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计算不同甲状腺-颈部刻度模体和测量位置对便携式γ谱仪的全能峰探测效率影响,为更加准确开展人体甲状腺内131I活度现场测量提供指导。方法在对4种典型的甲状腺-颈部模体和用于甲状腺内131I活度测量的便携式3英寸NaI(TI) γ谱仪进行建模的基础上,结合可能的现场测量情景,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便携式NaI(TI) γ谱仪在不同测量距离、不同甲状腺深度、不同甲状腺体积等条件下的全能峰(364.5 keV)探测效率。结果NaI(TI) γ谱仪的探测效率随探测器与颈部表面距离增加而显著递减,紧贴颈部表面的探测效率约为距颈部表面15 cm的15倍;探测效率随甲状腺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在颈部表面测量时,深度为2 mm的探测效率约为30 mm的3.6倍;探测效率随甲状腺体积增大而减小,在颈部表面测量时,体积为1 ml的探测效率是30 ml的1.71倍;探测效率随探测器中心偏移而降低,尤其是在颈部表面测量时,中心偏离2 cm会导致探测效率下降约15%。结论利用便携式NaI(TI) γ谱仪开展人体甲状腺内131I活度准确测量,不仅需要掌握探测效率刻度时的测量距离,还需了解所用刻度模体内的甲状腺深度与体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大分割放疗与心脏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前瞻性入组103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淋巴引流区放疗患者,根据患者呼吸控制能力,选择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54例)或自由呼吸(FB,49例)下放疗。分别在放疗前后定期进行心脏随访和相应心脏检查(B型脑钠肽前体、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亚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心脏剂量参数、心血管相关肿瘤药物治疗因素和个体因素(Framingham评分)对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心脏平均剂量(Dmean)、冠脉左前降支(LAD)Dmean、左心室Dmean和右心室Dmean分别为4.0、16.9、6.3和4.4 Gy。中位随访13.4个月,全组患者未出现有临床症状的心脏事件。放疗后1、6和12个月的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5%、31.6%和41.3%。DIBH组与FB组比较,全心脏、LAD、左心室和右心室的Dmean、最大剂量(Dmax)和V5~V40均明显降低(均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Dmean>4 Gy、LAD V40>20%、左心室Dmean>6 Gy、右心室Dmean>7 Gy和蒽环或紫杉类药物累积剂量>300 mg/m2的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Dmean和右心室Dmean是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大分割放疗的患者可早期检测到亚临床心脏损伤,亚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与心脏剂量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全乳房切除术后单纯区域复发(RR)患者的预后,探讨放疗的价值和靶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8年间144例全乳房切除术后无辅助放疗、首次孤立性RR的乳腺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再次局部区域复发(sLRR)、远处转移(DM)、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结果RR后中位随访82.5个月,全组患者5年sLRR、DM、PFS和OS分别为42.1%、71.9%、22.9%和62.6%。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是sLRR (P<0.001)和PFS (P=0.013)的独立影响因素。局部治疗时手术+放疗组的sLRR率最低(P<0.001)。手术+放疗组的5年原RR部位再次复发率最低(P<0.001)。做和不做胸壁放疗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2.1%和14.8%(P=0.873)。非锁骨上复发者,做和不做锁骨上放疗的5年锁骨上复发率分别为9.9%和23.8%(P=0.206)。非腋窝或内乳复发者,无论放疗与否,腋窝或内乳的5年复发率均<10%。结论单纯RR患者有较高的5年OS,推荐对复发部位行手术+放疗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不建议常规对所有患者行胸壁、腋窝或内乳的预防放疗。锁骨上预防性放疗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探讨。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和腹膜内结肠造口术在 Miles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7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50 例来我院接受 Miles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5 例患者接受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作为观察组, 25 例患者接受腹膜内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 QO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 21 例患者术后获排便感,占比 84.00 %,对照组中 7 例患者术后获排便感,占比 28.00 %, P<0.05。结论 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接受 Mile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化疗或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30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46例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术前放化疗组),59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术前化疗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全组305例患者,肿瘤位于直肠上段20例,直肠中段96例,直肠下段189例。术前化疗组cT2~3期38例,cT4a期11例,cT4b期10例,术前放化疗组分别为184、0和6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100%(246/246)和96.6%(57/59),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3.4%和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6.6%和89.9%(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6%和77.2%(P>0.05),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2%和90.8%(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5.6%和77.3%(P>0.05)。治疗前N阳性、是否N降期和直肠系膜筋膜阳性均与总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在术前放化疗组中,T4b期和下段直肠癌患者比例更高的情况下,术前放化疗与术前化疗远期疗效近似,术前放化疗可获得更高的R0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化疗或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30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46例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术前放化疗组),59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术前化疗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全组305例患者,肿瘤位于直肠上段20例,直肠中段96例,直肠下段189例。术前化疗组cT2~3期38例,cT4a期11例,cT4b期10例,术前放化疗组分别为184、0和6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100%(246/246)和96.6%(57/59),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3.4%和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6.6%和89.9%(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6%和77.2%(P>0.05),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2%和90.8%(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5.6%和77.3%(P>0.05)。治疗前N阳性、是否N降期和直肠系膜筋膜阳性均与总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在术前放化疗组中,T4b期和下段直肠癌患者比例更高的情况下,术前放化疗与术前化疗远期疗效近似,术前放化疗可获得更高的R0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与自由呼吸(FB)状态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的左侧乳腺患者30例,并选取30例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全乳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放疗计划系统CT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摆位误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318套,平均每人(5.1±1.1)套。FB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 mm,(3.1±2.5) mm,(3.3±2.3) mm。DIBH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1±1.6) mm,(2.6±1.7) mm,(2.5±2.1) mm。在y轴和z轴方向,DIBH患者的位移显著小于FB患者(P=0.015、0.004),两组患者在x轴方向位移无明显差别(P=0.294)。DIBH患者CTV至PTV在x轴、y轴和z轴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6.2、7.3、7.8 mm。DIBH组放疗第一周与后续放疗、不同体重指数(BMI)的摆位误差无差别。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时,DIBH技术摆位误差小于FB,推荐DIBH放疗的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6~8 mm。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干叶切除的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IHL)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病例50例,随即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A组采用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进行随访,对其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样中的所有50例病例中,通过手术治疗没有死亡病例报告,A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术后残石率(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干叶切除的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IHL)进行治疗的手术其临床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出现几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长治市中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直肠前突患者9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用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8%(8/45)(χ2=4.444,P=0.035);观察组复发率为0(0/45),低于对照组的13.3%(6/45)(χ2=4.464,P=0.03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01±2.06)d比(11.31±2.42)d]、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0.836±0.164)万元比(0.605±0.136)万元]、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24±1.33)分比(6.45±1.17)分](t=9.076、7.273、8.369,均P<0.001)。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疼痛程度轻,但治疗费用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武警海警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反应程度,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变化,测定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41±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0.45)分(t=8.639,P<0.05);研究组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为(88.73±6.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6.41)分,(t=3.684,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82.81%)(χ2=5.133,P<0.05);研究组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24.83±3.31)°]、跖屈活动度[(44.92±5.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65±3.08)°和(39.61±5.27)°](t=5.247、4.08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1.88%)显著低于对照组(7.81%)(χ2=5.006,P<0.05)。结论较自体骨软骨移植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可更有效缓解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疼痛反应,提高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有70例入组,均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医院收治患者,入组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行局部麻醉(观察组,n=35),一组实行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5),对比不同麻醉处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晕眩、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局部麻醉可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中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开展时间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各40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50%(39/40)和5.00%(2/40),常规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0%(32/40)和20.00%(8/40);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治疗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动力学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48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行简易剜除术治疗,B组行TUPR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的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膀胱顺应性(BC)]、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PSA、EGF、PGE-2水平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尿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以及血清PSA、EGF、PG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PVR、PSA、EGF和PGF-2均低于术前,Qmax、BC、E、NE和Cor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术后的PVR、Qmax、BC、E、NE、Cor、PSA、EGF和PGE-2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TUPRP相比,简易剜除术治疗BPH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其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尿动力学指标,降低PSA、EGF、PGE-2水平,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本院收治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患者各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急性胆囊炎患者和胆囊息肉样变患者的住院时间高于慢性胆囊炎患者,三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的治疗效果较为确切,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