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行后路枕颈固定的解剖学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60例来院就诊并行枕颈区CT检查的成人CT影像资料,排除枕颈区域感染、损伤、肿瘤和畸形。利用CT扫描的Dicom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进行解剖学参数测量,测量参数包括斜坡前缘、中部的高度和宽度,斜坡前方软组织最薄处厚度,枕骨髁关节面前后径、横径及内倾角,舌下神经管最低点至枕骨髁关节面垂直距离,上关节面前后径和横径,侧块高度,寰椎下关节突高度和宽度;再行三维数字化建模并模拟置入直径为3.5 mm的螺钉,在3-Matic软件中测量置钉参数,包括螺钉内倾角、头倾角及长度。取8具尸体标本,后方暴露颅颈交界区,按上述置钉参数将直径为3.5 mm的钛合金螺钉自寰椎下关节突与后弓移行处置入,经寰枕关节至斜坡;然后用摆锯沿钉道剖开,观察螺钉的钉道轨迹,验证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男性斜坡前缘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6.8±2.5) mm和(20.1±3.1) mm;斜坡中部分别为(9.7±2.3)mm和(22.4±3.7)mm。斜坡前方软组织最薄处厚度为(5.8±1.48) mm。枕骨髁前后径为(19.1±1.9) mm,横径(12.6±2.0) mm,内倾角为33.7°±4.5°。舌下神经管最低点至枕骨髁关节面垂直距离为(9.6±1.1) mm。寰椎侧块高度为(12.9±2.4) mm。上关节面前后径为(21.7±1.9)mm,横径为(11.7±1.4) mm。寰椎下关节突宽度为(14.9±1.4)mm,高度为(5.7±0.85)mm。螺钉进钉点至侧块移行中点所在垂线的距离为(2.5±0.6) mm,至中点所在水平线的距离为(2.3±0.7) mm;内倾角为18.4°±1.6°,调整范围为15.0°±2.8°;头倾角为55.6°±3.1°,调整范围为10.4°±2.4°;钉道长度为(53.0±2.8)mm。女性的解剖学参数较男性略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侧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具标本的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均能安全、有效置入。结论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可在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的情况下安全置入,可以作为枕颈固定方式的一种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后路寰枕关节-枕骨髁-斜坡螺钉技术的置钉参数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收集宁波市第六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共46例检查者的上颈椎CT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0~55(39±9)岁。通过Mimics19.0软件数字化三维重建共获得92侧上颈椎模型,并进行模拟置钉。螺钉进钉点选择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中点,直径3.5 mm,长度50 mm。对92枚虚拟螺钉进行详细的置钉参数测量,包括测量螺钉与其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螺钉内倾角和头倾角,寰椎内和枕骨侧(枕骨髁-斜坡内)钉道长度。对左右侧置钉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确认双侧置钉有无差异。结果在46例重建模型中,共置入92枚后路寰枕关节-枕骨髁-斜坡螺钉,全部螺钉完全固定于斜坡内,未突破上部的蝶窦,未进入椎管和枕骨大孔内,未损伤舌下神经管等周围结构。置钉后模型左、右侧螺钉的钉道参数结果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螺钉进钉点距寰椎上缘垂直距离为(12.6±1.0)mm,螺钉进钉点距寰椎下缘垂直距离为(6.5±0.6)mm,螺钉距寰椎椎动脉孔内侧缘距离为(6.7±0.6)mm,螺钉进钉点距寰椎内侧壁距离为(6.6±0.7)mm,螺钉外缘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为(5.5±0.6)mm;螺钉内倾角为21.2°±2.5°,螺钉头倾角为52.0°±3.4°,寰椎内钉道长度为(12.1±0.9)mm;枕骨侧(枕骨髁-斜坡内)钉道长度为(37.9±0.9)mm。结论后路寰枕关节-枕骨髁-斜坡螺钉技术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治疗枕颈交界区不稳的有效方法,可作为一种新的后路枕颈融合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56~72岁[(63.5±4.6)岁]。患者均采用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14.5±2.2)个月]。手术时间为55~85 min[(62.0±12.1)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94.0±18.5)ml];住院时间为5~9 d[(7.4±1.1)d]。术后2 d CT检查示椎旁骨水泥渗漏2例,椎间隙渗漏2例,椎管内渗漏1例,均无相关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败及手术相邻节段骨折。术后2 d VAS为(3.2±0.8)分,较术前的(7.5±1.2)分明显降低(P<0.01);末次随访时VAS[(2.2±0.8)分]较术后2 d进一步降低(P<0.01)。术后2 d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89.5±13.2)%、(85.8±7.9)%、(89.5±9.0)%、(5.6±3.2)°,较术前的(48.9±11.8)%、(61.9±11.9)%、(79.9±9.8)%、(26.3±5.6)°明显改善(P均<0.01);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87.0±12.7)%、(82.1±7.8)%、(88.6±10.0)%、(5.4±3.2)°]较术后2 d出现轻微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可安全有效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及纠正伤椎后凸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安全置入的钉道参数范围,并评估最佳的进钉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上颈椎CTA扫描64例患者的数据,排除骨折脱位、肿瘤及椎动脉水平段变异等。利用Mimics软件对枕骨、寰椎及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以枕骨髁后方内、外侧中点及中点水平方向左、右侧间隔3 mm分别为中、内侧、外侧3个候选进钉点,测量各进钉点枕骨距椎动脉水平段上缘的垂直距离(vertebral artery-occipital distance,VOD),定义VOD> 4 mm可容纳直径3.5 mm螺钉置入。将直径3.5 mm的虚拟螺钉分别以最大头倾角及最小头倾角结合各进钉点下最长钉道的合适内倾角置入VOD>4 mm的进钉点,随后将置钉后的三维模型导入3-Matic软件中测量置钉参数,计算各进钉点头倾角安全范围及置钉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侧、中进钉点VOD分别为(8.07±2.13)mm、(7.70±2.19)mm,对应的可容纳置钉率分别为97.7%、96.1%,中、内侧进钉点VOD及可容纳置钉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外进钉点VOD为(5.63±1.66)mm,可容纳置钉率仅78.9%,均明显低于内侧、中进钉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侧进钉点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内倾角度(44.14°±4.06°),从而辅以较长的钉道长度[(24.22±1.82)mm];而中、内侧进钉点的内倾角度及钉道长度随着进钉点的内移逐渐减小,分别为中进钉点[31.27°±3.85°,(21.82±1.66)mm]、内侧进钉点[24.37°±3.32°,(19.49±1.62)mm];外侧、中、内侧进钉点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内侧进钉点的头倾角安全范围分别为2.32°~21.43°(12.58°±4.23°)和3.41°~20.81°(12.09°±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外侧进钉点的头倾角安全范围仅2.07°~15.24°(8.17°±2.55°),明显小于中、内侧进钉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可容纳螺钉置入的进钉点中,外、中进钉点辅以5°头倾角可获得最大的置钉成功率,分别为98.02%与98.37%,而内进钉点在3°头倾角下可获得100%的置钉成功率。结论后路枕骨髁螺钉在水平方向进钉点的选择中,中、内侧进钉点受椎动脉水平段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置钉成功率及较大的头倾角安全范围,而内侧进钉点的螺钉置入长度不及中、外侧进钉点,因此中进钉点作为后路枕骨髁螺钉的最佳进钉选择更显合适。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后路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探讨其生物力学特性,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具健康成人新鲜尸体的8个枕颈标本,男5例,女3例,年龄(50.8±6.4)岁(范围35~60岁),身高(170.6±10.2)cm(范围155~180 cm)。将8具解剖结构完整且未行手术操作的标本建立为正常模型;将8具枕寰枢复合体的关节囊、韧带等连接结构破坏并锯断齿状突的标本建立为枕颈不稳模型;将8具安装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标本建立为内固定模型。分别给予正常和内固定模型1.5 N·m的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扭矩,并测量标本C0~C1和C0~C2节段的活动范围(rang of motion,ROM),比较分析枕颈区正常模型和内固定模型的活动度变化情况,评价后路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力学特性。结果正常模型C0~C1节段的屈伸、侧弯、轴向旋转活动范围分别为23.85°±2.43°、4.74°±0.55°、5.77°±0.75°,C0~C2节段上分别为30.6°6±3.05°、9.09°±1.37°、70.97°±9.48°;内固定模型C0~C1节段的屈伸、侧弯、轴向旋转活动范围分别为0.71°±0.24°、0.24°±0.06°、0.34°±0.09°,C0~C2节段上分别为3.09°±0.82°、0.74°±0.07°、1.22°±0.10°。在疲劳测试组上,C0~C1节段的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活动范围分别为0.86°±0.27°、0.30°±0.06°、0.42°±0.11°,C0~C2节段上分别为4.07°±0.86°、0.81°±0.12°、1.52°±0.13°,同正常模型比较,疲劳测试后的内固定模型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均显著减少,活动度削减比均达90%以上。结论后路经寰枕斜坡螺钉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减少枕颈部在屈伸、侧弯及旋转上的活动范围,具有安全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优化测量儿童枕骨髁解剖学特征,并通过模拟置钉评估其置钉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行上颈椎螺旋CT扫描的年龄段为3~12岁非脊柱疾患儿童上颈椎CT影像学资料104例,其中男61例,女43例,依据年龄分为5组。将获得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在三维视图下测量枕骨髁解剖学参数。随后,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枕骨及寰椎3D骨性结构并模拟置钉,计算不同年龄段后路枕骨髁螺钉置入成功率并在3-Matic软件协助下优化测量螺钉置钉参数,比较分析儿童枕骨髁解剖学参数及螺钉置钉参数间的差异。结果测得儿童枕骨髁解剖学参数长、宽、高及寰枕距离分别为(18.91±1.70)mm、(9.75±1.19)mm、(8.64±1.46)mm及(6.11±1.48)mm,且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P<0.05)。枕骨髁内倾角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P>0.05)。枕骨髁解剖学参数左右侧及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可置入螺钉枕骨髁169侧,均成功置入直径3.5 mm螺钉,总置钉成功率为81.3%,双侧枕骨髁同时置钉成功率为75.6%,高年龄组具有较高的置钉成功率,男性置钉成功率与双侧同时置钉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但置钉成功率左右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参数男女性别间及左右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钉长度随年龄增长存在正相关性(P<0.05)。寰枕距离与枕骨髁高之间、钉道长度与枕骨髁长及枕骨髁内倾角与螺钉内倾角之间呈正相关性(r=0.838,P<0.05;r=0.944,P<0.05;r=0.347,P<0.05)。结论直径3.5 mm螺钉可安全置入寰枕距离>4 mm的3~12岁儿童枕骨髁,且置钉成功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模拟置钉技术可优化测量置钉参数从而合理设计置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棒固定融合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s)后翻修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19例OVFs行PVP/PKP术后翻修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58~81岁[(70.7±6.0)岁]。损伤节段:T9 1例,T11 3例,T12 5例,L1 5例,L2 2例,L3 2例,L4 1例。翻修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5例感染行感染病灶清除钉棒固定融合术,9例进行性后凸畸形行截骨矫形钉棒固定融合术,5例神经功能障碍行椎管减压钉棒固定融合术。记录翻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感染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通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评估感染控制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通过Cobb角变化评估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价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植骨融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6个月[(32.7±8.3)个月]。翻修手术时间为135~320 min[(226.3±75.6)min];术中出血量为350~1 500 ml [(825.5±230.6)ml]。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肺部感染,2例螺钉松动。患者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WBC[(7.3±0.9)×109/L、(6.6±0.7)×109/L]、ESR[(42.5±13.7)mm/h、(26.8±9.5)mm/h]、CRP[(37.3±16.3)mg/L、(17.8±8.6)mg/L]均较术前[(9.2±1.7)×109/L、(88.7±19.2)mm/h、(58.7±22.9)mg/L]下降(P<0.01)。后凸畸形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Cobb角[(4.8±1.2)°、(7.3±1.6)°]较术前[(29.3±5.2)°]均明显改善(P<0.05)。2例术前ASIA分级C级和1例ASIA分级D级患者至末次随访均恢复至E级,2例术前ASIA分级C级患者至末次随访恢复至D级。1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提示植骨融合良好。末次随访时,腰背部VAS由术前(7.5±0.8)分降至(2.1±0.5)分(P<0.05),ODI由术前(60.7±15.2)%降至(19.9±5.9)%(P<0.05)。结论对于OVFs行PVP/PKP术后翻修患者,钉棒固定融合术结合感染病灶清除、后凸畸形矫正及椎管减压等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率,矫正后凸畸形,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相较于常见前路枕颈融合内固定装置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性能差异。方法选取1名28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枕颈部CT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正常模型、单纯人工椎体(异形钛笼+斜坡螺钉)内固定模型、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在枕骨上表面施加50 N载荷和1.5 N·m扭矩,使模型产生屈伸、侧弯及旋转运动。比较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内固定应力峰值及颅骨应力峰值的分布。结果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正常模型活动度分别为18.65°、15.35°、9.82°、34.68°;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模型分别为3.20°、3.63°、2.94°、3.92°;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为0.40°、0.50°、0.35°、0.89°;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为0.27°、0.33°、0.13°、0.30°。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相较于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模型,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活动度分别减少87.5%、86.2%、88.1%、77.3%,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减少91.5%、90.1%、95.6%、92.3%。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分别为52.3 MPa、51.9 MPa、52.6 MPa;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为100.1 MPa、158.1 MPa、170.6 MPa;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为114.2 MPa、62.9 MPa、132.9 MPa。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时的颅骨应力峰值分别为52.9 MPa、50.9 MPa、62.3 MPa;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时分别为19.7 MPa、55.9 MPa、38.3 MPa;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时分别为37.8 MPa、15.0 MPa、16.3 MPa,舌下神经管附近骨质应力远小于颅骨应力峰值,接近于0 MPa。结论在异形钛笼前方加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提升枕颈融合的稳定性,未见明显应力集中,并且对颅骨及舌下神经管影响较小,是上颈椎不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前路内固定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椎动脉高跨患者枢椎螺钉内固定术中置入枢椎峡部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0年6月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合并椎动脉高跨的上颈椎病变患者74例,其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29~71(53.2±7.6)岁。患者均接受枢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枢椎螺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峡部螺钉组(38例)和椎板螺钉组(36例)。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置钉时间、螺钉长度、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基于术后颈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Upendra螺钉分级标准评估枢椎峡部和椎板螺钉置入准确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颈部疼痛程度,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以及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等围术期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峡部螺钉组手术时间为(125.75±13.64)min,短于椎板螺钉组的(145.53±20.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P<0.001)。峡部螺钉组螺钉长度为(16.24±2.35)mm,短于椎板螺钉组的(20.67±2.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P<0.001)。峡部螺钉组术中发生螺钉穿透椎动脉孔后壁2例,术后无螺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发生;椎板螺钉组术中发生螺钉穿破椎板皮质4例,术后并发椎板螺钉松动脱出2例、切口浅表感染2例:峡部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椎板螺钉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33)。2组74例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96个月,平均30.8个月。2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m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各时间点VAS评分及m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峡部螺钉组和椎板组置入螺钉数分别为55枚和50枚,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6.4%(53/55)、94.0%(4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906)。末次随访时,按照Odom评分标准评价,峡部螺钉组临床疗效优65.8%(25/38)、良21.1%(8/38)、可13.2%(5/38),椎板螺钉组优63.9%(23/36)、良19.4%(7/36)、可16.7%(6/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P=0.803)。结论在椎动脉高跨患者中,峡部螺钉和椎板螺钉可达到相似的临床效果,但在置钉准确性方面,峡部螺钉更占优势,同时它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枢椎棘突螺钉单侧应用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构建正常枢椎解剖、椎板薄和椎动脉变异椎弓根细小3种不同解剖状态下的完整上部颈椎有限元模型作为完整模型组,然后分别模拟齿状突骨折进行寰枢固定和寰椎骨折进行枕颈固定。在寰枢固定中,比较单侧枢椎棘突螺钉+对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组(棘突螺钉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组(椎弓根螺钉组);在枕颈固定中,比较单侧枢椎棘突螺钉+对侧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固定组(棘突螺钉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固定组(椎弓根螺钉组)。枢椎棘突螺钉分别测试水平、斜向、垂直置钉3种不同的固定技术。模拟颈椎运动,测量枕颈的屈伸、侧屈、旋转的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棘突螺钉组和椎弓根螺钉组的C1~C2屈伸、侧屈、旋转ROM均较完整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在寰枢固定中棘突螺钉组C0~C2屈伸、侧屈、旋转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在枕颈固定中,棘突螺钉组C1~C2侧屈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棘突螺钉组的C0~C2旋转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枢椎棘突螺钉分别测试水平、斜向、垂直固定间有差异,但不明显。结论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枢椎单侧棘突螺钉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组合式固定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寰枢固定中,相对于枢椎棘突螺钉组合式固定,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更好的寰枢稳定性。在枕颈固定中,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侧屈和旋转活动上较枢椎棘突螺钉组合式固定稳定性更好。枢椎三种棘突螺钉置钉技术间的稳定性差异并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与徒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的64例Hangman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导航组(采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n=34)和徒手组(徒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n=30)。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颈椎CT并按照Park等提出的螺钉分级标准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在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部疼痛程度,测量C2,3椎体成角和C2椎体前移距离。末次随访时应用Moon分级评估疗效。结果导航组和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导航组置钉准确率(98.2%,54/55)显著优于徒手组(85.2%,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置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徒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组中3例患者发生椎动脉损伤。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钉和断棒。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mJOA评分、C2,3成角、C2前移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导航组Moon分级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徒手置钉技术,术中即时三维导航技术辅助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能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