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CD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可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穿孔、瘘道形成、肠道功能丧失,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改善C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CD临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在CD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已有更多研究关注客观的参数变化。随着选择炎症性肠病治疗靶点(STRIDE)共识的提出,达标治疗策略逐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该目标可显著改善CD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回顾近期关于CD治疗目标的相关文献,提供当前建议和支持证据。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达标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罗恩病的疗效,以及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3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变类型、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前炎症和营养指标、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处理情况。依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北京)》中罗恩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根据蒙特利尔分型进行罗恩病分型,采用Clavien-Dindo标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蒙特利尔分型为确诊年龄≤16岁(A1型)2例(1.6%),确诊年龄为17~40岁(A2型)66例(53.7%),确诊年龄>40岁(A3型)55例(44.7%);病变部位为回肠末端(L1)型52例(42.3%),结肠(L2)型20例(16.3%),回结肠(L3)型51例(41.5%);疾病行为为非狭窄非穿透(B1)型4例(3.3%),狭窄(B2)型87例(70.7%),穿透(B3)型32例(26.0%)。18例(14.6%)患者因完全性肠梗阻(10例)、消化道穿孔(5例)、消化道出血(2例)和直肠膀胱瘘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接受急诊手术,105例(85.4%)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接受择期手术治疗;行传统开腹手术51例(41.5%),腹腔镜手术72例(58.5%);19例(15.4%)患者接受临时性或永久性消化道造口手术。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择期手术患者[(39.23±24.13) mg/L比(11.48±2.68) mg/L],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择期手术患者[(29.90±10.60) g/L比(38.38±8.30) g/L、(146.00±125.49) mg/L比(209.06±61.19)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603、8.754、7.111,P均<0.01)。共23例(18.7%)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接受再次手术探查,评估为Clavien-Dindo Ⅲ级并发症;术后吻合口漏4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6例;手术部位感染11例,均评估为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未观察到术中严重并发症,以及术中死亡或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3.2±1.4) d,开放流质饮食时间为(5.8±0.8) d,住院天数为(18.0±14.1) d,术后住院天数为(11.2±8.8) d。结论罗恩病的治疗应强调多学科协作的概念,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并发症发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应在围手术期全程治疗、多学科参与、积极调节内环境的前提下审慎地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并针对炎症性肠病的手术难点进行规范化、针对性的处理。

  • 标签: Crohn病 外科治疗 腹腔镜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抗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罗恩病的治疗,目前正有多种新型生物制剂投入临床使用。对于一些合并特殊问题的罗恩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平衡治疗药物的获益和风险,医患共同决策后选择适合的生物制剂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令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 标签: 克罗恩病 生物制剂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结核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