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和残留神经元胞质中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而为何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对PD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链损伤是散发性PD患者的一个关键特征,且PD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线粒体功能的紊乱有关。笔者认为该病的重要机制是环境和(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本文着重介绍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包括线粒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ER-线粒体轴,sirtuin蛋白介导的线粒体应激反应和MicroRNA在PD的病因学中的作用。对这些机制更深入了解可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治疗提供灵感。

  • 标签: 帕金森病 线粒体 α突触核蛋白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和残留神经元胞质中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而为何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对PD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链损伤是散发性PD患者的一个关键特征,且PD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线粒体功能的紊乱有关。笔者认为该病的重要机制是环境和(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本文着重介绍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包括线粒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ER-线粒体轴,sirtuin蛋白介导的线粒体应激反应和MicroRNA在PD的病因学中的作用。对这些机制更深入了解可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治疗提供灵感。

  • 标签: 帕金森病 线粒体 α突触核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为分析寒湿型腰痛经麦粒灸和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针对16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参照组(温针灸)和试验组(对照组基础上加麦粒灸)各80例,并针对其临床疗效和腰部症状体征对比。结果 总有效率分别是87.50%、97.50%,其中,试验组高出参照组10.00%;治疗前对比腰部症状体征积分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相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麦粒灸在治疗寒湿型腰痛患者中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温针灸 寒湿型腰痛 麦粒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醛固酮分泌是否存在优势侧的相关因素及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P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肾上腺增强CT结果分为:无结节组(双侧肾上腺均未见病变,仅单侧肾上腺增生增粗或双侧肾上腺增生增粗改变)、单侧结节组(单侧肾上腺结节改变,且对侧肾上腺增生增粗或未见异常)以及双侧结节组(双侧肾上腺呈结节样改变)。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醛固酮分泌是否存在优势侧和CT影像与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判定优势侧结果一致的相关因素,同时绘制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列线图。结果纳入PA患者共237例,其中男118例、女119例,中位年龄39岁,体质指数(BMI)(25.2±3.5) kg/m2,影像学提示直径≥1 cm结节157例(66.2%);无结节组32例,单侧结节组183例,双侧结节组22例。在所有PA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76,P<0.001)、血钾浓度(OR=0.430,P=0.004)、是否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OR=2.202,P=0.035)为具有优势侧的相关因素。在单侧结节组中,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OR=0.900,P<0.001)、血浆醛固酮浓度(PAC)(OR=1.050, P=0.018)、典型影像学表现(OR=2.637,P=0.025)为具有优势侧的相关因素;肾上腺CT优势侧判断与AVS的结果一致性仅50.2%,而年龄(OR=0.954,P=0.001)、BMI(OR=0.893,P=0.024)、PAC(OR=1.043,P=0.011)三者是AVS与CT判定结果一致的相关因素,预测模型的ROC曲线cut-off值为0.43,灵敏度56.3%,特异度86.7%,ROC曲线下面积0.742。结论年龄是PA亚型诊断中重要的预测因素,推荐依据影像学结果分为不同亚组进行临床决策。CT无明显病变或双侧病变PA患者,应尽可能行AVS明确PA功能分型诊断。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