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病症、用药情况及病症改变情况,确定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纳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2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与150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非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患者收缩压、血压、脉压波动状况、高血压发病危险、靶器官及并发症等角度观察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收缩压、血压及脉压波动状况频繁,血压在昼夜的变动状况较大,靶器官受损状况频发,并发症出现状况较多。结论全面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症情况,并对治疗状况做出全面分析,以便实现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警、早期治疗,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方法。方法对比分析这院10年来7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光疗为主和同时加用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治疗患儿的住院天数,探讨本病经济适宜的治疗方法,减少过度治疗及减轻家属经济负担。结果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轻中度黄疸可单独应用光疗,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静脉应用血制品,对重度黄疸,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小胎龄早产儿可考虑应用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类型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86例,分析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8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慢性左心力衰竭占34.88%(30/86)、慢性右心力衰竭占29.06%(25/86)、慢性全心力衰竭占15.11%(13/86)、急性心力衰竭占11.62%(10/86)、非心源性急性心力衰竭占9.30%(8/86);治疗7d后,LVEF水平值(36.26±4.19)%,相比治疗前的(29.67±2.25)%,明显升高(p<0.05)。治疗7d后,BNP水平值(151.22±7.41)pg/mL,相比治疗前的(489.45±11.29)pg/mL,明显降低(p<0.05)。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为97.67%。结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主要以慢性左心力衰竭、慢性右心力衰竭、慢性全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非心源性急性心力衰竭为主,及时采取心内科专科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控制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用于老年慢性胃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共60例,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结合胃苏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后较前对比明显缓解,且观察组有效缓解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缓解临床不适症状,促进其更快恢复,这一联合治疗方法可推广并加以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重度认知障碍2例、中度认知障碍11例、轻度认知障碍9例、正常13例;对照组患者重度认知障碍6例、中度认知障碍17例、轻度认知障碍6例、正常6例;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依赖1例、重度依赖6例、中度依赖13例、轻度依赖10例、生活独立5例;对照组完全依赖4例、重度依赖11例、中度依赖9例、轻度依赖9例、生活独立2例;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还可帮助患者疏通血脉,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人压疮病人中使用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并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老年压疮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方法:从2021年2月~2022年2月份我院住院治疗的86名老年人压疮病人中,选择43名作为对照组,43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评估两组病人的压疮危险性、舒适度和生活品质;观察两组病人介入治疗后的结果,并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与治疗之前相比,治疗后的对照组舒适度得分较观察组要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病人对护理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人压疮病人进行集束化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病情,减少病人的危险,增加病人的舒适性,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增加病人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