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伴骨外露的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例踝部伴骨和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的病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47岁),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引流,待创面干净后,二期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6.5 cm×4.5 cm~16.5 cm×8.5 cm。术后定期随访,分析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无血管痉挛、血管危象发生。11例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0.5~1.0 cm坏死,经换药对症处理后完全愈合,其余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4个月,皮瓣成活良好,外形美观不臃肿,无需二次手术修整,质地柔软,耐磨,无色素沉着,恢复了保护性感觉。至末次随访时,11例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为74~98分,平均90.55分;优8例,良2例,可1例。供区愈合良好,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踝部组织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主要得益于精细化建设的广泛推广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革新和提升。然而,尽管公路建设在项目完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桥梁梁板底面裂纹的不同程度出现。这一病害的根本原因还未得到彻底解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这些底板裂纹问题主要源自梁板预制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方面的挑战。虽然在顶板和腹板的钢筋加工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的工艺和技术,但在箱梁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腹板附着振捣传递振捣工艺。因此,需要继续研究并采用更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这将有助于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减少维护成本,并确保公路交通的持续畅通。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主要得益于精细化建设的广泛推广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革新和提升。然而,尽管公路建设在项目完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桥梁梁板底面裂纹的不同程度出现。这一病害的根本原因还未得到彻底解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这些底板裂纹问题主要源自梁板预制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方面的挑战。虽然在顶板和腹板的钢筋加工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的工艺和技术,但在箱梁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腹板附着振捣传递振捣工艺。因此,需要继续研究并采用更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这将有助于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减少维护成本,并确保公路交通的持续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