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长潭水库是我省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库之一。由于水库高坝拦截,永宁江得不到淡水补给,下游的咸潮河段逐年淤积,河床抬高,头陀区境内的。头陀、百亩、溪头”三大的16000多万亩山间平原失去了排涝能力,洪涝灾害频繁。本文根据1981、1987、1990三年洪涝灾害调查,对水稻的抗涝能力和洪涝

  • 标签: 山间平原 洪涝灾害 永宁江 咸潮 长潭 百亩
  • 简介:厄尼诺事件常伴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异常和短期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最近两次厄尼诺(1991—1992年、93年),使全球许多地方发生了气候灾害。本文用中国科学院厄尼诺事件监测小组的标准分析了厄尼诺事件与青南高原冬季降水的关系,并用谱分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月平均海温存在持续性升温(或降温)的一些特征,用代表性好、持续性强、稳定可靠、相对独立、物理意义明确的海温月、季、年的气候因子建立雪灾短期气候预测方程,并对预测方程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厄尼诺 雪灾 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因子
  • 简介: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工作,特别是有关北太平年代际振荡的研究,针对近50年来北太平中纬度海温变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总结了影响北太平中纬度海温变冷现象的几种可能机制,推测了全球气温变暖可能会对北太平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归纳指出了研究该问题的复杂性与目前面临的困难。

  • 标签: 全球变暖 中纬度 北太平洋 海洋—大气耦合 年代际振荡
  • 简介:赤道印度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软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西低为负位相,则一般是正位相时振荡要强于负位相。印度偶极子也存在年际(主要周期为4-5年)和年代际(主要周期为25-30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印度偶极子对亚洲季风活动有明显影响,因为亚洲地区对流层低层的风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副高强度都与印度偶极子有关。另外,印度偶极子还对北美和南印度(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流有影响。

  • 标签: 印度洋偶极子 海温异常(SSTA) 亚洲季风 气候影响
  • 简介:本文用青藏高原的35个站11—2月降水量进行EOF分解,给出了青藏高原地区冬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主要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与印度海温进行相关普查,发现前一年4月、当年8月的南印度海温与冬季青藏高原的降水相关显著。

  • 标签: 青藏高原 冬季降水 EOF 相关分析
  • 简介:利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解对冬季热带印度海洋上层流场异常做了模态分析和结果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结果:该流场异常前两个模态均呈现赤道俘获波形式,其异常在赤道上最大,向南北两侧迅速衰减,呈现纬向流的形态;第一、二模态的性质分别是大洋赤道波动的半波和1波形态,这表明此时赤道波动异常在大洋流场异常中占有重要地位。冬季第一模态大洋垂直运动所导致的近表层海温异常与春、秋季不同,此时在赤道印度呈现正—负—正的经向分布态势,这与印度耦极子(IndianOceanDipole,IOD)的不同,并是IOD在冬季衰亡的直接原因。第二模态相应的海温异常则在赤道东印度呈现北负南正的分布态势。第一模态与南亚冬季风异常密切有关,为印度冬季风环流模态。第一、二模态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均为3~5年,主要的年代际变化则分别为约18、22年,此外两者还均有约13年的年代际变化。本文第一、二模态年代际变化的主周期也是冬季北太平和冬季热带太平洋流场异常第二、一模态的主周期。

  • 标签: 热带印度洋 流场异常 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解 南亚冬季风
  • 简介:利用挪威卑尔根的全球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的300年气候态数值积分结果,结合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太平涛动(APO)的年际变化对与西北太平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当夏季APO异常偏强(弱)时,西太平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西)偏北(南),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南),西北太平低层大气异常辐合(辐散),高层大气异常辐散(辐合),对流活动加强(减弱)。这种环流背景条件有(不)利于西北太平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西北太平热带气旋频数因而偏多(少)。

  • 标签: 亚洲-太平洋涛动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耦合模式
  • 简介:赤道西太平暖池海表温度(SST)对西风爆发(WWB)的响应是WWB与ENSO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TOGA-COARE期间暖池海区的8个浮标观测资料,根据Stevenson和Niiler(1983)的热量平衡诊断方法,分析了两次WWB期间赤道156°E附近上层海洋的能量平衡。两次WWB期间,SST都是在WWB之前和其后升温,而在WWB期间降温,升温和降温的幅度均在l℃左右。SST的变化主要是由海表热通量决定的,部分时段水平热平流也可成为热平衡中的最大项。研究也发现了两次WWB期间上层海洋的不同变化特征。第一次WWB期间,由于Ekman辐合作用,混合层的厚度加深了一倍(从34m到70m),而第二次WWB期间混合层的厚度仅由于夹卷效应加深了10m。两次WWB期间的流场结构也存在区别。温度场和流场的差异共同解释了两次WWB期间上层海洋热平衡的不同变化特征,尤其是平流项和残差项。另外,第一次WWB的发生正处于季节转换期,观测SST的变化中包含相当程度的季节变化。季节特征也是研究WWB与ENSO关系时需要考查的一个方面。

  • 标签: 西风爆发 赤道西太平洋 热量平衡
  • 简介:使用欧洲ECMWF(ERA40)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方法探讨与冬季西太平遥相关型(WP)相对应的的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研究表明:位势高度场,温度场,纬向风场和经向风场在WP正负指数年表现出反位相的南北偶极子型的相当正压结构在正异常年,阿留申低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北移,东亚冬季风偏弱,东亚南区偏暖,西风急流异常北移;负异常年则相反。

  • 标签: 西太平洋遥相关型 中纬度大气环流 异常特征
  • 简介:随着海温观测资料的增多和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南太平海温资料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南太平逐渐成为科学家在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时所关注的重点区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南太平海温(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变化特征的研究,涉及南太平海温异常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特征,南太平海温异常与E1Nifio-SouthemOscillation、南极环状模的关系,以及南太平海温异常变化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影响(包括南太平对南美、东亚及中国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等。在回顾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大家对南太平海温异常变化研究的关注,促进对南太平海温异常及其气候影响的研究和深刻认识。

  • 标签: 南太平洋 海温异常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
  • 简介:对近年多个气候模式考虑不同的人类排放情景作了总结,并对21世纪西北太平台风变化作了预估。研究表明,集成多个气候模式考虑人类排放情景,预估到21世纪后期,西北太平年总编号台风数可能减少,但强台风数及其降水和风速可能增强。需要强调的是,台风的长期预估是极其困难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有待作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西北太平洋 台风变化 预估 21世纪
  • 简介:1994年夏季陕西省天气异常,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南旱北涝灾害。本文对造成这种灾害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太平副高进行了分析,发现1994年副高有3次明显的北跳过程.且北跳时间早,到达30°N的时间较历年提前1个月。平均脊线偏北3个纬距,平均酉伸脊点偏西9个经距,副高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为近44年来同期最大。7~8月副高脊线稳定在30°N以北形成了我省南旱北涝的环流特征。

  • 标签: 旱涝 副热带高压 夏季 陕西
  • 简介:使用ECMWF再分析数据集资料中的位势高度场、三维风场、温度场、相对湿度场、海温场以及中国气象局730站地面降水资料和日最高温度资料,对比分析研究了7月份西太平副高位置偏南和偏北过程(持续满足南、北位置指标6天以上定义为一次南、北部型过程)所对应的动态气候特征及其演变。分析首先揭示出了西太平副高的南北位置变化存在季节内振荡特征;从西太平副高偏南、偏北位置所对应的各层环流特征、中国东部降水分布、中国日最高温度的分布,研究了西太平副高南北位置对东亚及西北太平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同在7月份,西太平副高南北位置的不同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影响却有显著的差异,需要从大气系统变化的角度研究和认识某时期的天气气候特征。针对两类过程的演变,分析了西太平副高南、北位相过程开始的前兆气候特征,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以及过程结束后的后延影响,揭示出了一些以前研究所忽略的气候演变特征及其差异。

  • 标签: 西太平洋副高 合成分析 动态气候 南、北位相过程
  • 简介:利用1951—2007年NOAA延长重构的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西太平暖池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西太平暖池海温异常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西太平暖池海温异常偏高(低)时,亚洲热低压减弱(加强),西太平副热带高压加强(减弱)、位置偏西(偏东),850hPa风场上中国东部地区为偏北(南)风距平,使得东亚夏季风减弱(增强),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少)。

  • 标签: 西太平洋暖池 海表温度 降水
  • 简介:应用一个嵌套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太平环流碳循环模式,分析了1960~2000年太平不同海区海气碳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赤道太平为大气CO2的排放区,南、北太平(南、北纬15°至模式计算区域南、北边界)为吸收区。3个海区海气碳通量随时间均存在显著的波动,其中赤道太平海气碳通量年际波动最显著。3个海区海气碳通量年际波动对气候事件的响应并不一致,在ElNio年赤道太平冷舌的强度和总溶解无机碳(DIC)的浓度以及输出生产力均会受到上升流减弱的影响而降低,LaNia年这些海气碳通量控制要素的分布情况则正好相反,但在南北太平副热带以及高纬度海区,ElNio和LaNia对这些要素带来的影响却并不一定相反,对输出生产力的影响甚至是一致的。以海表温度(SST)为例考察海气碳通量与物理场之间的关系表明,在赤道太平上升流对DIC的影响是控制海气碳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在其他海区,尤其是副热带海区,由于垂直运动的年际变化较小,且生物生产力水平较低,SST的波动对海气碳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更加重要。

  • 标签: 太平洋 海气碳通量 波动 海表温度 总溶解无机碳
  • 简介:根据热带西太平(130°-160°E,10°-20°N)上空对流的年际变化,对表面温度、向外长波幅射、850hPa纬向风进行了合成分析.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上空的弱(强)对流对应着前冬和春季厄尔尼诺(拉尼娜)型的海温异常.与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上述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也与热带西太平和南海季风的爆发早晚相关联.合成分析结果还表明,热带西太平上空的弱(强)对流对应着从热带西太平向西伸展到孟加拉湾的东风(西风)异常.数值模拟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此外,在对流弱(强)的夏季,热带西太平上空的对流和南海低层纬向风均表现出弱(强)的季节演变特征.

  • 标签: 南海 低层纬向风 热带西太平洋 对流 厄尔尼诺 夏季风
  • 简介:本文对1982年东亚及太平地区逐月的视热源(Q1)及视水汽汇(Q2)进行了计算。发现视热源及视水汽汇的分布不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在1982年这一强厄尔尼诺年,视热源及视水汽汇分布和强度也有相应的异常变化。在1982年5~6月,厄尔尼诺开始时,印度尼西亚表现为视热汇及视水汽源,而赤道中太平为较强的视热源及视水汽汇。随着ENSO事件的发展,这一现象有增强的趋势。赤道太平的强视热源及视水汽汇也进一步向东发展。南海、西太平副热带及赤道东太平等区域强视热源和强视水汇的垂直分布相差很大;在海洋区域多为对流性降水

  • 标签: 视热源 视水汽汇 厄尔尼诺
  • 简介:根据1958—2008年华南48站降水资料、NOAA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热带太平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以全区一致型为主,其次是南北反相对称型和东西反相对称型,且这3种分布模态都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全区一致型降水异常与热带太平海温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性也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对应的热带太平海温具有沿赤道太平呈“负-正-负”的纬向分布型,类似于中部型ElNino。全区降水偏多时期,西南季风偏强,西太平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西,南亚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东,总体的环流形势有利干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降水偏少时期,情况相反。

  • 标签: 华南 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