严重吸烟史,年龄26~50岁,发病时间1~7年。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静息痛,4例合并足部缺血性溃疡或坏疽。所有患者均存在股深动脉开口和(或)其流入道闭塞性病变,其中合并同侧髂总动脉闭塞2例,同侧髂外动脉闭塞4例,股总动脉长段闭塞7例,累及股深动脉开口病变8例,无对侧股总、髂外及髂总动脉累及。手术方法包括内膜剥脱+取栓、补片扩大成形及血管旁路。记录手术成功率、静息痛缓解及溃疡愈合、远期通畅、截肢率及远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股总动脉内膜剥脱+取栓8例(其中大隐静脉补片行股总及股深动脉扩大成形4例、股深股浅扩大缝合1例、直接缝合3例),人工血管行股股转流4例、自体大隐静脉行股总-股浅远端旁路术1例。患者术后静息痛均明显缓解。随访时间10~44个月,患者均存活,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9/9,1年一期通畅率6/8,溃疡愈合比例3/4,无术侧截肢。1例足背巨大溃疡患者,术后溃疡明显缩小,但因持续重度烟草接触(>20支/d)至今未愈,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静息痛或足部溃疡复发。3例患者近期随访时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均存在术后中度烟草接触史(10~20支/d或严重二手烟)。结论对于累及股深动脉开口及其流入道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首选一期开放手术重建股深动脉及其流入道,远期预后良好;术后烟草接触史(包括二手烟)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应着重加强戒烟宣教。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SU)效果及影响短期死亡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大国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和鄂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老年ARDS患者200例,均为入重症监护室后48 h内应用PPI(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预防SU的患者(PPI组),同期入院的年龄、病史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类似、未应用PPI的200例老年ARDS患者为对照组,随访30 d,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死亡风险,Cox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并分析不同PPI药物30 d死亡风险和有临床意义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PPI组患者PPI应用时间为(8.4±4.4)d。38.0%(76例)对照组应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为(8.1±5.2)d。PPI组和对照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风险为20.5%(41例)比23.5%(4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意义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医院获得性肺炎为2.5%(5例)比7.0%(14例)、5.5%(11例)比12.5%(25例)、9.0%(18例)比4.0%(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HR=1.845,95%CI:1.131~3.010,P<0.05)、动脉血氧分压<78.0 mmHg(1 mmHg=0.133 kPa,HR=2.143,95%CI:1.317~3.487,P<0.01)、SOFA评分>14分(HR=3.603,95%CI:1.741~7.456,P<0.01)和血乳酸>3.8 mmol/L(HR=2.725,95%CI:1.437~5.167,P<0.01)是影响30 d死亡风险的相关因素。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5种PPI的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有临床意义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降低(均P<0.05),5种PP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PI虽然对老年ARDS患者短期病死无影响,但在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同时,增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其中,高龄、低动脉血氧分压、高SOFA评分和高血乳酸是影响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