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Ⅱ期经假腔隔绝(false lumen endovascular occlusive repair,FLEVOR)促进主动脉重构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中心收治的主动脉夹层Ⅰ期近端修复术后Ⅱ期行FLEVOR手术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转归、假腔血栓化以及主动脉重构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例患者,年龄(51.3±14.9)岁。4例既往因Stanford A型夹层行开放手术,8例B型夹层近端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距近端修复术的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16年。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未观察到内脏缺血、截瘫或院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7个月,3例患者假腔存在血流灌注,8例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72.7%的患者腹主动脉最大径减小。结论FLEVOR手术能够有效经假腔隔绝血流,诱导假腔血栓化,促进主动脉重构,同时保护脊髓和内脏动脉血供,减少Ⅱ型内漏返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tarex在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90例采用Rotarex治疗的PAD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thrombosis, ASOCAT)45例,移植物狭窄/闭塞27例,原发性/栓塞继发血栓形成16例,外伤性/医源性动脉闭塞2例。2例行复合手术,余88例行腔内手术。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12个月内死亡2例,膝上截肢4例,血管再闭塞10例,失访5例。术后12个月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显著增加(0.80±0.22比0.43±0.16,P<0.01)。12个月无再狭窄/闭塞率为82.7%,12个月无截肢生存率(major amputation-free survival, MAFS)为91.6%。结论对于不同类型PAD患者,采用Rotarex清除血管内负荷,配合球囊、支架等手段纠正残余病变,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OOK-ZFEN定制支架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按短瘤颈腹主动脉瘤及COOK-ZFEN定制支架标准纳入的5例接受开窗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69±11)岁,开窗支架定制时间4~6周,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60.8±14.0) mm,平均肾下瘤颈直径(26.0±2.6) mm,平均锚定区长度(6.4±2.2) mm。技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术中无内脏血管丢失及支架移位,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内漏情况:单纯Ⅱ型内漏3例,少量单纯Ⅲ型内漏1例,4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内漏消失,1例合并Ⅱ型漏和Ⅲ型漏,所有患者内脏血管及分支支架均通畅。结论定制开窗支架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减容策略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减容治疗的101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4例,女性27例,年龄(73.2±11.7)岁(范围:35~93岁)。其中卢瑟福分级3级31例,4级39例,5级31例;合并高血压72例。101例患者共有140处病变,其中髂动脉段病变13处(9.3%),股浅动脉病变72处(51.4%),腘动脉病变41处(29.3%),胫腓干病变10处(7.1%),膝下动脉病变4处(2.9%)。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减容方法,经皮机械血栓清除主要用于急性血栓形成的病变,准分子激光消蚀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架内再狭窄和慢性狭窄/闭塞的病变,斑块定向旋切主要用于短段的钙化病变。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效果,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减容治疗,其中82处(58.6%,82/140)使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56处(40.0%,56/140)使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2处(1.4%,2/140)使用斑块定向旋切。患者术前病变侧肢体踝肱指数为0.44±0.19,术后即刻为0.87±0.17(t=-16.26,P<0.01),术后6个月为0.81±0.20(t=-14.67,P<0.01),12个月为0.79±0.15(t=-14.12,P<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86.1%(87/101)、病死率为5.0%(5/101)、无截肢生存率为93.1%(94/101),病变血管再次干预率为9.9%(10/101)。结论根据病变性质、节段选择合适的减容方式,有助于提高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31条肢体)基本信息、病变特点、手术疗效和相关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76.5±10.5)岁,病变长度(11.7±6.4) cm。共41处病变,其中支架内再狭窄(ISR)12 例(29.3%)、初次治疗的慢性闭塞性病变(CTO)24例(58.5%)、重度狭窄病变5例(12.2%)。51.6%的患者钙化分级(PACSS)为4级。技术成功率为93.5%,并发远端栓塞4例(12.9%),补救性支架植入2例(6.5%)。随访(6.6±3.0)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3(0.32,0.55)提升至术后即时0.91(0.87,1.01)(Z=-5.43,P<0.01)和术后3个月的0.82(0.73,1.02)(Z=-3.99,P<0.01)。3个月的无截肢生存率为96.7%,一期通畅率为100%,病变血管再干预率(TLR)为0,溃疡愈合率为76.9%。结论准分子激光消蚀减容对于ISR和初次治疗的CTO均可行、有效,为DCB管腔准备、减少支架植入提供了新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钙对成骨样MG-63细胞增殖情况及骨保护素/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核激活因子受体(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方法制作硫酸钙浸提液,将含有硫酸钙浸提液的细胞培养基设为硫酸钙组,不含硫酸钙的普通细胞培养基设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成骨样MG-63细胞24 h。观察两组细胞的生长情况,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检测OPG/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硫酸钙组和空白对照组成骨样MG-63细胞的生长情况均较好。在CCK-8增殖试验中,硫酸钙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997±0.008、0.64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硫酸钙与空白对照组OPG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34±0.176、1.005±0.102;RANKL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5±0.035、1.002±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蛋白质免疫印记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硫酸钙组中的硫酸钙能促进成骨样MG-63细胞OPG的蛋白表达,并抑制RANKL的蛋白表达。结论硫酸钙能促进成骨细胞样MG-63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并可调控OPG/RANKL/RANK系统,具有一定的促骨形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