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小汗腺汗孔癌的效果。方法回顾2016—202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治疗的5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结果5例年龄52 ~ 80岁,男2例,女3例,病史1 ~ 50年。皮疹分别位于头皮、面部、腹部、大腿、足部,直径1 ~ 6 cm。沿皮疹周围1 cm切除,深度至筋膜浅层,切缘组织病理阴性行皮瓣或植皮闭合缺损面,阳性则继续扩切,切净为止。5例患者随访1 ~ 5年未见复发,1例因肝癌转移术后2年死亡。结论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小汗腺汗孔癌可确保肿瘤切净,并减少正常组织的损失。
简介:摘要患者女,58岁,头颈、胸背起皮疹伴痒痛20 d,于2010年2月入院,皮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浅表糜烂,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示颗粒细胞层及棘细胞层上方裂隙,并可见游离角化不良细胞,直接免疫荧光(DIF)示棘细胞间IgG和C3沉积,诊断为落叶型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24 mg/d,雷公藤多苷片60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治疗,皮疹逐渐消退。2017年6月,患者头颈、胸背及手部起皮疹伴瘙痒15 d再次入院,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紧张水疱,尼氏征阴性。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下水疱,疱内及真皮浅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DIF示IgG和C3沿基底膜带沉积,ELISA检查示BP180抗体阳性,Dsg1和Dsg3抗体阴性,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12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口服,皮损逐渐消退。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毛母细胞瘤皮肤镜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毛母细胞瘤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毛母细胞瘤患者皮肤镜数据资料,分析其镜下结构特征。结果根据肉眼观察有无色素,将毛母细胞瘤分为色素型(3例)和无色素型(2例)两类。在3例色素型毛母细胞瘤中,皮肤镜下可见蓝灰色卵圆形巢(3例)、分支状血管(2例)、蓝灰色小球(2例)、亮白色无结构区(2例)、同心性结构(1例)、溃疡(1例),均无黄白色均质结构。2例无色素型毛母细胞瘤中,皮肤镜下可见分支状血管2例、黄白色均质结构2例、亮白色无结构区2例,蓝灰色小球1例,均未见溃疡及蓝灰色卵圆形巢。结论色素型与无色素型毛母细胞瘤具有不同的皮肤镜特征,皮肤镜可以为毛母细胞瘤提供初步的诊断线索。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我国目前数学教学方式也在逐渐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活跃学生学习气氛和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新课改下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和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本文以职业高中的数学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制定相关策略来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OVID-19流行期间皮肤科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方法回顾性比较COVID-19流行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4月15日)及2019年同期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人次、性别、年龄以及病种等。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COVID-19流行期间,本院皮肤科门诊量大幅下降,日均门诊量(236人次/d)仅为2019年同期(2 678人次/d)的8.81%;男女患者比值由2019年的1∶1.37逆转为2020年的1.16∶1;0~6岁、7~12岁、13~17岁、18~45岁患者比例较2019年下降(均P<0.001),46~69岁及>69岁患者比例上升(均P<0.001)。COVID-19疫情期间皮肤科门诊病种171种,较2019年同期(442种)减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及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就诊人次占比较2019年同期增多(均P<0.001),皮脂腺及汗腺疾病、色素性皮肤病及物理性皮肤病患者占比减少(均P<0.001)。结论与2019年同期相比,COVID-19流行期间皮肤科门诊患者数量、性别比、年龄分布、病种等均出现较大变化,本研究为皮肤科医务人员今后应对各种疫情流行、自然灾害提供了参考数据。
简介:摘要患儿男,9岁,头皮红斑、糜烂伴瘙痒1个月,泛发全身1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颗粒层下方水疱形成,疱内见大量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IgG、补体C3呈网状沉积,IgM、IgA阴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抗Dsg1抗体阳性(157.00 U/ml)。诊断:落叶型天疱疮。入院后应用泼尼松40 mg/d疗效欠佳,改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每周100 mg,共4周)联合泼尼松(20 mg/d)治疗,病情控制良好。泼尼松逐渐减量至7.5 mg/d维持治疗,随访24个月病情无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评估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临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收集面中部紫红型鲜红斑痣患者39例,采用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3次。首次治疗前及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3次后3~6个月皮损拍照后,使用RCM检测皮损内100 μm深度血管直径和血管密度。根据临床照片评估临床疗效,并计算1 mm2范围内血管平均直径和血管平均密度。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3次后,39例患者中基愈1例(2.56%),显效16例(41.03%),有效20例(51.28%),无效2例(5.13%)。显效组和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平均直径和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治疗前后血管平均直径差值为(48.56 ± 17.87)μm,高于有效组[(31.15 ± 21.09)μm]和无效组[(12.00 ± 2.83)μm],均P < 0.05。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前后血管平均密度差值分别为(7.13 ± 3.44)支/mm2、(5.00 ± 2.22)支/mm2和(-0.50 ± 3.54)支/mm2,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CM可用于观察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前后鲜红斑痣皮损处血管平均直径、密度情况,有助于定量评估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的效果。
简介:摘要患者女,66岁,因头皮、颈部水疱1个月就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于起疹前6个月开始口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利格列汀5 mg每日1次。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绿豆至花生米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溃,可见渗出、结痂;左侧颈部一鸽蛋大小大疱及2个绿豆大小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基底无明显红斑,尼氏征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抗BP180 NC16A抗体5.81 kU/L、抗BP230抗体139.76 kU/L。颈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形成,疱内中性粒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BP230型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该例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相关的BP230型大疱性类天疱疮为国内首次报道。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Wnt5a/Frizzled2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皮损变化间的相关性,探讨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分别纳入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组均采用NB-UVB照射治疗8周。分别采用RT-PCR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光疗前、后患者组皮肤组织(皮损区、非皮损区)Wnt5a/Frizzled2信号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含量,并统计患者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分析Wnt5a/Frizzled2蛋白含量与PAS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患者组皮损区Wnt5a/Frizzled2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患者组非皮损区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组皮损区Wnt5a/Frizzled2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皮损区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组PASI评分为(17.85±6.88)分,皮损区Wnt5a/Frizzled2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43、0.698,P<0.05);经NB-UVB治疗后,患者组PASI评分[(4.23±3.11)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此时患者皮损区Wnt5a/Frizzled2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间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81、0.723,P<0.01)。结论NB-UVB照射可显著下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Wnt5a/Frizzled2信号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患者的重要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毛发上皮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和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毛发上皮瘤患者23例,采集RCM、皮肤镜图像,对比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一致性。结果23例中,男5例,女18例,年龄(39.5 ± 22.1)岁。组织病理特征:肿瘤界限清楚,周围有丰富的纤维基质;肿瘤团块为多数基底样细胞集合或相互交织的基底样细胞索,周边细胞呈栅栏样排列;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向毛乳头分化;可见不等数量的角囊肿。RCM特征:23例患者中8例可见真表皮交界处芽蕾样下延的条索状细胞,有栅栏样排列趋势;18例可见真皮层散在分布结节状似有分叶的瘤团,与周围组织无收缩间隙,呈扩大的低回声结构;16例瘤团周围有中高折光的无定形基质包绕;16例患者可见特征性的疑似原始分化毛乳头结构;20例可见清晰的角囊肿。皮肤镜特征:20例可清晰观察到珍珠白色、均质状结构,10例线状毛细血管扩张。结论毛发上皮瘤的RCM特征与组织病理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作为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