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该文介绍了在弱各向异性条件下,基于Thomsen裂缝理论——H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的转换波近似反射系数公式,通过AVO正演,比较分析各向异性系数对于P-SV波反射系数的影响及对P-P波反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联合P-P波和P-SV波的数据进行联合反演,能够更好地降低数据结果的不唯一性,从而得到更精确的裂缝参数。

  • 标签: P-SV波 P-P波 反射系数 裂缝检测 方位各向异性
  • 简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的Butler产能模型假设油藏均质各向同性,在没有考虑垂向渗透率的影响时,导致SAGD产能计算结果较实际值偏高。通过对比常规水平井产能公式的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对SAGD产能公式中的平均渗透率进行了校正。该方法将SAGD数值模拟结果反推得到解析公式中平均渗透率的值,从而建立其与水平和垂直渗透率的对应关系,再通过回归即得各向异性油藏中渗透率的表达式。实例计算表明,校正后的SAGD产能解析公式其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标签: 稠油 产能 渗透率 油藏 数值模拟
  • 简介: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是滚动勘探的有利接替层位,在不同地区其成藏条件和油藏富集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样品测试及相关模拟实验。从烃源岩、储集体及其之间的通道、距离和动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姬塬油田红井子、胡尖山及罗庞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聚集成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红井子地区紧邻生烃中心.储层物性好,源储压差大,油气富集程度高;胡尖山地区储集物性较好.但距离生烃灶较远,源储压差较小,油气富集程度一般;罗庞塬地区源储压差较小,裂缝不发育,储集物性差,油气富集程度较差。

  • 标签: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差异性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川东北光地区陆相地层主要目的层须家河组岩性致密,储层物性差,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利用岩心、薄片、EMI成像测井3个方面的资料对陆1井须家河组裂缝开展精细描述与分析研究,探讨了裂缝的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了裂缝对储层储集性能和气层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发育有高角度构造缝和低角度非构造缝,裂缝充填程度高,主要被方解石和碳质充填,裂缝发育程度高但纵向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分析认为,裂缝不仅成为流体的储集空间,还是重要的流体渗流通道,对于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须家河组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 普光地区 四川盆地东北部
  • 简介:文南油田是一个典型的高温高盐稀油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主力油层已大面积水淹。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研制了抗盐耐温颗粒调驱。室内的热稳定性、抗盐性能和膨胀速率实验表明,所研制的调驱能适应文南油田的地层特点,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针对文南油田调驱的主要目的是挖掘主力油层剩余油潜力,确定了调驱区块的选择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水驱前缘监测和实时监测等工艺技术。

  • 标签: 高温 高盐 调驱 效果 文南油田
  • 简介:针对江37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开采稠油过程中出砂严重的情况,进行了注表面活性降黏驱油室内实验研究。表面活性筛选实验表明,FPS-H分散型稠油降黏与江37稠油油田采出污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可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0.05mN/m,稠油乳化降黏率达到92.1%。驱油实验结果表明,FPS-H降黏驱最佳注入量为0.5PV,最佳注入速度为1.0mL/min,注入方式应选择0.5PV段塞-后续水驱方式,注入水温度不宜超过50℃。

  • 标签: 稠油 降黏剂 驱油 实验研究
  • 简介:针对高凝油含蜡高、凝固点高、流动性差及开采难度大的问题,选用铜绿假单胞菌配合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饱和烃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开展了微生物提高高凝油采收率菌研究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对原油四组分存在选择性降解,降解率为23.0%~42.3%,同时菌种可以将高凝油中长碳链饱和烃降解为短碳链烃类,w(nC21)/w(nC22)值和w(nC21+nC22)/w(nC28+nC29)值增大0.33~0.57;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表面张力从72.21mN/m降低至26.81mN/m;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与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2种芽孢杆菌乳化高凝油的E24值分别为70.6%和82.3%;基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细菌性能设计的兼容本源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采油菌可使高凝油黏度降低63.86%,凝固点降低6℃。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该微生物复合菌可在中渗(200mD)及低渗(50mD)条件下使高凝油采收率提高6.46%~8.48%。6口油井的微生物吞吐采油试验证明该微生物复合菌性能稳定,可使高凝油采收率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标签: 高凝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