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术中运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IPC)联合梯度加压弹力袜(GCS)进行干预。对照组术中单独运用IPC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和肌间静脉)的血液流速和管径、血凝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及术后第3天下肢DVT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和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7、4.863、2.946、2.397;P<0.05);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股深静脉和肌间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756、2.274;P<0.05),腘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PT、TT、APTT、FIB、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FIB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8、-3.554;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第3天下肢DVT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4、-0.442、-0.358、-0.308;P<0.01)。结论术中运用IPC联合GCS的综合物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妇科肿瘤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妇科手术 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 梯度加压弹力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不同物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GCS)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GCS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干预。分别于术前、术毕即刻、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凝指标[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肢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及术后第1天、第3天、1个月、3个月的DVT发生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毕即刻、术后第3天的D-二聚体水平、PT、APTT比较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股总静脉管径、股深静脉管径、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GCS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加快下肢静脉血液流速,降低患者DVT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肿瘤 物理预防 梯度压力弹力袜 足底动静脉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保温方案在全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模式保温方案。比较两组术前、手术开始30 min、手术开始60 min、术毕时患者的体温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肾上腺素水平、自主呼吸时间、导管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手术开始30、60 min及术毕时,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导管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保温方案可维持全麻患者术中体温恒定,减轻应激反应,提升苏醒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全身麻醉 低体温 应激反应 术中保温 麻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