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切除术预防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严重开放性眼外伤48例(48只眼)。所有患者已行清创缝合术,二期玻璃体切除术中接受预防性切除僵硬、破损或嵌顿的视网膜。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BCVA,logMAR),PVR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后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2,P<0.001),术后6个月视力为1.83±0.60,优于术前的2.62±0.24(P<0.001)。随访期内14例(29.17%)发生PVR,其中10例因PVR而致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术中切除病变的视网膜预防术后发生PVR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眼损伤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切除术,预防性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测量结果。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PDR的11例患者18只眼纳入研究。采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Spectralis HRA+OCT行FFA检查,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VG200D行SS-OCTA检查。SS-OCTA采集视网膜层、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图像。观察范围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共同呈现于55° FFA图像80°×60° SS-OCTA图像中且边界清晰的49个片状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其面积测量由3名测量者独立完成。3名测量者之间两种检查方法测得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结果3名测量者FFA、SS-OCTA测得的视网膜层、SCP、DCP无灌注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好(一致性相关系数>0.9,P<0.05)。FFA测得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为0.786 mm2;SS-OCTA测得的视网膜层、SCP无灌注区面积中位数分别为0.787、0.791 mm2,DCP无灌注区面积平均为(0.878±0.366)mm2。FFA与SS-OCTA测得的视网膜层、SCP无灌注区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198);SS-OCTA测得的DCP无灌注区面积较FFA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可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SS-OCTA测得的DCP无灌注区面积数据中,93.88% (46/49)测量值大于FFA所测结果。结论SS-OCTA测得的PDR患眼DCP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大于FFA。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彩色眼底像阅片的人工智能(AI)系统分别在社区医院筛查(或)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率差异,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前瞻性相结合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连续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 60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9例,女性949例;年龄中位数64岁。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以社区为来源主动招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2例,女性294例;年龄中位数62岁。由眼科或经培训的内分泌科医生对患者行双眼免散瞳眼底彩色照相检查,拍摄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后极部45°正位片。AI系统基于深度学习YOLO源码开发,采用"AI+人工复核"方式最终确定DR诊断并分为0~ 4期,其中1期为无需转诊DR,2~ 4期为需转诊DR。结果AI总读片1 989例(94.5%,1 989/2 104 ),其中社区、医院来源患者分别为437 (88.1%,437/496)、1 552 (96.5%,1 552/1 608)例。社区来源AI读片率低于医院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2,P<0.001 )。社区图像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为小瞳孔(47.1%,24/51)、白内障(19.6%,10/51)、白内障合并小瞳孔(21.6%,11/51)。AI诊断DR阴性62.4% (1 241/1 989 );其中,社区、医院来源分别为84.2%、56.3%,社区来源AI诊断DR阴性率高于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08,P<0.001)。AI诊断需转诊DR 20.2% (401/1 989 )。其中,社区、医院来源分别为6.4%、24.0%,社区来源AI诊断需转诊DR率低于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55,P<0.001)。不同来源AI诊断DR不同分期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5,P=0.001)。其中,社区来源患者以无需转诊DR为主(52.2%,36/69);医院来源患者以需转诊DR为主(54.9%,373/679 ),且已治疗DR检出率更高(14.3%)。AI自动识别眼底病灶数顺位中,社区、医院来源排首位的分别为玻璃膜疣(68.4%)视网膜内出血(48.5%)。结论AI诊断DR,社区以无需转诊DR为主,更适合筛查早期DR;医院以需转诊DR为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自动诊断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PM)视网膜劈裂(MRS)与后巩膜葡萄肿(PS)的相关性,初步探讨MR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M伴MRS患者38例6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28例;双眼13例,单眼25例。平均年龄(49±13)岁。均行BCVA、散瞳检影验光、频域OCT、三维磁共振成像(3D-MRI)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依据频域OCT检查结果将MRS分为内层劈裂、外层劈裂混合型劈裂;依据3D-MRI扫描结果将PS分为宽黄斑型、窄黄斑型、绕盘型、鼻侧型、盘下型其他类型。MRS与PS之间相关性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60只眼中,MRS合并PS 58只眼(96.77% )。其中,宽黄斑型、窄黄斑型、绕盘型、鼻侧型、盘下型、其他类型分别为30 (51.72% )、19 (32.75% )、1 (1.72% )、2 (3.48% )、2 (3.48% )、4 (6.85%)只眼;内层劈裂、外层劈裂、混合型劈裂分别为10 (17.24% )、24 (41.38% )、24 (41.38%)只眼。窄黄斑型PS 19只眼中,MRS累及中心凹16只眼;其余形态PS 39只眼中,MRS累及中心凹22只眼。窄黄斑型与其余类型累及中心凹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MRS累及中心凹与窄黄斑型PS相关度中等(Cramer's V=0.275 )。内层劈裂、外层劈裂、混合型劈裂患者年龄分别为(44±12)、(56±10)、(44±13)岁。内层劈裂患者较外层劈裂患者年轻,外层劈裂患者较内层劈裂、混合型劈裂患者年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0、0.060 )。结论PM伴MRS多发生于PS患眼,且以黄斑型PS(宽黄斑型、窄黄斑型)为主。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疾病 视网膜劈裂症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经玻璃体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睫状体平坦部行23G/25G+玻璃体切除术的PDR 171例(171只眼)。其中男性78例,女性93例;年龄(56.04±11.13)岁。对比分析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3~4个月。结果171只眼中,发生脉络膜脱离者11只眼(6.43%),发生时间为手术后1 d。发生与未发生脉络膜脱离者两组手术过程中巩膜伤口缝合与否(χ2=4.21, P=0.040)、手术后1 d眼压(t=7.05,P<0.001)不同填充物所占比例(χ2=5.16, P=0.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41,P=0.524)、年龄(t=1.59,P=0.113)、糖尿病病程(t=1.16,P=0.248)、血清白蛋白ALB(t=1.598,P=0.1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t=1.12,P=0.263)、PDR分期(χ2=0.49, P=0.114)、术前眼压(t=0.92,P=0.358)、晶状体状态(χ2=0.03,P=0.873)、术前7 d内抗VEGF治疗(χ2=0.57,P=0.451)、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χ2=0.00,P=0.969)、激光光凝点数(χ2=0.06,P=0.812)、手术时长(χ2=0.23,P=0.634),以及切口类型(χ2=0.70,P=0.403)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巩膜创口未缝合(OR=0.23,P=0.003)、填充物为灌注液(OR=0.24,P=0.004)术后1 d低眼压(OR=0.11, P<0.001)是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结论巩膜创口未缝合、灌注液填充手术后1 d低眼压是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缝合巩膜伤口、填充硅油或气体是脉络膜脱离的保护因素。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疾病 因素,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GF-β2组,分别用DMEM培养液含10 ng/ml TGF-β2的DMEM培养液培养,另取ARPE-19细胞系分为miR-155抑制剂组miR-155阴性对照组,分别用含miR-155抑制剂miR-155阴性对照序列转染细胞,并在含10 ng/ml TGF-β2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于培养后48 h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55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及上皮间质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闭锁小带蛋白1(ZO-1)、F-肌动蛋白(F-a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1(FN-l)vimentin蛋白表达。利用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155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靶基因。结果培养后48 h,对照组细胞状态良好,细胞间连接紧密,形状规则。TGF-β2组细胞呈较明显的梭形或纺锤体形状,多数细胞表现为纤维状,细胞排列松散。TGF-β2组细胞miR-155相对表达量为0.92±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2,P=0.003);miR-155抑制剂组细胞miR-155相对表达量为0.21±0.03,明显低于miR-155阴性对照组的0.9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1,P<0.01)。TGF-β2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miR-155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miR-155抑制剂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多于miR-155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2组细胞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I3K相对表达量升高,p-Akt/Akt比值升高,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ZO-1、F-actin相对表达量降低,间质细胞标志蛋白α-SMA、FN-l、vimentin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miR-155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55抑制剂组细胞E-cad、ZO-1、F-actin上皮细胞标志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α-SMA、FN-l、vimentin间质细胞标志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I3K相对表达量降低,p-Akt/Akt比值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靶基因预测库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证实PTEN为miR-155下游靶基因。结论miR-155在TGF-β2诱导ARPE-1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靶基因PTEN的表达,刺激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标签: 微小RNA-155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PTEN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伴有玻璃体积血的PCV 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术,其中8眼联合视网膜造孔引流,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填充;其余22眼仅进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手术灌注液眼内填充,视网膜下出血未进行处理。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眼底形态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玻璃体积血均被清除,8眼视网膜下出血顺利排出,其余22眼中2眼发生复发性玻璃体积血,20眼视网膜下出血逐渐吸收减少。末次随访术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t=6.295,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血管病变,脉络膜,息肉样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切除术 出血,视网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