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集合医疗、护理、院感管理、临床医学工程、5G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后勤服务等多学科团队,对急诊ICU的一个床单元进行智慧化设计与改建。结果本研究构建的智慧化ICU单元装配智慧虚拟天窗、床旁智能音箱及集束化环境监控中控台,打造家居式智慧医疗服务。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建成智慧化的ICU单元,实现ICU多维度信息的远程高速互动,包括远程监护、远程查房、远程会诊及家属探视的智能化辅助;建立了智能化ICU感染防控系统,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的自动识别和报警。结论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有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服务的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Braden评分,联合局部皮肤温度和局部组织氧饱和度作为局部微循环指标,构建创伤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后模型,并开发可视化列线图。方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06月1日至2020年08月31日期间所有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创伤患者,采取Braden量表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测量患者骶尾部受压部位皮肤温度与血氧饱和度,作为微循环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基于Braden评分联合微循环评价指标的创伤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预后模型及可视化列线图,并与单纯Braden量表构建的预测模型比较。通过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判断预测模型区分度。C指数对最佳模型进行内部验证、H-L拟合优度检验、整体鉴别指数观察预测模型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33例发生压力性损伤,占21.71%。Braden量表联合局部皮肤温度与局部组织氧饱和度后曲线下面积为0.866,模型内部验证C指数为0.847。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8.37,P=0.051,即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与一致性。模型整体鉴别指数=0.144,P=0.023。结论Braden量表联合局部微循环指标构建创伤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预后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与一致性,较单纯Braden量表预测效力提高14.4%,据此构建列线图,能够为临床提供快捷、方便可靠的预测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住心内科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共持续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脏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1、3、6个月后,干预组心脏康复依从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8.75%、21.37%、21.88%。在干预第1、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050、16.946,P<0.05),而在干预后第6个月,2组患者心脏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489,P>0.05)。干预1、3、6个月后,干预组生命质量得分依次为(88.68 ± 6.65)、(81.90 ± 6.78)、(76.33 ± 5.90)分,对照组生命质量得分依次为(84.75 ± 4.72)、(75.67 ± 5.88)、(74.71 ± 9.47)分。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在干预后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2.520,P<0.05);而在干预后的第6个月,2组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9,P>0.05)。结论同伴教育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依从性,至少能延长至干预的3个月内,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但对6个月以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