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2014年夏季渤海湾51个站位悬浮物样品中4种重金(Fe、Mn、Si和Ba)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海域悬浮物中重金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显示,该海域中,重金铁含量最高;硅含量最低;其他依次为:Fe>Mn>Ba>Si。钡的变异系数最大,超过100,其他重金的变异系数在7.60-110.35之间。所有采样站位中,四种重金的含量,从南到北,显示由低到高的趋势。硅的最高浓度站位在51号站位;其他均在50号站位。

  • 标签: 渤海湾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 简介: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 标签: 海水 沉积物 海洋生物 重金属 东寨港
  • 简介:以卤虫无节幼体(36h)和成虫(16d)为例,在温度为15±3℃、盐度为30的条件下,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Cu2+、Mn2+和Zn2+对卤虫的无节幼体和成虫的单一毒性效应;在此基础上,以卤虫卤虫无节幼体(36h)为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等毒性溶液法,研究了Cu2+、Mn2+和Zn2+对卤虫的联合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对三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均高于成虫,Cu2+﹑Mn2+和Zn2+的48hLC50分别是4.0、27.19和115.95mg/L,而成虫Cu2+﹑Mn2+和Zn2+的48hLC50仅为1.31、6.86和34.23mg/L;且对两个时期的卤虫,三种金属离子毒性由强至弱均为Cu2+>Mn2+>Zn2+;三种重金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的安全浓度(SC)分别是0.4、2.72、11.6、0.13、0.69和3.42mg/L。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Mn、Cu-Zn和Mn-Zn均对卤虫无节幼体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卤虫 重金属离子 单一和联合毒性 急性毒性
  • 简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汕头南澳海水养殖区溶解态的重金在不同水层中的分布。在龙须菜、鱼类和贝类养殖水域检出Fe、Zn、Mn、Pb等重金,其中微表层(SML)和底层(BW)是这些重金的主要存在区域。这些重金在微表层(SML)中的浓度(Fe27.5—286.5μg,L,Znl3.5—89.0μg,L,Mn3.0—12.0μg/L,Pb7.0—46.0μg/L)明显高于其在亚表层(SSW)中的浓度(Fe23.0—268.0μg/L,Zn11.0—82.2μg/L,Mnl.5—11.0μg/L,Pb6.0—40.5μg/L),表明微表层发生富集现象,富集系数(EF)在1.07—1.39范围内属于轻微富集,其中Mn的平均富集系数最高(EF=1.30),其他金属相近。平均富集系数以贝类养殖水域最高(1.26),其次为鱼类养殖水域(1.19),龙须菜养殖水域最低(1.11),表明贝类养殖水域表面活性最大。龙须菜养殖水域重金含量较其他养殖水域低。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南澳养殖海域已经受NZn低度污染,部分水域在一定时问内Pb的污染严重。

  • 标签: 微表层 富集系数 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
  • 简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汕头南澳海水养殖区溶解态的重金在不同水层中的分布。在龙须菜、鱼类和贝类养殖水域检出Fe、Zn、Mn、Pb等重金,其中微表层(SML)和底层(BW)是这些重金的主要存在区域。这些重金在微表层(SML)中的浓度(Fe27.5-286.5μg/L,Zn13.5-89.0μg/L,Mn3.0-12.0μg/L,Pb7.0-46.0μg/L)明显高于其在亚表层(SSW)中的浓度(Fe23.0-268.0μg/L,Zn11.0-82.2μg/L,Mn1.5-11.0μg/L,Pb6.0-40.5μg/L),表明微表层发生富集现象,富集系数(EF)在1.07-1.39范围内属于轻微富集,其中Mn的平均富集系数最高(EF=1.30),其他金属相近。平均富集系数以贝类养殖水域最高(1.26),其次为鱼类养殖水域(1.19),龙须菜养殖水域最低(1.11),表明贝类养殖水域表面活性最大。龙须菜养殖水域重金含量较其他养殖水域低。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南澳养殖海域已经受到Zn低度污染,部分水域在一定时间内Pb的污染严重。

  • 标签: 微表层 富集系数 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
  • 简介:通过测定洋山深水港区海域2010-2013年6个航次秋、冬季沉积物中重金含量,分析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重金总体含量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Hg、Zn、Pb、Cd含量秋季明显高于冬季,As、Cu含量的季节性波动较小,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该海域重金来源,发现陆源工业、船舶航运排污以及有机质降解是研究海域Pb、Cd、Zn的主要来源;农业污染、码头货物装卸残留及建筑垃圾支配着Cu、As、Hg的来源。SQG-Q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均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秋季的生态风险高于冬季,Hg和Cu是主要生态风险因子;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基本不受Hg、As、Zn、Pb的污染;Cd、Cu以轻度污染为主,部分站位属于偏中度污染,6种重金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Zn〉Hg〉As。因子综合得分评价表明,重金污染相对严重的站位依次为5号、4号及3号站位。但总体看来洋山深水港区附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污染状况属于轻度污染。

  • 标签: 洋山深水港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污染程度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SEM)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的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物可提取重金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的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东海岛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潜在生物毒性较强的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的重金为夏季通明海区的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SEM)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的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物可提取重金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的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东海岛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潜在生物毒性较强的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的重金为夏季通明海区的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