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传统采编工作已经无法适应复合图书馆的需要,复合图书馆的采编人员只有顺应潮流,改变观念,完成自我的角色转换,才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更上一层楼。

  • 标签: 复合型图书馆 采编人员 角色转换
  • 简介:摘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研究是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了大豆与玉米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本文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为例,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提升当地农民种植积极性,在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产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标签: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矿井向集约化、规模化以及机械化快速发展,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综采放顶煤等采煤工艺被广泛应用,导致采空区遗煤多、范围广以及漏风大,这些问题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有利条件。鉴于此,为了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本文对复合惰性气体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复合惰性气体 采空区 自然 发火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患者双侧肾动脉受累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分,并探讨不同分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1 331例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 008例、女323例,年龄27~66岁,均行胸腔入口到股骨头的轴向CT平扫及主动脉CTA检查。根据主动脉CTA表现,将一侧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T(真腔)、F(假腔)、B(双腔)、C(挤压)、S(三明治),共5;据此,双侧的肾动脉受累情况可分为TT、TF、TB、BB、BF、CF、TS等7。分析并比较肾动脉受累不同影像解剖分患者术后AKI发生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和患者术后早期(术后<30 d)死亡率。结果本组1 331例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患者双侧肾动脉受累解剖分为TT者575例、TF352例、TB198例、BB17例、BF30例、CF84例、TS75例,各解剖分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分别为14.61%(84/575)、22.44%(79/352)、36.36%(72/198)、9/17、40.0%(12/30)、65.48%(55/84)、36.0%(27/75),术后CRRT使用率为3.48%(20/575)、6.82%(24/352)、12.12%(24/198)、3/17、10.00%(3/30)、32.14%(27/84)、9.33%(7/75),早期死亡率为4.17%(24/575)、4.26%(15/352)、11.11%(22/198)、2/17、13.33%(4/30)、17.86%(15/84)、5.33%(4/75),7种分间AKI发生率、CRRT使用率及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CF各项指标发生率均为最高,其次为BB和BF。结论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肾动脉受累的不同解剖分在AKI发生率、CRRT使用率及早期死亡率存在差异,其中CF上述3个观察指标均较其他分高。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急性肾损伤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肾动脉 解剖分型
  • 简介:摘要肝泡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晚期肝泡包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病灶穿刺引流术、药物治疗、肝移植。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晚期肝泡包虫病理想治疗方法。笔者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晚期肝泡包虫病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手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推拿与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一年度本院诊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3例,采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方式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CASCS评分变化情况,明确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ASC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推拿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CAS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的效果。方法:围绕我院近段时间以来收治的33名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医学研究。结果:在该方式下恢复效果A类患者有21人,B类患者有11人,C类患者仅有1人,随访一年后C类中的患者出现螺钉松动的情况,其余患者恢复效果明显。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患者在骨折后往往生理上会受到疼痛的侵扰,传统手术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适的症状。该手术方式方便对患者影响较小,治疗效果良好[1]。

  • 标签: 骨折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与患者死亡率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498例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0例,女148例,年龄(51.7±12.0)岁。根据术后72 h内最低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降低组(血小板计数<75×1015/L,n=178)与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75×1015/L,n=320),对其围手术期院内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终点为院内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二次开胸止血、肺部感染、术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截瘫、心力衰竭、住院时间及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结果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为35.7%(178/49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计数降低与1项主要终点(院内死亡率)、7项次要终点明显相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夹层术后血小板计数降低会提高术后死亡率(OR=12.57,95%CI:2.26~69.93,P=0.004)、二次开胸止血率(OR=6.21,95%CI:1.31~29.46,P=0.022)、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率(OR=7.51,95%CI:2.53~22.34,P<0.001)、截瘫(OR=23.99,95%CI:1.47~392.21,P=0.026)、心力衰竭发生率(OR=4.71,95%CI:1.19~18.62,P=0.027)及住ICU时间(OR=1.86,95%CI:1.11~3.12,P=0.019)。结论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72 h内出现过最低值)与术后院内死亡率有关联。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夹层 血小板降低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肝左静脉分及其相应的重建方式对患儿活体左外叶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OO)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65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9例,女性344例,年龄7.0(6.0,10.0)个月,年龄范围3~121个月。根据术前供者腹部4期增强CT的评估结果及术中流出道重建方式,将患儿分为3组:Ⅰ组(n=514),单只开口,供受体直接吻合;Ⅱ组(n=118),两个相邻的开口,术中先行血管成型再吻合;Ⅲ组(n=21),两个距离较远的开口,术中行间置血管延长后成型吻合或两支静脉分别吻合。比较3组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后HVOO发生率、移植物及受者术后生存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结果Ⅲ组患儿的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均小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3例受者术后HVOO发生率为4.59%(30/653),Ⅰ、Ⅱ、Ⅲ组HVOO发生率分别为4.1%(21/514)、5.1%(6/118)和14.3%(3/2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移植后患儿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和97.0%,Ⅱ组1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5%和94.2%,Ⅲ组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6.9%,Ⅰ组与Ⅲ组受者术后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Ⅰ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4%和96.9%,Ⅱ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9%和92.5%,Ⅲ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6.9%,Ⅰ组与Ⅱ组术后移植物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肝左静脉解剖分差异性大,绝大多数变异可通过将两分支血管成型为共同开口后再吻合这一方式重建流出道。针对左外叶移植物肝静脉罕见变异分,选取合理的血管重建术式,可降低术后HVOO发生率,改善移植物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静脉 流出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