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MR加速器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流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15例采用MR加速器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肝脏肿瘤采用MR加速器治疗的流程,分析患者肿瘤的图像识别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15例患者中肝细胞癌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8例、乳腺癌肝转移1例;肝内1个病灶10例、2个病灶4例、3个病灶1例;中位肿瘤最长径2.4 cm (0.8~9.8 cm)。MR加速器大体肿瘤体积(GTV)识别率达13/15,2例患者GTV显示不清,采用肿瘤周边大血管或胆管识别辅助仍可达精准配准。全组患者均接受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肝细胞癌患者中位分割次数9次(5~10次),GTV或计划靶体积(PGTV)中位单次剂量6 Gy (5~10 Gy),中位总剂量52 Gy (50~54 Gy),α/β=10的中位2 Gy等效剂量(EQD2Gy)为72 Gy (62.5~83.3 Gy)。肝转移瘤患者中位分割次数10次(5~10次),GTV或PGTV的中位单次剂量5 Gy (5~10 Gy),中位总剂量50 Gy (40~50 Gy),α/β=5的中位EQD2Gy为71.4 Gy (71.4~107.1 Gy)。放疗后1个月野内总有效率8/13,疾病控制率13/13,放疗后3~6个月野内总有效率6/6。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0个月(0.3~11.6个月),4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分别为15/15、11/15和15/15。放疗不良反应轻微,未见≥3级不良反应。结论MR加速器对肝内肿瘤显示率高,且可通过周边大血管或胆管的显示辅助精准配准,在肝脏肿瘤的精准治疗上初步展现优势,局部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MR加速器应用于乳腺癌术前放疗的应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报告不良反应。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拟开展一项单臂、Ⅱ期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实施MR加速器下术前瘤床补量,2周内进行保乳手术,术后6周内接受辅助全乳照射,研究终点为≥2级急性不良反应。首例应用MR加速器术前放疗乳腺癌患者43岁,为右乳外象限浸润性癌,cT2N0M0期,AJCC第8版ⅡA期。患者接受CT和MR定位、MR指导下靶区勾画、Monaco系统计划设计,MR加速器下摆位并基于位移适应调整,单次8 Gy照射。患者的剂量计算考虑了1.5 T磁场存在下的电子回旋效应(ERE)及电子束效应(ESE)。结果首例患者治疗顺利,计划的正常器官满足限量要求,因ERE及ESE导致的皮肤剂量增加幅度不大(Dmax 8.44 Gy),下颌及右上臂受量均很低(Dmax 28.5、17.8 cGy),无>1级急性不良反应。患者放疗后第7天接受保乳术,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伤口愈合及时。结论1.5 T磁场对皮肤、下颌和手臂的剂量影响较小,放疗及放疗后手术均无明显并发症增加。MR加速器下乳腺癌的放疗尚需更大样本的经验积累,以不断优化治疗流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CR-39上的核径迹形态来估算入射质子的能量和角度的方法。方法用不同入射能量和角度的质子照射CR-39,经化学蚀刻后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读取核径迹的形态,通过对核径迹二维形态的定量分析,尝试建立利用核径迹形态来判别入射粒子能量和角度的方法。结果随着入射质子能量的增加,核径迹变小变浅;在垂直入射情况下,径迹开口接近于圆形;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径迹开口逐渐呈椭圆形变化。圆形核径迹的直径、椭圆形核径迹的短轴或等效直径与入射质子的能量均呈显著的指数衰减关系(E=Ae-Bx)。用核径迹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和短轴来拟合的系数(A、B)分别为:(15.763,0.305)和(15.886,0.320)。入射粒子的角度与椭圆形核径迹的长短轴之比也存在相对固定的定量关系,对10°和20°入射的质子,核径迹长短轴之比的均值分别为1.10~1.15和1.35~1.37。结论入射粒子的能量可以通过CR-39上形成核径迹的直径或短轴长度来估算;入射粒子的角度可以用核径迹的长短轴之比来估算。
简介:摘 要: 目前,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 V/f 控制的感应电动机通用变频调速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传统的调速系统存在着电流波形正弦低、电机噪声大、轻载电流波形容易振荡等问题,因此,研究通用混频器调速系统的关键技术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长治市中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直肠前突患者9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用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8%(8/45)(χ2=4.444,P=0.035);观察组复发率为0(0/45),低于对照组的13.3%(6/45)(χ2=4.464,P=0.03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01±2.06)d比(11.31±2.42)d]、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0.836±0.164)万元比(0.605±0.136)万元]、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24±1.33)分比(6.45±1.17)分](t=9.076、7.273、8.369,均P<0.001)。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疼痛程度轻,但治疗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