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蜂蜇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蜂蜇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主体,根据AK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蜂蜇伤AKI组(37例)和蜂蜇伤非AKI组(68例)。入院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蜇伤时季节、蜇伤部位、蜇伤数目、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e回归模型分析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模型分析PCT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蜂蜇伤数目、入院后呕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蜂蜇伤AKI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蜂蜇伤非AKI组〔SCr(μmol/L):122.36±32.45比76.74±28.52,PCT(μg/L):1.42±1.05比0.34±0.21,IL-6(ng/L):277.52±120.25比112.14±73.34,hs-CRP(mg/L):7.64±3.26比3.01±2.13,均P<0.05〕。蜂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血清SCr、IL-6和hs-CRP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393、0.425,P值分别为0.002、0.016、0.00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均是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预测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2 〔95%可信区间(95%CI)为0.516~0.727〕、0.722(95%CI为0.601~0.843)、0.869(95%CI为0.781~0.958)、0.739(95%CI为0.627~0.851)以及0.799(95%CI为0.700~0.900);PCT最佳截断值为0.742 μg/L时,敏感度为75.70%,特异度为90.50%。结论蜂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为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水平对蜂蜇伤后发生AKI的预测效能较优,可作为临床预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比较肌肉密度(肌肉质量)和肌肉大小(肌量)与起立-行走测试及握力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附近新街口社区的301名老年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髋部CT检查及大腿中段1 cm层厚的CT扫描。用Osirix软件体质分析模块分别测量髋部臀大肌和大腿中段的肌肉面积和密度。完成握力和起立-行走测试(TUG)。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肌肉密度和大小与TUG和握力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年龄和BMI后,女性臀大肌密度与TUG呈负相关(Ptrend=0.0366),而女性臀大肌大小及大腿中段肌肉大小均与TUG无关;对于男性,各个肌肉密度和大小均与TUG无关。校正年龄和BMI后,男性臀大肌密度与握力呈正相关(Ptrend=0.0334),而大腿中段肌肉大小与握力也呈正相关(Ptrend=0.0155);对于女性,各个肌肉密度和大小均与握力无关。结论肌肉大小和密度与握力及起立行走测试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臀大肌的肌肉密度与肌力和躯体功能相关,而大腿中段肌肉大小与肌力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健康体检人群回顾性纵向监测队列,探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至2019年期间,北京市体检中心接受至少5次常规健康体检且首次检查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3 344例的健康成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714例(占51.25%),男性、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47.14岁、47.56岁。建立回顾性纵向监测队列,对随访期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情况进行采集,以Cox回归模型分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随访时间5.17年内,2 038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占60.94%,男性、女性分别为66.69%、54.9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高(60岁HR=18.973,95%CI:12.353~29.139)、女性(HR=0.639,95%CI:0.582~0.701)、高血压(HR=1.166,95%CI:1.047~1.298)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低(HR=1.011,95%CI:1.009~1.01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相关。结论年龄、性别、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康复训练联合百令胶囊通过人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kinase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10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用组,每组50例,同期挑选50例健康人群作为空白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百令胶囊进行治疗,百令胶囊+呼吸康复训练联用组采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百令胶囊进行治疗。分别分析各组患者肺功能[最大深吸气后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情况和临床疗效,通过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RhoA、RockⅠ/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经治疗,联用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FEV1、FVC、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2.34 ± 0.91)L比(1.91 ± 0.83)L、(2.98 ± 0.83)L比(2.34 ± 0.86)L、(79.63 ± 9.95)%比(76.13 ± 6.97)%](P<0.05);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RhoA mRNA、RockⅠ/Ⅱ mRNA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用组RhoA mRNA、RockⅠ/Ⅱ mRNA显著降低(2.46 ± 0.18比4.38 ± 0.21、1.72 ± 0.11比2.36 ± 0.24、1.79 ± 0.24比3.34 ± 0.21)(P<0.05);经治疗后,联用组6 min步行实验(6MWD)和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比78.00%(39/5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与百令胶囊联用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可以通过RhoA/Rho-kinase信号通路下调RhoA、RockⅠ/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U-Net神经网络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与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HLVH)的磁共振图像定量分析与鉴别。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协会(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Society,MICCAI)一项心脏疾病自动诊断挑战项目中包含的100例心脏疾病患者以及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确诊的45例HCM与48例HLVH患者。MICCAI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随机挑选5例HCM病例和5例HLVH病例作为测试集,得到一个基于U-Net的心脏自动分割神经网络。对所有入组的HCM与HLVH患者的心脏磁共振图像进行自动分割并提取多项量化参数,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各项量化参数在HCM组与HLVH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建模,使用4折交叉验证方法结合ROC法对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验证。结果55项量化参数中有13项在HCM组与HLVH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3项指标对两者的鉴别分类具有显著性影响。4折交叉验证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984、0.972和0.963,其中最佳模型对应的测试集准确率为86.96% (20/23)。结论U-Net神经网络分割心脏磁共振影像可以提供更多量化信息,有助于鉴别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BL联合场景模拟在全科医师规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有助于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18级规培全科医师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0人(采用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和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实战模拟和分析总结等环节,进行4课时的CPR培训;对照组通过课堂授课、教学查房、分析讨论、技能培训等环节,进行4课时的CPR培训。对两组学员进行相同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并实施统一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考核与调查数据,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7.5±4.3)分,高于对照组的(81.2±4.7)分;实验组学员的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91.0±1.5)分,高于对照组的(83.1±1.8)分;两项成绩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结果显示,认为所受教学方式对促进自身各项能力较为"显著"的实验组学员数量,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场景模拟能有效提高规培全科医师CPR教学质量,利于学员完善临床思维和增强综合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