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IVVH)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216例行IVVH治疗的HF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指导组(107例)和超声指导组(109例)。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拟每日12 h或隔日12 h行日间IVVH,常规指导组选择常规方法制定IVVH处方,超声指导组在常规指导组基础上加用重症超声技术调整IVVH治疗参数。分别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开始3、6、9 h应用超声记录下腔静脉(IVC)呼吸变异度(RVI)、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环速度峰值比值(E/E')、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心排血量(CO)、双肺B线范围、双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根据综合结果实时调整净脱水速率。监测两组患者IVVH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7、10 d的尿量、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B型脑钠肽(BNP)、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IVVH开始时超声指导组脱水速率较慢,6 h后开始逐渐增加,总体脱水速率明显慢于常规指导组。超声指导组应用重症超声扫查显示,RVI逐渐增大,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逐渐减小,E/E'比值逐渐下降,双肺B线范围逐渐缩小,双肾叶间动脉RI明显下降。两组患者首次IVVH开始后3、7、10 d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超声指导组β2-MG和Cys C在早期(3 d)的下降速度即快于常规指导组〔β2-MG(mg/L):3.69±1.31比3.99±1.45,Cys C(mg/L):2.91±0.95比3.14±0.96,均P<0.05〕,7 d时尿量、SCr和eGFR也较常规指导组明显改善〔24 h尿量(mL):1 128.23±153.92比1 015.01±114.18,SCr(μmol/L):145.86±32.25比155.64±28.42,eGFR(mL/min):50.26±11.24比46.51±10.61,均P<0.05〕。超声指导组SCr恢复时间、达多尿期时间、IVVH总治疗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C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指导组,低血压发生率、需长期RRT率、28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28 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指导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超声指导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指导组(Log-Rank检验:χ2=3.903,P=0.048)。结论重症超声指导IVVH治疗HF合并AKI策略具有独特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并复习文献。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例急诊诊断为NPE患者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起病急,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双肺可闻及明显的湿性啰音,白细胞计数(WBC)均不同程度升高(11~22)×109/L,降钙素原(PCT)正常或轻度升高,痰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氧合指数均<200 mmHg (1 mmHg≈0.133 kPa);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或大片状渗出,病灶大小不一,不按叶段分布。通过降低颅内压、呼吸机辅助呼吸、液体治疗、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一例因NPE而死亡。结论NPE病情复杂,发病急,发展迅速,早期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及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改进CPR流程,提高CPR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Utstein注册登记的538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及特征,依据是否复苏成功将患者分为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分析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结果共纳入538例患者,平均年龄(65.53±15.56)岁,其中71~80岁年龄段患者数最多(145例,占27.0%),其次为61~70岁(105例,占19.5%)和51~60岁(99例,占18.4%)。心搏骤停的原因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203例,占37.7%),不明原因(77例,占14.3%)以及其他心脏原因(61例,占11.3%);初始心律类型主要为无脉电活动(215例,占40.0%)和心跳停止(179例,占28.0%)。共195例患者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36.2%。与复苏成功组比较,复苏失败组的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min:14.94±1.03比9.02±1.05)、发病至肾上腺素开始使用时间(min:8.50±0.02比4.21±0.16)、发病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min:9.56±1.87比5.86±0.84)、行CPR总时长(min:48.75±1.73比35.39±2.51)均明显延长(均P<0.05),累计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加(mg:8.48±4.81比6.31±4.86,P<0.05)。两组患者发病地点、心搏骤停主要原因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但性别、年龄、初始心律类型及使用电除颤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优势比(OR)=1.763,95%可信区间(95%CI)为1.713~1.804,P=0.000〕、累计肾上腺素用量(OR=1.759,95%CI为1.708~1.765,P=0.000)、发病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OR=1.023,95%CI为0.988~1.047,P=0.008)、发病至肾上腺素开始使用时间(OR=1.819,95%CI为1.785~1.946,P=0.002)均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心源性疾病是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累计肾上腺素用量、发病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发病至肾上腺素开始使用时间为急诊科CPR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