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绒毛膜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趋势和适宜体重增长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且无严重母儿合并症的755例绒毛膜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将所有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40例)、正常体重组(BMI为18.5~24 kg/m2,509例)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206例)。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对3组孕妇的孕期BMI、辅助生殖及孕期增重速度等资料进行比较。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联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建立孕期体重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估计孕4~39周孕妇增重的百分位数。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期总增重的中位数分别为17.0 kg(15.0~20.5 kg)、17.0 kg(14.0~21.0 kg)、15.0 kg(12.0~20.0 kg),随着孕前BMI的增加,总孕期增重减少(χ2=11.974,P=0.002)。回归模型对各孕周的体重增长观测值拟合较好,结果显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妇在孕13周前增重缓慢,孕13周后体重接近匀速增长;孕37周时体重增长[M(P25~P75)]分别为17.6 kg(15.2~20.3 kg)、17.3 kg(14.7~20.2 kg)、15.7 kg(12.9~18.8 kg)。结论不同孕前BMI的妊娠孕妇早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均缓慢,中孕期开始呈匀速增长,超重肥胖孕妇孕期增重低于正常孕妇。

  • 标签: 妊娠,双胎 孕期体重增长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急性输血综合征(TTTS)是单绒毛膜妊娠极其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单绒毛膜妊娠的1.5%~2.5%。本文报道了1例急性TTTS,并结合产前心监护、产后胎盘灌注以及文献复习,以期加深对于急性TTTS的认识。急性TTTS多发生于两胎儿脐带附着位置较近的病例,因此,孕期应加强对单绒毛膜脐带附着位置的检查,对于脐带附着位置较近的病例,孕晚期和围分娩期应加强胎儿监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消失(vanishing twin,VT)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NIPT的VT孕妇164例,收集所有孕妇VT发生孕周、NIPT结果及采血时间、产前诊断结果以及妊娠结局等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4例中,6例NIPT阳性,而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均未见异常,NIPT假阳性率为3.7%(6/164),均足月分娩;4例孕中期引产,包括2例胎儿畸形和1例不明原因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均无异常,1例因胎膜早破发生难免流产,但拒绝行羊膜腔穿刺;余154例分娩(包括12例早产)均未发现异常表型。(2)VT发生孕周≤8周的NIPT假阳性率低于>8周[1.5%(2/134)与13.3%(4/30),χ2=6.68,P=0.010]。发生VT孕周与NIPT采血孕周的间隔时间≤8周组的假阳性率为6.9%(4/58),间隔时间>8周组的假阳性率为1.9%(2/10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1)。结论尽管VT孕妇中存在NIPT假阳性,但仍可以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NIPT筛查,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产前诊断。VT发生的孕周越早,其NIPT假阳性率有下降趋势,但延长采样间隔时间是否降低假阳性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 妊娠,双胎 游离核酸 假阳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绒毛膜三羊膜囊(DCTA)三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DCTA三妊娠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例DCTA三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首先单纯以减少胎儿数目为目的进行分组,分为期待妊娠组(27例)和选择性减组(30例),进一步将选择性减组根据不同减方式分为保留单绒毛膜羊膜囊(MCDA)组、保留绒毛膜羊膜囊(DCDA)组以及保留单组3个亚组。比较期待妊娠组以及选择性减组3个亚组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选择性减组分娩孕周为(34.5±5.7)周、足月产率为53%(16/30),分别高于期待妊娠组的(29.9±6.0)周、7%(2/27);选择性减组流产率为10%(3/30),低于期待妊娠组的33%(9/2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择性减组的孕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ICU(NICU)入住率也显著低于期待妊娠组(P<0.05)。选择性减组中,保留MCDA组(6例)、保留DCDA组(13例)、保留单组(11例)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2.2±4.3)、(33.0±6.3)、(37.4±4.7)周,流产率分别为1/6、1/13、1/11,早产率分别为4/6、7/13、0/11,足月产率分别为1/6、5/13、10/11,至少一胎儿存活率分别为5/6、12/13、10/11,NICU入住率分别为6/8、9/18、0/10。保留单组足月产率最高,NICU入住率最低,分别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留DCDA组比期待妊娠组的足月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TA三妊娠风险高,早期减去MCDA保留单的足月产率最高、新生儿结局最佳。对于希望保留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充分告知风险,可考虑减去MCDA中的一,保留DCDA继续妊娠。

  • 标签: 妊娠, 三胎 妊娠减少, 多胎 射频消融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完全性前置胎盘(complete placenta previa,CPP)的临床特征以及围产结局。方法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妊娠2 93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CPP的孕妇62例(组)与同期分娩的单妊娠合并CPP的孕妇204例(单组)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或多重线性回归,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妊娠合并CPP的发生率为2.11%(62/2 937)。胎盘植入性疾病在组和单组分别占48.4%(30/62)和53.9%(110/2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组产前出血、首次产前出血孕周小于29周、产前出血量>200 ml及产前出血次数≥3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组[分别为56.5%(35/62)与39.7%(81/204)、35.5%(22/62)与12.7%(26/204)、17.7%(11/62)与4.9%(10/204)及21.0%(13/62)与10.3%(21/204),χ2值分别为5.42、16.62、10.78和4.8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单组相比,组产前出血量>200 ml、产前出血次数≥3次、34周以及32周前早产、急诊剖宫产及因产前出血而急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更高[校正OR值(95%CI)分别为4.36(1.17~16.30)、3.15(1.01~9.79)、17.24(5.36~55.46)、9.85(2.32~41.77)、3.98(1.72~9.20)及3.10(1.22~7.85),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组急诊剖宫产的分娩孕周较单组提前2.22周(0.17~4.27周),但妊娠产后出血量、剖宫产产后出血、输注红细胞和子宫切除的风险与单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相比,合并CPP者的早产、急诊剖宫产、尤其是因产前出血而急诊剖宫产比例高。对于合并CPP者,应积极预防早产,根据病情个体化安排手术时机,可考虑适时提前分娩。

  • 标签: 前置胎盘 妊娠,双胎 子宫出血 产后出血 妊娠结局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终止妊娠的60例MCMA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MCMA妊娠孕妇的年龄为(31.0±4.1)岁,其中,初产妇44例(73%,44/60)、经产妇16例(27%,16/60)。经产前诊断并在产后证实为MCMA妊娠58例,中位超声确诊时间为12周(范围:8~30周)。60例MCMA妊娠中,产前超声检查提示6例合并联体、5例合并胎动脉反向灌注序列征(TRAPS)、另有10例存在其他胎儿结构畸形。60例MCMA妊娠孕妇中,19例孕28周内自然流产或由于胎儿畸形、死宫内等原因引产,41例进入围产期,共70例新生儿存活。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胎儿发育异常。结论MCMA妊娠有较高的胎儿异常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早期诊断、加强孕期管理及监测、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 标签: 妊娠,双胎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胎儿监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孕妇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自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所有妊娠孕妇中比较GDM和非GDM母婴结局的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与非GDM组相比,GDM组高血压相关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早产(<37周)、剖宫产、子代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及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风险均升高(分别为OR=1.78,95%CI:1.53~2.07;OR=1.22,95%CI:1.11~1.34;OR=1.34,95%CI:1.21~1.48;OR=1.29,95%CI:1.05~1.59;OR=1.45,95%CI:1.05~2.01);子代小于龄儿(SGA)及Apgar评分(5 min<7分)发生风险降低(分别为OR=0.87,95%CI:0.80~0.93和OR=0.65,95%CI:0.52~0.81)。依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诊断GDM的亚组分析显示,GDM未增加妊娠孕妇高血压相关疾病、新生儿入住NICU及RDS发生风险(分别为OR=1.05, 95%CI:0.69~1.60;OR=1.12,95%CI:0.77~1.61;OR=0.82,95%CI:0.39~1.74)。结论现有研究显示GDM增加妊娠孕妇高血压相关疾病、早产(<37周)、剖宫产、子代入住NICU及RDS发生风险,结果与单一致;降低SGA及Apgar评分(5 min<7分)发生风险。对妊娠孕妇GDM的诊断标准和治疗需要更多的研究。

  • 标签: 双胎妊娠 糖尿病,妊娠 围产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妊娠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3例采用胎儿镜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的MCMA病例,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MCMA通过激光阻断脐血流进行减的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情况、手术指征及方式、病情发展及母婴预后。结果本院3例MCMA于孕17~24周进行胎儿镜下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其中2例足月分娩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检索到7篇英文文献,无中文文献,共29例进行胎儿镜激光处理脐带的MCMA病例,加上本文报道的3例,共3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反向动脉灌注序列7例(21.9%),胎儿发育异常15例(46.9%),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7例(21.9%),输血综合征1例(3.1%),输血综合征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1例(3.1%),之一死宫内1例(3.1%)。手术孕周14+1~27+3周,无手术相关的母体并发症发生。除外未松解脐带的2例和1例胎儿畸形引产外,余29例均活产。活产儿分娩孕周为24+3~40周,出生体重800~3 800 g。随访时间1月龄~9岁,新生儿死亡4例(原因不详),产前即发现多发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肛门闭锁、副耳),余24例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结论对于伴有脐带缠绕等需要减的MCMA,采用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缠绕的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妊娠,双胎 脐带 胎儿镜检查 激光凝固术 脐带切断 脐带缠绕 胎儿期疗法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对胎儿镜激光手术治疗输血综合征(TTTS)术后残留吻合血管(RA)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胎儿镜激光凝固吻合血管术(FLOC)治疗TTTS,且最终在本院分娩的5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分娩后胎盘灌注情况。根据术后胎盘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24例)和无RA组(3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围术期情况、妊娠结局和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等结构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发生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将RA组TTTS产妇分为未缓解组和缓解组,比较两组的胎盘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1)一般临床特征:RA组和无RA组TTTS产妇的年龄、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术前供血儿和受血儿最大羊水深度、Quintero分期以及胎盘位置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OLC手术孕周RA组显著大于无RA组[分别为(23.0±2.4)和(21.9±2.7)周,P=0.033]。(2)围术期情况和妊娠结局:分娩孕周RA组显著小于无RA组(中位数分别为31.8和34.4周, P=0.002);新生儿出生体重RA组显著小于无RA组[分别为(1 648±597)和(2 013±481) g, P=0.003];新生儿出生体重差额比RA组显著大于无RA组(中位数分别为0.30和0.11, P=0.005)。(3)胎盘结构特点和影响RA发生的风险因素:RA组和无RA组孕妇胎盘浅表血管分布为平行型的比例分别为29%(7/24)和3%(1/33),交错型分别为58%(14/24)和76%(25/33),混合型分别为8%(2/24)和21%(7/33),单羊膜型分别为4%(1/24)和0,两组产妇4种血管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0.214,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行型胎盘浅表血管分布是FLOC术后RA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OR=24.5,95%CI为1.7~336.2,P=0.017)。(4)RA组内的胎盘结构特点和妊娠结局:未缓解组和缓解组产妇动脉-动脉、动脉-静脉、静脉-静脉吻合血管的发生率、RA总数目、RA总直径、RA比例、胎盘面积差额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缓解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额比显著大于缓解组(中位数分别为0.41和0.28,P=0.036)。结论平行型胎盘浅表血管分布可能是FLOC治疗TTTS术后RA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儿镜检查 激光凝固术 手术后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对输血综合征接受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的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行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且最终在本院分娩的57例输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分娩后胎盘灌注特点。根据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平行型、交错型、混合型和单羊膜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发生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以胎盘浅表血管分布分类,包括交错型39例(68.4%)、混合型9例(15.8%)、平行型8例(14.0%)和单羊膜型1例(1.7%)。(2)剔除单羊膜型病例后,平行型的发病孕周和手术孕周大于交错型和混合型[分别为23.0周(22.0~26.3周)、21.0周(17.0~24.7周)和22.6周(21.3~23.9周),H=10.306,P=0.006;25.0周(22.6~26.3周)、22.0周(17.4~24.9周)和23.2周(22.4~24.0周),H=9.926,P=0.007;P’值均<0.016 7]。各类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差额比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在残留吻合血管直径方面,交错型小于混合型[分别为0.6 mm(0.1~5.0 mm)和1.4 mm(0.3~5.1 mm),P’<0.016 7],而与平行型[0.9 mm(0.2~3.6 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行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脐带插入点距离比方面,交错型分别大于平行型和混合型[分别为0.66(0.59~1.00)、0.49(0.25~0.55)和0.48(0.42~0.53),H=22.545,P<0.001,P’值均<0.016 7];而平行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可能影响输血综合征胎儿镜激光术后吻合血管残留。术前应充分评估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降低吻合血管残留的发生率。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儿镜检查 激光凝固术 胎盘 血管外科手术 吻合术,外科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与三绒毛膜三相比,单绒毛膜三绒毛膜三由于包含了单绒毛膜多胎,并发症风险高,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相对于期待治疗,几种常用的减策略均可以降低早产率、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去独立胎盘胎儿无法避免单绒毛膜并发症;减去单绒毛膜之一可能会出现留存胎儿死亡且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减去单绒毛膜结局最好。对单绒毛膜三策略的评价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现就不同的减数目、减对象和手术方式对单绒毛膜三绒毛膜三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三胎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绒毛膜三羊膜囊(monochorionic triamniotic, MCTA)三的妊娠结局及减术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23例MCTA三病例,均于早孕期在本院产前检查,根据孕妇是否接受减分为选择性减组(随机减去一保留,8例)及期待妊娠组(15例)。比较组间年龄、妊娠终止孕周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选择性减组再根据减方式分为早孕期负压抽吸减组(3例)及中孕期射频消融减组(5例),比较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期待妊娠组与选择性减组比较:妊娠终止孕周[(31.7±4.1)与(28.8±8.8)周]、32周后早产率(9/15与4/8)、至少二孩存活率(12/15与4/8)、至少一孩存活率(13/15与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期待妊娠组发生输血综合征1例,于孕19周行胎儿镜手术,33周+2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分娩三;孕17周发生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拒绝减,孕33周一胎儿心消失存活一孩(另一为无心畸胎)。(2)不同减方式亚组妊娠结局比较:早孕期负压抽吸减组与中孕期射频消融减组平均妊娠终止孕周[(28.5±7.6)与(28.9±10.4)周,t=1.145,P>0.05]以及至少一孩存活率(2/3与3/5)、至少二孩存活率(2/3与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均>0.05)。均未出现减术后感染和胎膜渗漏。结论对于MCTA三妊娠,选择性减与期待妊娠相比母结局基本无差异。

  • 标签: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