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三尖瓣行机械瓣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3例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予冠状静脉行左心室心外膜导线植入单腔起搏器,术中测试感知、阻抗、阈值及膈肌刺激,术后记录心电图,并定期随访复查。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三尖瓣置换 冠状静脉 心外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选择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满足罗马Ⅳ诊断标准中的18~70岁的PDS患者4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入TEAS组和模拟TEAS组,分别接受皮电针刺激足三里、内关穴和其相对应的模拟穴位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容受性[初始饱腹量(ISV)、最大耐受量(MTV)]、固体胃半排空时间(T1/2)和心率变异(高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比值)。采用PCR检测PDS患者和24名健康志愿者的十二指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并比较TEAS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结果共26例PDS患者纳入研究,TEAS组和模拟TEAS组各13例,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以及治疗前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DSSI)评分、ISV、MTV、T1/2和心率变异参数(高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TEAS组患者DSSI评分低于模拟TEAS组[(13.5±5.3)分比(19.9±9.3)分],ISV、MTV均高于模拟TEAS组[(180.0±44.6) mL比(121.9±61.0) mL,(480.4±200.7) mL比(338.5±108.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2.77、2.24,P均<0.05)。治疗后TEAS组患者的T1/2与模拟TE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AS组的高频段较治疗前增加(5.3±1.2比4.0±0.9),低频段与高频段比值降低(1.0±0.2比1.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3.73,P均<0.01)。PDS患者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黏膜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0.68(0.11,6.74)比0.03(0.02,0.25)、6.46(1.35,12.62)比0.86(0.32,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4、-2.03,P=0.02、0.04)。TEAS组患者TEAS治疗4周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04(0.01,0.06)比0.23(0.09,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4)。结论TEAS能改善PDS患者胃容受性和消化不良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通路介导、调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炎症因子IL-6表达相关。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容受性 胃排空 迷走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