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其信息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依据。本文论述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芒属 种质资源 描述规范 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首选方法之一。虽然其操作简单,但如何保证其定量结果可信度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针对只有20多个碱基miRNA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水稻miR408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为实例,系统地优化阐述有关荧光定量标准要求。结果表明,引物浓度对于荧光定量PCR体系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因表达量分析 MIQE标准 MIRNA 荧光定量PCR
  • 简介:大豆分枝与株型及其产量关系密切。大豆品种资源分枝数表型鉴定对提高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探索黑龙江大豆品种在北京异地种植条件下分枝数.本研究以来源于我国东北生态区49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2011年2012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45cm行距条件下,株距分别设置25cm、15cm5cm.研究品种分枝数对种植密度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分枝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各品种对种植密度敏感程度不同。根据分枝数目将参试品种分为少分枝、中等分枝多分枝3类;根据分枝数与种植密度相关系数将参试品种分为不敏感、低度敏感、中等敏感高度敏感4类。本研究为参试材料在不同株型优良品种培育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大豆种质表型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豆 种植密度 分枝特性 密度敏感性
  • 简介: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淀粉积累高峰期锥栗种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得到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代谢通路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7个与淀粉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在锥栗种仁发育过程中表达特征。结果显示:denovo组装后共获得53629条Unigene序列,序列平均长度为746bp;通过与其他核酸、蛋白质数据库Blast搜索比对,共26739条Unigene序列获得基因注释,占All-Unigene49.86%;与COG数据库比对后将其注释14413条Unigene序列划分成25类;GO功能注释33926条Unigene基因共分成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过程3大类58个分支;与KEGG数据库比对结果注释5277条Unigene序列划分为116条代谢通路;7个与淀粉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中,CH.29636(淀粉合成酶,SS),CH.11971(淀粉分支酶,SBE)两个基因随着种仁发育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其余5个基因(CH.31302、CH.33690、CH.19238、CH.30128、CH.13088)表达量随着种仁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该结果与锥栗种仁发育期淀粉蔗糖变化规律一致。这些信息为锥栗果实品质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锥栗 RNA-SEQ 种仁 实时荧光定量PCR 淀粉 蔗糖
  • 简介: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影响。方法新生隐球菌标准株B3501与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细胞共孵育后,检测其出芽率,并通过电镜观察B3501在J774细胞内超微结构。结果被吞噬B3501超微结构完好,J774细胞对B3501菌株吞噬指数在5.67%±1.29%-8.76%±3.09%,而B3501菌在J774细胞内出芽率较高,可达46.85%±6.63%,出芽率随共孵育时间延长而下降,但4hrs组8hrs组无明显差别(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细胞内新生隐球菌细胞壁完整。结论虽然巨噬细胞存在着胞内胞外抗隐球菌活性,但新生隐球菌仍可在其细胞内外存活并繁殖。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巨噬细胞 毒性因子 凋亡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野生杏栽培杏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性最高且具有较多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中仁用杏遗传多样性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真菌透甲模型,观察真菌透甲时间,来探讨红色毛癣菌与短帚霉相互作用。方法建立真菌透甲模型,分为红色毛癣菌组、短帚霉组、短帚霉-红色毛癣菌混合组,分析各组透甲时间。结果透甲模型中,红色毛癣菌透甲时间为(9.46±1.89)d,短帚霉透甲时间为(2.62±0.96)d,混合组中短帚霉透甲时间为(2.54±0.78)d。结论体外透甲模型中,短帚霉比红色毛癣菌先穿透甲板。混合组中,红色毛癣菌对短帚霉透甲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甲真菌病 模型 红色毛癣菌 短帚霉
  • 简介:大白菜突变体获得是种质创新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材料基础。本研究选取自交亲和、易进行小孢子培养大白菜自交系‘A03’作为构建突变体库野生型材料。分析EMS种子处理对M1、m^2种子幼苗活力生理特性影响,确定适宜诱变方案并构建突变体库,并针对突变体库m^2群体结球期、收获期生殖生长阶段表型性状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浓度0.4%EMS浸泡种子16h,以及连续对两代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均可以构建大白菜突变体库。突变体库m^2群体植株在结球期、收获期生殖生长阶段表型变异丰富,变异频率分别为21.65%、22.40%25.65%。

  • 标签: 大白菜 EMS 突变体库 诱变育种
  • 简介:目的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金标准”对两种商品化酵母样真菌鉴定产品RapidIDYeastPlus(简称RapIDYST)API20CAUX(简称API20C)鉴定效能进行评估.方法从2010年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监测网菌株库中筛选酵母样真菌25种,共计194株.其中,包含临床最常见5种酵母样真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共130株,占研究总菌株数67.0%.所有菌株已经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至种水平.菌株复苏分纯后,严格按照产品操作指南,平行进行RapIDYSTAPI20C鉴定.结果所研究菌株中,有181株(18种)在RapIDYST鉴定菌种数据库中,所有在库菌株种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87.8%(159/181).相比,API鉴定菌种库包含菌株174株(18种),在库菌株种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92.0%(160/174).RapIDYST与API20C对于5种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种鉴定正确率分别为93.1%97.1%.对于库外菌株,RapIDYST鉴定错误率分别为23.1%(3/13),相比API20C鉴定错误率为60.0%(12/20).综合此次评估结果,二者对酵母样真菌鉴定效能无显著差异(McNemar检验,P>0.05).结论两种商品化产品对酵母样真菌鉴定效能基本一致;相较而言,RapIDYST在操作便捷性、检测时间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酵母样真菌 RAPID ID YEAST PLUS
  • 简介:利用绿豆Berken/ACC41重组自交系在北京种植得到121个F10家系79个RFLP分子标记,采用改进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绿豆种子休眠性百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上位性互作分析。检测到与发芽势有关QTL3个,与发芽率有关QTL4个,分别位于第1、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8.17%~12.14%4.34%~12.69%。检测到与百粒重有关QTL5个,分别位于第2、8、9、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4.58%~10.36%。增加发芽率百粒重基因效应均来自母本Berken。分别检测到发芽势、发芽率百粒重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8、9、9对,对这3个性状总表型贡献率分别达到66.58%、47.91%、39.90%。本文初步分析休眠性百粒重关系,并与前人研究结果作了比较,旨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适度休眠优良绿豆品种,进而解决绿豆收获前荚上子粒发芽问题。

  • 标签: 绿豆 RILs群体 休眠性 QTL定位 上位性互作
  • 简介:对海南澄迈等6个主要油茶分布县10个乡镇油茶资源主要形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测定,比较其与高州油茶普通油茶差异,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种质资源在形态、茶油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具有多样性,海南油茶树体、花、果实以及叶片均小于高州油茶;海南油茶鲜出子率在19.84%~36.21%之间,干出仁率在49.64%~64.22%之间,种仁含油率为44.56%~52.21%;海南油茶子油不饱和脂肪酸为87.58%~89.68%,亚麻酸含量低,仅为普通油茶0~88.7%,而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普通油茶。聚类分析表明海南油茶同高州油茶普通油茶具有显著区别,除海南博鳌资源外,其他海南油茶被划分为一类。本研究为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以及资源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海南省 油茶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 简介:真菌培养方法细菌培养方法基本相同,但真菌除试管及平皿培养外,还有小培养(玻片培养)直接观察真菌形态结构。真菌对环境抵抗力强,因此所需营养与细菌有所不同,pH范围较大,真菌菌落较大,杂菌污染时易于发现,除少数菌种外一般培养并不困难。

  • 标签: 医学真菌 培养基 制备
  • 简介: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菌属种间鉴定困难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缺乏,毛孢子菌病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毛孢子菌属 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真菌,有下列三属(见表1),都只侵犯体表角化组织(皮肤、毛发、指甲染菌物体而感染。1毛癣菌属1.1红色毛癣菌直接镜检皮屑甲屑,分支、分隔菌丝有时可断裂或关节孢子状。毛发:发外型感染表现为发外孢子排列成串;少数为发内型感染,孢子在发内排列成链状。毛发穿孔试验阴性。

  • 标签: 皮肤癣菌 特征 鉴定
  • 简介:以田间幼嫩叶片为试材,建立枣RNA改良CTAB提取法,改良之处包括利用巯基乙醇和PVP联合去除多酚、CTAB与异硫酸氰胍联合促进RNA释放加入糖原提高产率等。改良CTAB法提取液组成:2%CTAB,4mol/L异硫酸氰胍,100mmol/LTris-HCl(pH8.0),20mmol/LEDTA(pH8.0),2%PVP,4%β-巯基乙醇,250μg/ml糖原。进而采用Trizol试剂法、改良CTAB法、改进SDS-酚法、热硼酸法异硫氰酸胍法5种方法分别对枣组培苗、幼叶、幼嫩枝皮、根皮枣果5种器官组织进行了总RNA提取。结果表明,组培苗RNA提取以Trizol试剂法为最佳,田间幼叶和成熟果实宜采用改良CTAB法,幼嫩枝皮根皮宜采用改良CTAB法或改进SDS-酚法;本研究建立改良CTAB法可作为枣不同器官组织RNA提取通用方法;根据季节可从不同器官组织中获得高质量RNA;枣组织RNA含量相差较大,以幼嫩叶片含量最高,其次为组培苗、枝皮、枣果根皮。

  • 标签: 器官 组织 总RNA提取
  • 简介:通过检索近10a国内外期刊发表资料包括以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报道临床资料,复习、探讨国内外有关儿童老年人真菌感染概况防治对策。结果发现儿童老年人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儿童浅部真菌病主要是皮肤念珠菌病和头癣,老年人浅部真菌病主要是手、足癣甲癣;深部真菌病主要是念珠菌病,其他依次为隐球菌病、曲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毛霉病等。由于深部真菌病诊断困难,目前主张对高危人群,应及早给予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药敏监测等确立具体治疗方案。

  • 标签: 真菌感染 儿童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面癣致病菌、临床特点、易感年龄等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院门诊2012年1—6月真菌直接涂片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面癣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有无动物接触史、有无并发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用药史。取皮屑直接镜检同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在51—70岁之间有一个年龄高峰。分离皮肤癣菌103株,包括红色毛癣菌70株(68.0%)、犬小孢子菌21株(20.4%)、须癣毛癣菌10株(9.7%)、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1.9%)。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使用激素类药物、动物接触史是面癣发病重要因素。部分炎症明显面癣使用医用拭子取材,可以提高真菌涂片培养质量。结论不典型面癣容易误诊,需要高质量真菌镜检培养,降低面癣误诊率。

  • 标签: 面癣 真菌学 临床分析
  • 简介:对233份河南省地方花生资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含量全面测定,并与省外国外资源相关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河南地方品种资源中,蛋白质含量中等,平均含油量油酸含量相对较高,但缺乏蛋白质含量超过30%或含油量超过56%、油酸含量超过70%突出材料。河南省目前高油品种选育有明显进展,育成了一批高油花生品种,但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地方品种资源,积极采用远缘杂交、诱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创制优良种质,选育优质专用品种育种策略。

  • 标签: 花生 品种资源 蛋白质含量 含油量 油酸含量 亚油酸含量
  • 简介:黍稷是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是黍稷起源遗传多样性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