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接受龋齿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行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特点,并探究治疗后再次患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83例2~4岁、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的S-ECC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7、13个月采集其口腔检查、临床诊疗内容和调查问卷信息。统计分析治疗前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和口腔保健习惯等在治疗后无和再次患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分析治疗后再次患特点及坏类型(分为再发和继发龋,前者指对原发病灶进行修复后在同一牙齿其他部位发生的,后者指在已有修复体边缘或底部发生的)。结果在完成7~13个月随访的70例患儿中,29例(41%)在13个月观察期内保持无,41例(59%)在13个月观察期内出现个别牙再次坏。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后除下颌乳切牙外其他牙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再次患,其中上颌乳切牙以继发龋为主(再发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和12),上下颌乳尖牙及第一乳磨牙再发和继发龋牙数均较高(上下颌乳尖牙再发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2和6,上下颌第一乳磨牙再发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6和12),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以再发为主(再发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9和5)。治疗后再次患牙面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磨牙邻面(37)、乳磨牙面(28)、乳尖牙邻面(13)、乳磨牙颊舌面(12)、乳前牙唇舌面(10)、乳尖牙唇舌面(8)和乳前牙邻面(5)。治疗前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和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在治疗后保持无和再次患的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和口腔保健习惯方面,治疗后7和13个月随访时患组甜食摄入频率均显著高于无组(P<0.05)。结论2~4岁S-ECC患儿全身麻醉下治疗后有较高的再患风险,定期复查维护十分必要;复查中应着重预防和治疗乳磨牙新发和继发龋坏,以及乳前牙继发龋坏;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是治疗后再次患的重要风险因素。

  • 标签: 龋齿 重度低龄儿童龋 麻醉,全身 患龋风险 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